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抗菌毛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34575发布日期:2024-02-26 16:4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潮抗菌毛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防潮抗菌毛毯。


背景技术:

1、毛毯作为一种保暖的居家用品,早已成为居家必备的物品之一,其与被子相比较为小巧、轻薄。毛毯原料多采用动物纤维,如羊毛、马海毛、兔毛、羊绒、驼绒、牦牛绒,或腈纶、粘胶纤维等化学纤维,也有的是动物纤维与化纤混纺制成的,毛毯的种类多种多样。

2、公开号为cn21545705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具备多层结构的毛毯,包括毯罩,所述毯罩的内部安装有内毯,毯罩上对称开设有开口,且开口上安装有封口组件,毯罩的四角边均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上安装有定位机构。通过设置的开口与封口组件,能够使得人们在使用时,更加便于将内毯安装在毯罩的内部,同时也便于将内毯从毯罩的内部进行取出,方便人们能够更好的进行操作;通过设置的圆形孔与定位机构的互相作用,能够使得毛毯在使用时达到更好的定位效果,防止人们在翻身时,毛毯从人体上滑落,提高了毛毯的功能性,从而便于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毛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大部分地区夏季多雨,因此潮湿的环境容易使得毛毯发霉,加之人体容易出汗,导致毛毯容易出现异味。因此,人们对于毛毯,不仅要使其具有良好的舒适性,而且对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也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抗菌毛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潮抗菌毛毯,包括毛毯本体,所述毛毯本体分为:

3、基布层,采用亚麻纤维材料制成;

4、抗菌层,具有两层,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布层的两侧;

5、以及绒毛层,具有两层,且分别设置于两抗菌层的外侧;

6、其中,所述绒毛层可拆卸的设置于抗菌层上;所述抗菌层上设置有若干个放置袋,所述放置袋内设置有若干竹炭小球。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放置袋通过缝合线将其内腔分隔为多个呈条状的腔室,所述竹炭小球沿腔室的长度方向依次的嵌入,并被固定。

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两所述抗菌层上的放置袋交错分布。

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两所述抗菌层均缝合于所述基布层上,所述基布层的四周设置有第一束缚带,所述绒毛层的四周设置有分别与各所述第一束缚带相对应的第二束缚带,通过将第二束缚带系住于第一束缚带上,以使所述绒毛层固定于抗菌层外侧。

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两所述绒毛层分别为外侧的第一绒毛层以及内侧的第二绒毛层,所述第一绒毛层的四周缝合有向基布层一侧翻折的包边部,所述第一绒毛层上的第二束缚带位于包边部的内侧,在所述第一绒毛层、第二绒毛层系住于基布层上后,所述包边部将所述第二绒毛层的四周包覆。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基布层和抗菌层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束缚带,所述绒毛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束缚带相对应的第四束缚带,所述绒毛层上的第四束缚带在穿过所述通孔后系住于所述第三束缚带上。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两侧的第三束缚带分别有多条,所述绒毛层上的第四束缚带的数量与第三束缚带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包边部的四周中间部分的内侧设置有第五束缚带,所述第二绒毛层上设置有与第五束缚带相对应的第六束缚带,所述第六束缚带系于第五束缚带上。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基布层、绒毛层以及包边部上均设置有束缚带固定部,所述第一束缚带、第二束缚带、第三束缚带、第四束缚带、第五束缚带以及第六束缚带分别设置于各束缚带固定部上。

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采用第一纱线作为经线,第二纱线作为纬线,纵横交错交织而成;其中,所述第一纱线具有以丙纶长丝制成的芯丝,所述芯丝外表面缠绕有竹纤维;所述第二纱线采用棉纤维加捻而成。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潮湿的环境容易使得毛毯发霉,加之人体容易出汗,导致毛毯容易出现异味,为此申请人在毛毯内加入了抗菌层,以及在抗菌层内设置有竹炭小球,可使整个毛毯具有抗菌防潮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潮抗菌毛毯,包括毛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毯本体分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抗菌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袋(210)通过缝合线(211)将其内腔分隔为多个呈条状的腔室,所述竹炭小球(220)沿腔室的长度方向依次的嵌入,并被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抗菌毛毯,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抗菌层(200)上的放置袋(210)交错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抗菌毛毯,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抗菌层(200)均缝合于所述基布层(100)上,所述基布层(100)的四周设置有第一束缚带(110),所述绒毛层(300)的四周设置有分别与各所述第一束缚带(110)相对应的第二束缚带(310),通过将第二束缚带(310)系住于第一束缚带(110)上,以使所述绒毛层(300)固定于抗菌层(200)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潮抗菌毛毯,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绒毛层(300)分别为外侧的第一绒毛层(301)以及内侧的第二绒毛层(302),所述第一绒毛层(301)的四周缝合有向基布层(100)一侧翻折的包边部(303),所述第一绒毛层(301)上的第二束缚带(310)位于包边部(303)的内侧,在所述第一绒毛层(301)、第二绒毛层(302)系住于基布层(100)上后,所述包边部(303)将所述第二绒毛层(302)的四周包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潮抗菌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00)和抗菌层(200)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束缚带(120),所述绒毛层(30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束缚带(120)相对应的第四束缚带(320),所述绒毛层(300)上的第四束缚带(320)在穿过所述通孔后系住于所述第三束缚带(12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潮抗菌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两侧的第三束缚带(120)分别有多条,所述绒毛层(300)上的第四束缚带(320)的数量与第三束缚带(120)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潮抗菌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部(303)的四周中间部分的内侧设置有第五束缚带(3032),所述第二绒毛层(302)上设置有与第五束缚带(3032)相对应的第六束缚带(330),所述第六束缚带(330)系于第五束缚带(303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潮抗菌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00)、绒毛层(300)以及包边部(303)上均设置有束缚带固定部(3031),所述第一束缚带(110)、第二束缚带(310)、第三束缚带(120)、第四束缚带(320)、第五束缚带(3032)以及第六束缚带(330)分别设置于各束缚带固定部(303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潮抗菌毛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200)采用第一纱线作为经线,第二纱线作为纬线,纵横交错交织而成;其中,所述第一纱线具有以丙纶长丝制成的芯丝,所述芯丝外表面缠绕有竹纤维;所述第二纱线采用棉纤维加捻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潮抗菌毛毯包括毛毯本体,毛毯本体分为:基布层,采用亚麻纤维材料制成;抗菌层,具有两层,且分别设置于基布层的两侧;抗菌层采用第一纱线作为经线,第二纱线作为纬线,纵横交错交织而成;其中,第一纱线具有以丙纶长丝制成的芯丝,丝芯外表面缠绕有竹纤维;第二纱线采用棉纤维加捻而成;以及绒毛层,具有两层,且分别设置于两抗菌层的外侧;其中,绒毛层可拆卸的设置于抗菌层上;抗菌层上设置有若干个放置袋,放置袋内设置有若干竹炭小球。在毛毯内加入了抗菌层,以及在抗菌层内设置有竹炭小球,可使整个毛毯具有抗菌防潮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建德泓屹纺织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