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70054发布日期:2024-05-20 12:0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航天舱段铸件,具体为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


背景技术:

1、舱段是指组成导弹弹身的各结构段口根据弹身各段的功用、受力特点,以及加工、装配、使用维护等要求所分成的独立结构,按其结构形式,舱段一般可分为骨架蒙皮式、整体壁板式和火层式等,骨架蒙皮式根据有无纵向构件又可分为硬壳式和半硬壳式。半硬壳式又可分为梁式、析条式和柄梁式舱段等,目前航天航段铸件壳体有一种整体式结构,将蒙皮和骨架元件加工成一体的结构型式,这种结构型式除了具有半硬壳式结构的优点外,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结构整体性好,装配量少,外形质量高等优点。

2、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告cn210027982u说明书中公开的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虽然将除了梁之外的骨架元件和蒙皮采用一体化的铸造方式进行制作,整体强度和刚度较高,同时单独对梁进行加强处理,并通过支撑条来承接多个隔板与梁之间的作用力,减少断裂概率,但是该实用新型,实际生产时,由于舱段体积较大,对铸件一体铸造难度较大,且需要专用的模具,较为不便于生产,并且该实用新型使用时,支撑条和加固条均为类似矩形设置,该种结构的强度较差,使航天舱段的整体安全性降低,所以该实用新型存在不便于生产和结构强度较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包括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支撑条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内侧壁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内侧壁设置有外壳托架,所述外壳托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条,所述外壳托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强条,所述外壳托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衬条,所述外壳托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衬条,所述外壳托架的外表面包裹有航天舱段壳体蒙皮。

3、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槽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铆钉孔,所述第二卡槽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二铆钉开孔。

4、可选的,所述第三卡槽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三铆钉孔,所述第三卡槽的内侧壁与第一卡槽的内侧壁卡接。

5、可选的,所述外壳托架的外表面开设有,所述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交叉设置。

6、可选的,所述支撑条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环形阵列方式均匀分布。

7、可选的,所述支撑环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矩形阵列方式均匀分布。

8、可选的,所述外壳托架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环形阵列方式均匀分布。

9、可选的,所述支撑条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支撑条位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处的横截面为梯形。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通过支撑条、支撑环和外壳托架的设置,使该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具备了便于生产的效果,通过支撑条、支撑环和外壳托架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支撑条、支撑环和外壳托架分开铸造,然后通过铆钉进行组装连接,相较于一体成型,较为方便生产铸造,从而达到了便于生产的目的。

12、2、该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通过支撑条、外壳托架、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的设置,使该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具备了提高结构强度的效果,通过外壳托架、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的交叉连接,形成三角形的结构,使结构强度有效提升,并且通过将支撑条设置为横截面的三角形,进一步提升了结构的强度,从而达到了提升结构强度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包括支撑条,其特征在于:支撑条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支撑条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一卡槽的内侧壁设置有支撑环,支撑环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三卡槽,第二卡槽的内侧壁设置有外壳托架,外壳托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条,外壳托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强条,外壳托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衬条,外壳托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衬条,外壳托架的外表面包裹有航天舱段壳体蒙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卡槽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铆钉孔,第二卡槽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二铆钉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三卡槽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三铆钉孔,第三卡槽的内侧壁与第一卡槽的内侧壁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其特征在于:外壳托架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交叉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其特征在于:支撑条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环形阵列方式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其特征在于:支撑环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矩形阵列方式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其特征在于:外壳托架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环形阵列方式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其特征在于:支撑条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支撑条位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处的横截面为梯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镁合金航天舱段铸件壳体,涉及航天舱段铸件技术领域,具体为包括支撑条,支撑条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支撑条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一卡槽的内侧壁设置有支撑环,支撑环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三卡槽,第二卡槽的内侧壁设置有外壳托架,外壳托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条,外壳托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强条,外壳托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衬条,外壳托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衬条,外壳托架的外表面包裹有航天舱段壳体蒙皮,该装置通过支撑条、支撑环和外壳托架的设置,使该装置具备了便于生产的效果,通过支撑条、外壳托架、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的设置,使该装置具备了提升结构强度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盛军,杨英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标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6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