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复合型皮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8757发布日期:2023-10-28 18:57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火复合型皮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皮革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火复合型皮革。


背景技术:

1、皮革是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质纤维在三维空间紧密编织构成的,其表面有一种特殊的粒面层,具有自然的粒纹和光泽,手感舒适。

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皮革均为一体单层结构,不仅使用效果差,缺乏耐火的功能,容易发生损坏,大大增加了使用负担,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耐火的皮革,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多功能的耐火复合型皮革。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耐火复合型皮革,包括防水层、耐火阻燃层、皮革层、亲肤层;所述防水层设于所述耐火阻燃层的上表面,所述耐火阻燃层设于所述皮革层的上表面,所述皮革层设于所述亲肤层的上表面;所述亲肤层包括绒毛层、设置于所述绒毛层上表面的织布层,所述织布层的上下表面均设有黏胶层,所述织布层通过黏胶层设于所述皮革层的下表面,所述织布层通过黏胶层设于所述绒毛层的上表面。

4、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防水层为戈尔特斯薄膜层,该防水层内部的微孔小于水滴。

5、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0.1-0.5mm。

6、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耐火阻燃层包括透气层和耐火层,所述透气层的下表面连接于所述耐火层。

7、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耐火阻燃层的厚度为0.8-1mm

8、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透气层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等距设置的透气通孔,且透气通孔竖向贯穿透气层。

9、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耐火层为硼系阻燃剂层。

10、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皮革层的厚度为0.5-1.5mm。

11、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织布层呈网状设置,所述织布层的厚度为0.5-0.9mm。

12、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绒毛层由若干绒毛块组成。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设置耐火阻燃层,能够大大增加皮革的防火性能,避免皮革发生损坏,提高了皮革耐用性,使用效果好;同时设置防水层,当皮革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雨水或者污水时,水流在落入到防水层上时由于防水层内部的微孔小于水滴,从而使水流会被拦截到防水层的表面,被拦截后的水流最后会通过重力的作用下从防水层上滑落到地面,使皮革具有防水的特点;还设置有亲肤层,提升皮革穿戴时与皮肤的触感,提升皮革的使用穿戴效果,提高了皮革多功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火复合型皮革,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层、耐火阻燃层、皮革层、亲肤层;所述防水层设于所述耐火阻燃层的上表面,所述耐火阻燃层设于所述皮革层的上表面,所述皮革层设于所述亲肤层的上表面;所述亲肤层包括绒毛层、设置于所述绒毛层上表面的织布层,所述织布层的上下表面均设有黏胶层,所述织布层通过黏胶层设于所述皮革层的下表面,所述织布层通过黏胶层设于所述绒毛层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复合型皮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为戈尔特斯薄膜层,该防水层内部的微孔小于水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火复合型皮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0.1-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复合型皮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阻燃层包括透气层和耐火层,所述透气层的下表面连接于所述耐火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火复合型皮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阻燃层的厚度为0.8-1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火复合型皮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等距设置的透气通孔,且透气通孔竖向贯穿透气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火复合型皮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层为硼系阻燃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复合型皮革,其特征在于,所述皮革层的厚度为0.5-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复合型皮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布层呈网状设置,所述织布层的厚度为0.5-0.9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复合型皮革,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层由若干绒毛块组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皮革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火复合型皮革,包括防水层、耐火阻燃层、皮革层、亲肤层;所述防水层设于所述耐火阻燃层的上表面,所述耐火阻燃层设于所述皮革层的上表面,所述皮革层设于所述亲肤层的上表面;所述亲肤层包括绒毛层、设置于所述绒毛层上表面的织布层,所述织布层的上下表面均设有黏胶层,所述织布层通过黏胶层设于所述皮革层的下表面,所述织布层通过黏胶层设于所述绒毛层的上表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多功能的耐火复合型皮革。

技术研发人员:方泽田,何文斌,刘晓勇,彭熊,陈刚,许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润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