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防窥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2231发布日期:2024-01-06 22:5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手机防窥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手机膜的,特别是涉及手机防窥膜。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

2、然而,在人们广泛使用电子产品的同时,由于电子产品屏幕可视角度较大,人们在通过屏幕浏览资料时很容易被他人偷窥,造成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或技术资料面临泄露的风险,因此在某些场合,需要显示屏具有防窥的效果;

3、但是,当用户在私人环境下使用电子产品时,为提升对电子产品屏幕的使用效果,用户此时又不需要使用到防窥膜,但是,现有技术中防窥膜通常直接粘附在电子产品表面,用户不能够自由选择是否使用防窥膜,因此,降低了用户使用手机防窥膜时的便捷性。

4、因此迫切地需要重新设计一款新的手机防窥膜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手机防窥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手机防窥膜,该手机防窥膜包括第一外延膜、防窥膜层、第二外延膜、吸附层和膜框,所述防窥膜层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延膜层一侧,所述第二外延膜安装在所述防窥膜层远离所述第一外延膜的一侧,所述吸附层安装在所述第二外延膜远离所述防窥膜层的一侧,所述膜框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延膜外侧,所述膜框的边沿处向外延伸形成连接凸起部;且所述连接凸起部远离所述吸附层的一侧上安装有多个用于与外界手机壳吸附的吸附件。

3、可选地,所述膜框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防窥膜层的防窥容置槽。

4、可选地,所述膜框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对所述第一外延膜、所述防窥膜层、所述第二外延膜和所述吸附层进行限位的限位凸起部,且所述第一外延膜、所述防窥膜层、所述第二外延膜和所述吸附层上均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部相适配的限位孔。

5、可选地,所述第二外延膜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外延膜的厚度。

6、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延膜远离所述防窥膜层的一侧上贴附有防尘保护膜。

7、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延膜的材质为钢化玻璃、pet、亚克力或pc中的任意一种;

8、所述第二外延膜的材质为钢化玻璃、pet、亚克力或pc中的任意一种。

9、可选地,所述吸附件为磁吸条或磁铁。

10、可选地,所述连接凸起部远离所述吸附层的一侧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吸附件的吸附容置槽,且所述吸附容置槽与所述吸附件相互适配。

11、可选地,所述防窥膜层包括第一支撑膜层、透射膜层和第二支撑膜层,所述第一支撑膜层贴附在所述第一外延膜一侧,所述透射膜层贴附在所述第一支撑膜层远离所述第一外延膜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膜层一侧与所述透射膜层远离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一侧贴附,所述第二支撑膜层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外延膜贴附。

12、可选地,所述透射膜层包括透射主体部、多个第一偏光透射部和多个第二偏光透射部,所述透射主体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膜层和所述第二支撑膜层之间,多个所述第一偏光透射部等间距安装在所述透射主体部内,多个所述第二偏光透射部安装在所述透射主体部内。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该手机防窥膜包括第一外延膜、防窥膜层、第二外延膜、吸附层和膜框,所述防窥膜层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延膜层一侧,所述第二外延膜安装在所述防窥膜层远离所述第一外延膜的一侧,所述吸附层安装在所述第二外延膜远离所述防窥膜层的一侧,所述膜框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延膜外侧,所述膜框的边沿处向外延伸形成连接凸起部;且所述连接凸起部远离所述吸附层的一侧上安装有多个用于与外界手机壳吸附的吸附件,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手机防窥膜通过膜框和吸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与外界手机壳自由吸附拆卸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机防窥膜时的便捷程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机防窥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框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防窥膜层的防窥容置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框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对所述第一外延膜、所述防窥膜层、所述第二外延膜和所述吸附层进行限位的限位凸起部,且所述第一外延膜、所述防窥膜层、所述第二外延膜和所述吸附层上均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部相适配的限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延膜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外延膜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延膜远离所述防窥膜层的一侧上贴附有防尘保护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延膜的材质为钢化玻璃、pet、亚克力或pc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为磁吸条或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起部远离所述吸附层的一侧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吸附件的吸附容置槽,且所述吸附容置槽与所述吸附件相互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膜层包括第一支撑膜层、透射膜层和第二支撑膜层,所述第一支撑膜层贴附在所述第一外延膜一侧,所述透射膜层贴附在所述第一支撑膜层远离所述第一外延膜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膜层一侧与所述透射膜层远离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一侧贴附,所述第二支撑膜层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外延膜贴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机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膜层包括透射主体部、多个第一偏光透射部和多个第二偏光透射部,所述透射主体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膜层和所述第二支撑膜层之间,多个所述第一偏光透射部等间距安装在所述透射主体部内,多个所述第二偏光透射部安装在所述透射主体部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手机防窥膜。该手机防窥膜包括第一外延膜、防窥膜层、第二外延膜、吸附层和膜框,所述防窥膜层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延膜层一侧,所述第二外延膜安装在所述防窥膜层远离所述第一外延膜的一侧,所述吸附层安装在所述第二外延膜远离所述防窥膜层的一侧,所述膜框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延膜外侧,所述膜框的边沿处向外延伸形成连接凸起部;且所述连接凸起部远离所述吸附层的一侧上安装有多个用于与外界手机壳吸附的吸附件,其中,本技术的手机防窥膜通过膜框和吸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与外界手机壳自由吸附拆卸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本技术的手机防窥膜时的便捷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青,吴海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仁清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