一种超深孔爆破装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8438发布日期:2023-08-20 17:1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深孔爆破装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主要涉及地面超深孔爆破设备的,具体为一种超深孔爆破装药结构。


背景技术:

1、矿震是采矿活动引起的矿山岩层运动,受到采动影响和区域应力场的影响,使得矿区内外应力处于不平衡和不稳定的状态,在某个区域积累的能量到达一定程度后,将会以冲击的剧烈作用形式释放出来,形成了矿山地震,根据目前矿山地震的资料总结,矿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工作面断裂导致矿震,其二是局部地质构造诱发矿山地震。

2、为降低矿震的突然发生给矿下工人以及矿场周围人员造成的伤害,现有通过向矿震区域进行预先的爆破,在特定地点进行预裂超深孔爆破,以达到释放应力、能量等的效果,从而减少矿震发生的可能性,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矿下工人以及矿场周围人员的人身安全。深孔爆破的深度一般都在5m和几十米以上,炮眼深,打眼时间长,装药量大,所以施工技术作度也大,超深孔爆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钻机的超长打眼,装药方式,炮泥的封堵,瓦斯的预防,爆破自由面的处理等,由于打孔过深,且孔直径较小,大大增加了装药的难度,需要在孔内的装药段间隔放置药包,药包之间的保留一定的空间,来提高爆破效果,同时要确保每个药包在事先规划的爆炸点,由于地质的原因,导致孔内的环境较为复杂,在将药包一个一个装入孔内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药包卡在孔内某一个地方,很难进入底部,从而影响其它的进入,造成炸药未在事先规划的爆炸点爆炸,引起的矿山岩层运动,造成危害和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超深孔爆破装药结构,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向炮眼内装药包的过程中,由于孔内的环境较为复杂,若一个药包卡在孔内某一个地方,会影响后续药包的放入,造成炸药未在事先规划的爆炸点爆炸,引起的矿山岩层运动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超深孔爆破装药结构,包括多节装药机构,所述多节装药机构包括多个软管、多个装药柱筒以及贯穿多个装药柱筒和软管的导爆索,每个所述装药柱筒内均设置有药腔,每个所述装药柱筒的上端开口位置和下端开口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口块和第二封口块,且每个所述装药柱筒相匹配的软管两端均设置有环形连接件,位于软管下端的环形连接件与下方对应的装药柱筒上端啮合连接,位于软管上端的环形连接件与上方对应的装药柱筒下端啮合连接。

4、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药腔的内壁上均设置有防水涂层。

5、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药腔内壁的上端位置和下端位置均设置有环形凸块,且每个环形凸块上均设置有密封垫圈。

6、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封口块和第二封口块均与对应的装药柱筒上的螺纹口啮合连接。

7、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封口块的圆心位置均设置有引线口。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装药柱筒、环形连接件、软管、第一封口块和第二封口块之间的啮合连接,便于组装,方便了向药腔内放入药包,操作简单快捷,十分的实用,且在爆破作业中,方便了工作人员向超深孔内填装药包,使得在放入药包的过程中,各个药包之间相互约束,连贯起来,降低了放药的难度,有效的避免了因某个药包卡在孔内的某一个地方,而影响后续装药的情况,确保药包落在事先规划的爆炸点,降低因为爆破点偏移引起的矿山岩层运动的发生几率,提高了安全性,并且可对每个装药柱筒内按照“放药、不放药、放药”的顺序依次放置药包,使得药包之间留用一个的空间,提高爆破效果。

10、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超深孔爆破装药结构,包括多节装药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节装药机构(1)包括多个软管(12)、多个装药柱筒(11)以及贯穿多个装药柱筒(11)和软管(12)的导爆索(2),每个所述装药柱筒(11)内均设置有药腔(111),每个所述装药柱筒(11)的上端开口位置和下端开口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口块(13)和第二封口块(14),且每个所述装药柱筒(11)相匹配的软管(12)两端均设置有环形连接件(15),位于软管(12)下端的环形连接件(15)与下方对应的装药柱筒(11)上端啮合连接,位于软管(12)上端的环形连接件(15)与上方对应的装药柱筒(11)下端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孔爆破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药腔(111)的内壁上均设置有防水涂层(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深孔爆破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药腔(111)内壁的上端位置和下端位置均设置有环形凸块(113),且每个环形凸块(113)上均设置有密封垫圈(1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孔爆破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封口块(13)和第二封口块(14)均与对应的装药柱筒(11)上的螺纹口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深孔爆破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封口块(13)的圆心位置均设置有引线口(13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深孔爆破装药结构,属于地面超深孔爆破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多节装药机构,多节装药机构包括多个软管、装药柱筒以及贯穿装药柱筒和软管的导爆索,每个装药柱筒的上端开口位置和下端开口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口块和第二封口块,且每个装药柱筒相匹配的软管两端均设置有环形连接件,通过本技术,实现了在爆破作业中,方便工作人员向超深孔内填装药包,使得在放入药包的过程中,各个药包之间相互约束,连贯起来,有效的避免了因某个药包卡在孔内的某一个地方,而影响后续装药的情况,确保药包落在事先规划的爆炸点,降低因为爆破点偏移引起的矿山岩层运动的发生几率,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曦,孙建军,宋二小,韩志强,乔志刚,郭久华,刘龙,刘志强,李涛,于蒙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鄂尔多斯市磐宏爆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