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续凉感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1395发布日期:2024-01-16 11:0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持续凉感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一种持续凉感针织布,属于针织布领域。


背景技术:

1、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

2、针织布常规针线的串套成圈互织容易因为严密度高造成不透气且闷热现象,致使针织布的使用效果由于针线弹性和延展度反而拉伸收束了排热线间缝隙口,影响穿戴针织布运动后的体热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持续凉感针织布,以解决针织布常规针线的串套成圈互织容易因为严密度高造成不透气且闷热现象,致使针织布的使用效果由于针线弹性和延展度反而拉伸收束了排热线间缝隙口,影响穿戴针织布运动后的体热舒适度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持续凉感针织布,其结构包括:凉感复合面料、布条带、针织网面,所述凉感复合面料与布条带缝合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所述针织网面安装于凉感复合面料的顶部上,所述针织网面与凉感复合面料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布条带与针织网面缝合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所述凉感复合面料设有蚕丝外框面、针织蜂格面,所述针织蜂格面安装于蚕丝外框面的内部,所述蚕丝外框面与针织蜂格面缝合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蚕丝外框面与布条带缝合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

3、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蚕丝外框面与针织蜂格面组成凉感面料质量,且通过针织蜂格面具有迅速扩散体热,加速汗水排散与降低体温之作用,持久保持织物凉爽与舒适之功能,让凉感面料放置1小时,每5分钟分别记录样品滴水处的温度值,测试温度34.8+0.3c相对湿度:27+3%,30分钟内保持低于30c,且最大降温>3c。

5、有益效果

6、本实用新型一种持续凉感针织布,工作人员通过将凉感复合面料与布条带缝合再对接缝合针织网面,形成一个翻盖复合针织面料的结构效果,让蚕丝外框面收装针织蜂格面组成凉感面料质量,且通过针织蜂格面具有迅速扩散体热,加速汗水排散与降低体温之作用,持久保持织物凉爽与舒适之功能,该凉感面料为人们提供衣着舒适环保、冰感凉爽的生活品质。

7、本实用新型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

8、运用凉感复合面料与针织网面相配合,通过蚕丝外框面收装针织蜂格面组成凉感面料采用独特的工艺,使针织网面与针织蜂格面的面料具有迅速扩散体热,加速汗水排散与降低体温之作用,持久保持织物凉爽与舒适之功能,该凉感面料为人们提供衣着舒适环保、冰感凉爽的生活品质,同时该产品具有优秀的耐洗性,多次水洗,仍能保持良好的凉感,组织结构、耐洗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持续凉感针织布,其结构包括:凉感复合面料(1)、布条带(2)、针织网面(3),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持续凉感针织布,其结构包括:凉感复合面料、布条带、针织网面,所述凉感复合面料与布条带缝合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所述针织网面安装于凉感复合面料的顶部上,所述针织网面与凉感复合面料采用间隙配合,本技术实现了运用凉感复合面料与针织网面相配合,通过蚕丝外框面收装针织蜂格面组成凉感面料采用独特的工艺,使针织网面与针织蜂格面的面料具有迅速扩散体热,加速汗水排散与降低体温之作用,持久保持织物凉爽与舒适之功能,该凉感面料为人们提供衣着舒适环保、冰感凉爽的生活品质,同时该产品具有优秀的耐洗性,多次水洗,仍能保持良好的凉感,组织结构、耐洗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煌,王哲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丰泽区新辉鞋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