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作手套的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2850发布日期:2023-10-28 16:2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作手套的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面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手套的面料。


背景技术:

1、手套是我们日常常间的一种保暖用品,现有的手套需要兼顾保暖性和弹性,因此现有的手套一般采用针织面料或复合针织面料制作而成。

2、人们在冬天骑行电动车时,一般都会穿着手套,这样能够保证手部的温度,从而防止手部生冻疮,但是现有用于制作手套的面料与电动车车把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从而导致操作人员拧动电动车车把时,手套与车把容易打滑。

3、因此需要制作一种不易与车把打滑的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手套的面料。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制作手套的面料,包括基布层和保暖层,所述基布层背向保暖层的一侧编织形成若干凸条,所述基布层与保暖层之间设置有若干沿凸条长度方向设置的缝合纱线,所述缝合纱线穿出基布层形成有若干贴合凸条外周壁设置的摩擦条。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布层采用第一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包括纱芯和缠绕在纱芯外的外包纱,所述纱芯包括芯纱和若干缠绕在芯纱外的竹节段,所述第一纱线上形成有若干被竹节段抵触形成的凸起。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纱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竹节段采用芳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外包纱采用棉纤维加捻而成。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纱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竹节段采用芳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外包纱采用棉纤维加捻而成。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竹节段缠绕在芯纱外的缠绕方向与外包纱缠绕在纱芯外的方向相反。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缝合纱线采用纱线一和纱线二螺旋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一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二采用芳纶纤维加捻而成。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暖层采用保暖纱线编织形成双罗纹组织,所述保暖纱线包括基纱和缠绕在基纱外的缠绕纱,所述基纱采用异形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缠绕纱采用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异形涤纶纤维的截面呈中空。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暖层远离基布层的一侧设有若干绒毛。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操作人员将此面料制作成手套时,使得面料上凸条的长度方向与操作人员手掌的长方向垂直,操作人员将手掌握持在车把上时,若干凸条设置的方向与操作人员手和车把发生相对移动的方向一致,从而增加手套与车把的摩擦系数,增加了手套与车把的摩擦力,缝合纱线穿出基布层在凸条外周壁上形成有若干摩擦条,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手套与车把的摩擦力,使得手套与车把不易发生相对摩擦,并且缝合纱线设置的长度方向与凸条的长度方向一致,使得缝合纱线对手套长度方向的弹性影响较小,保证手套长度方向的延展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制作手套的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和保暖层(2),所述基布层(1)背向保暖层(2)的一侧编织形成若干凸条(3),所述基布层(1)与保暖层(2)之间设置有若干沿凸条(3)长度方向设置的缝合纱线(4),所述缝合纱线(4)穿出基布层(1)形成有若干贴合凸条(3)外周壁设置的摩擦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手套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采用第一纱线(6)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6)包括纱芯(7)和缠绕在纱芯(7)外的外包纱(8),所述纱芯(7)包括芯纱(15)和若干缠绕在芯纱(15)外的竹节段(9),所述第一纱线(6)上形成有若干被竹节段(9)抵触形成的凸起(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作手套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15)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竹节段(9)采用芳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外包纱(8)采用棉纤维加捻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作手套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节段(9)缠绕在芯纱(15)外的缠绕方向与外包纱(8)缠绕在纱芯(7)外的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手套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纱线(4)采用纱线一(11)和纱线二(12)螺旋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一(11)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二(12)采用芳纶纤维加捻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手套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2)采用保暖纱线(16)编织形成双罗纹组织,所述保暖纱线(16)包括基纱(13)和缠绕在基纱(13)外的缠绕纱(14),所述基纱(13)采用异形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缠绕纱(14)采用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异形涤纶纤维的截面呈中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手套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2)远离基布层(1)的一侧设有若干绒毛。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手套的面料,涉及面料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用于制作手套的面料与电动车车把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从而导致手套与车把容易打滑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布层和保暖层,基布层背向保暖层的一侧编织形成若干凸条,基布层与保暖层之间设置有若干沿凸条长度方向设置的缝合纱线,缝合纱线穿出基布层形成有若干贴合凸条外周壁设置的摩擦条。本技术通过设置凸条和摩擦条,增加了基布层与电瓶车把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拧动电瓶车把的过程,中手与车把之间不易打滑,芳纶纤维具有强度高的特点,保证了缝合纱线的缝合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郑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驰劭针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