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铜箔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0994发布日期:2023-11-29 23:2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纳米碳铜箔胶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胶带,尤其涉及纳米碳铜箔胶带。


背景技术:

1、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217535898u的一种导热效果良好的纳米碳铜箔胶带,包括胶带本体,所述胶带本体包括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底面设有离型膜,所述导电层的顶面设有波纹层和导电油墨,且波纹层为波浪形,所述波纹层的顶面设有铜箔层,所述铜箔层的顶面分别设有粘连层和纳米碳层,所述纳米碳层的顶面阵列开设有散热孔,利用纳米碳层和导电油墨可大大提高胶带的导热性,并快速的将胶带吸收的热量进行散热,由于波纹层为波浪状使胶带在使用时不易发生褶皱。

2、现有的纳米铜箔胶带,不同的层之间都是采用光面胶粘或者热压成型,成型后的密合度较弱,强度容易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纳米碳铜箔胶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纳米碳铜箔胶带,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导电层、碳纳米管层、功能层、保护层、绝缘层、封装层、背板层、导热层、隔热层和防腐层。

3、优选的,所述基材层包括基材本体,所述基材本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顶部凸起和底部凸起,且顶部凸起为圆弧形,底部凸起为三角形。

4、优选的,所述导电层、碳纳米管层、功能层、保护层、绝缘层、封装层、背板层、导热层、隔热层和防腐层的每一层级顶面和底面均设有顶部凸起和底部凸起。

5、优选的,所述碳纳米管层的厚度为0.2-0.8mm,且碳纳米管层的和导电层之间相互粘贴。

6、优选的,所述基材层、导电层、碳纳米管层、功能层、保护层、绝缘层、封装层、背板层、导热层、隔热层和防腐层均采用热压胶合一体成型。

7、优选的,所述封装层为树脂涂层,封装层的厚度不超过0.5mm。

8、优选的,所述背板层为内置玻璃纤维的高聚塑料板材,且背板层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矩形凹槽。

9、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顶部凸起和底部凸起,顶部凸起为圆弧形,底部凸起为三角形,从而实现在每一个层级粘贴的时候,可以实现整个结构粘贴有良好的稳固性,保证热压胶合之后,整个胶带结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大大加强。



技术特征:

1.纳米碳铜箔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1),所述基材层(1)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导电层(2)、碳纳米管层(3)、功能层(4)、保护层(5)、绝缘层(6)、封装层(7)、背板层(8)、导热层(9)、隔热层(10)和防腐层(11),所述基材层(1)包括基材本体(101),所述基材本体(10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顶部凸起(102)和底部凸起(103),且顶部凸起(102)为圆弧形,底部凸起(103)为三角形,碳纳米管层(3)的和导电层(2)之间相互粘贴,背板层(8)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导电层(2)、碳纳米管层(3)、功能层(4)、保护层(5)、绝缘层(6)、封装层(7)、背板层(8)、导热层(9)、隔热层(10)和防腐层(11)的每一层级顶面和底面均设有顶部凸起(102)和底部凸起(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铜箔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3)的厚度为0.2-0.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铜箔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1)、导电层(2)、碳纳米管层(3)、功能层(4)、保护层(5)、绝缘层(6)、封装层(7)、背板层(8)、导热层(9)、隔热层(10)和防腐层(11)均采用热压胶合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铜箔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7)为树脂涂层,封装层(7)的厚度不超过0.5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纳米碳铜箔胶带,涉及胶带技术领域,包括基材层,基材层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导电层、碳纳米管层、功能层、保护层、绝缘层、封装层、背板层、导热层、隔热层和防腐层,采用顶部凸起和底部凸起,顶部凸起为圆弧形,底部凸起为三角形,从而实现在每一个层级粘贴的时候,可以实现整个结构粘贴有良好的稳固性,保证热压胶合之后,整个胶带结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大大加强。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富和冠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