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11176发布日期:2024-02-02 21:3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子雷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雷管又称数码电子雷管、数码雷管或工业电子雷管,即采用电子控制模块对起爆过程进行控制的雷管。其中电子控制模块是指置于数码电子雷管内部,具备雷管起爆延期时间控制、起爆方式控制功能,内置雷管身份信息码和起爆密码,能对自身功能、性能以及雷管点火元件的电性能进行测试,并能和起爆控制器及其他外部控制设备进行通信的专用电路模块。

2、现有的电子雷管在出厂时,均已进行了电路焊接,使电子雷管呈现了一体化结构,无法对电子雷管和脚线部分进行分段拆分,防爆运输成本较高,此外,现有的电子雷管没有设置输入端的短路保护功能,电子雷管在未插入状态下,无法对输入端进行短路连接,使得整体雷管非工作状态下安全性较差,容易造成运输过程中因外界干扰造成早爆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以解决电子雷管分段拆分,便于运输,同时解决电子雷管储存或者运输过程中因外界干扰造成早爆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包括:脚线部分与雷管部分;

3、所述脚线部分一端设置有脚线,所述脚线部分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

4、所述雷管部分包括转接头以及连接在转接头一端的延时控制电路;

5、所述转接头一端设置有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内壁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金属弹片与第二金属弹片;

6、所述插接部包括金属柱以及设置在金属柱一端的接触端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接腔内,实现所述接触端部与所述第一金属弹片电性连接,所述金属柱与所述第二金属弹片电性连接。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脚线部分一端设置有第一堵头,所述脚线连接在所述第一堵头的一端,所述第一堵头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金属柱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构的自由端。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柱与所述接触端部之间设置有绝缘柱,所述接触端部的一端为球头结构或半球头结构。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腔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插接腔靠近所述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机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配合。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弹片均为弹性结构,所述第一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弹片局部接触,当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接腔内,所述插接部使所述第一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弹片分离。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弹片均为钩型结构,所述第一金属弹片与所述插接腔的内壁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二金属弹片与所述插接腔的内壁的夹角为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接头一端设置有第二堵头,所述第二堵头一端设置有焊接件,所述第二堵头一端通过所述焊接件电性连接有延时控制电路,所述延时控制电路上设置有焊盘,所述焊接件焊接在所述焊盘上。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雷管部分包括雷管管壳,所述雷管管壳套接所述在所述延时控制电路外部,且所述雷管管壳的一端过盈套接在所述第二堵头外部。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延时控制电路一端设置有点火药头。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脚线一端连接有线卡子,所述线卡子上设置有第一标签,所述转接头一侧设置有第二标签,所述第一标签与所述第二标签实现配对共享信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插座内部第一金属弹片与第二金属弹片接触插头的金属柱与接触端部,实现脚线部分与雷管部分的电连接,且在脚线部分未插入转接头状态下,第一金属弹片与第二金属弹片相互接触,使雷管的输入端短路连接,使得整体雷管非工作状态下安全性提高,短接后保护输入端,可以有效消除任何电信号的输入到电子雷管,使得雷管在生产、存储或运输中更加安全,并且具有更好的防止外界干扰而触发的早爆或误爆等现象。

18、(2)脚线部分和雷管部分分离,只有雷管部分需要防爆运输,大大减少防爆运输成本;分体式设计,更加方便生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脚线部分与转接头之间采用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的方式固定牢靠,可以防止脚线部分拉扯脱落,且第一堵头与第二堵头均能够实现防水功能,可以适用于水下环境,适用场景较广。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脚线部分与雷管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线部分一端设置有第一堵头,所述脚线连接在所述第一堵头的一端,所述第一堵头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金属柱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构的自由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与所述接触端部之间设置有绝缘柱,所述接触端部的一端为球头结构或半球头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腔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插接腔靠近所述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机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弹片均为弹性结构,所述第一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弹片局部接触,当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接腔内,所述插接部使所述第一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弹片分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弹片均为钩型结构,所述第一金属弹片与所述插接腔的内壁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二金属弹片与所述插接腔的内壁的夹角为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一端设置有第二堵头,所述第二堵头一端设置有焊接件,所述第二堵头一端通过所述焊接件电性连接有延时控制电路,所述延时控制电路上设置有焊盘,所述焊接件焊接在所述焊盘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管部分包括雷管管壳,所述雷管管壳套接所述在所述延时控制电路外部,且所述雷管管壳的一端过盈套接在所述第二堵头外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控制电路一端设置有点火药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线一端连接有线卡子,所述线卡子上设置有第一标签,所述转接头一侧设置有第二标签,所述第一标签与所述第二标签实现配对共享信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电子雷管转接装置,包括:脚线部分与雷管部分;脚线部分一端设置有脚线,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雷管部分包括转接头以及连接在转接头一端的延时控制电路;转接头一端设置有插接腔,插接腔内壁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金属弹片与第二金属弹片;插接部包括金属柱以及设置在金属柱一端的接触端部,插接部插入插接腔内,实现接触端部与第一金属弹片电性连接,金属柱与第二金属弹片电性连接;插座内部第一金属弹片与第二金属弹片接触插头的金属柱与接触端部,实现脚线部分与雷管部分的电连接,且在脚线部分未插入转接头状态下,第一金属弹片与第二金属弹片相互接触,使雷管的输入端短路连接,使得整体雷管非工作状态下安全性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金仲文,杨红斌,黄志浩,谈广祥,黄丽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鲲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