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树脂层叠体以及玻璃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172795发布日期:2025-03-07 11:48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玻璃树脂层叠体以及玻璃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在玻璃板与树脂板之间夹设有热塑性粘接层的玻璃树脂层叠体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各种设备的罩构件、建材等广泛的领域中,出于实现耐久性与轻量性的兼顾等观点,大多使用在树脂板的两面经由粘接层将玻璃板层叠一体化而成的玻璃树脂层叠体。

2、另外,近年来,出于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的观点,作为玻璃树脂层叠体的玻璃板,提出或实用化了使用非常薄的玻璃片的玻璃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5152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2373号公报

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651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本发明人在长期研究的过程中着眼于以往的玻璃树脂层叠体的雾度值相对于温度变化的变化率(模糊度的变化率)较大。本发明人在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特别着眼于在使用该玻璃树脂层叠体时重要的温度区域中雾度值相对于温度变化的变化率过大。并且,本发明人发现在上述的温度区域内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由于雾度值过大而该玻璃树脂层叠体成为模糊的状态(白浊的状态),从其表面侧难以目视确认背面侧。

3、出于以上的观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使用玻璃树脂层叠体时重要的温度区域中减小雾度值相对于温度变化的变化率。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5、(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为一种玻璃树脂层叠体,在玻璃板与树脂板之间夹设有热塑性粘接层,所述玻璃树脂层叠体的特征在于,在将在温度30℃且相对湿度40%的气氛中依据jis k7136(2000年)的标准而测定出的雾度值设为ha%,将在温度10℃且相对湿度40%的气氛中依据所述的标准而测定出的雾度值设为hb%的情况下,hb/ha为1.0~1.25。

6、根据该玻璃树脂层叠体,在10℃~30℃的温度区域中,雾度值相对于温度变化的变化率充分地变小。换言之,在温度从30℃变化为10℃的过程中,与以往相比雾度值难以变化。在该情况下,10℃~30℃的温度区域相当于该玻璃树脂层叠体主要被使用的屋内或者室内的温度区域,因此可以说是重要的温度区域。这里,根据由本发明人得到的实验结果,以往的玻璃树脂层叠体中的上述hb/ha超过1.3。因此,在以往,在上述的温度区域内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雾度值过大,玻璃树脂层叠体模糊到从表面侧难以目视确认背面侧的程度。与此相对,根据具备这里的结构的玻璃树脂层叠体,上述hb/ha为1.0~1.25,因此即使在上述的温度区域内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也抑制模糊到从其表面侧难以目视确认背面侧的程度。

7、(2)在上述(1)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温度10℃且相对湿度40%的气氛中依据所述的标准而测定出的雾度值为4.5%以下。

8、这里,根据由本发明人得到的实验结果,以往的玻璃树脂层叠体中的上述雾度值超过4.5%。因此,在温度10℃附近该玻璃树脂层叠体模糊到从其表面侧难以目视确认背面侧的程度的概率极高。与此相对,根据具备这里的结构的玻璃树脂层叠体,在温度10℃且相对湿度40%的气氛中雾度值为4.5%以下,因此在温度10℃附近该玻璃树脂层叠体模糊到从其表面侧难以目视确认背面侧的程度的概率大幅度变低。

9、(3)在上述(1)或(2)所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热塑性粘接层是由eva(乙烯-乙酸乙烯酯系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粘接层。

10、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利用eva的特性(例如透明性、固定性优异等)而高效地确保已叙述的优点。

11、这里,本发明人经过反复深刻研究的结果是,得到以往的玻璃树脂层叠体在10℃~30℃的温度区域中雾度值相对于温度变化的变化率过大是因为热塑性粘接层含有的水分量较多这样的见解。基于该见解而做出的是以下的(4)~(7)的结构的发明。而且,该见解成为导出上述(1)~

12、(3)的结构的发明的重要因素。

13、(4)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为一种玻璃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层叠工序,形成在玻璃板与树脂板之间夹设有片状的热塑性粘接剂的临时层叠体;以及粘接工序,将临时层叠体加热而使玻璃板与树脂板粘接,所述玻璃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粘接工序之前,执行使片状的热塑性粘接剂干燥的干燥工序。

14、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干燥工序的执行而片状的热塑性粘接剂含有的水分量减少,因此能够减小10℃至30℃的温度区域中的雾度值相对于温度变化的变化率。在该情况下,干燥工序之后优选为在短时间(例如2小时以内)内执行粘接工序以避免热塑性粘接剂中的减少的水分量再次增加。并且,通过执行干燥工序以及粘接工序而得到的玻璃树脂层叠体的热塑性粘接层在该玻璃树脂层叠体主要被使用的屋内或者室内的湿度区域(例如湿度20%~80%)中由于玻璃板与树脂板的存在而长期维持为水分量减少的状态。因而,根据该玻璃树脂层叠体,能够长期抑制模糊到从其表面侧难以目视确认背面侧的程度。

15、(5)在上述(4)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层叠工序之前执行干燥工序。

16、如此一来,能够抑制由在层叠工序之后执行干燥工序带来的对片状的热塑性粘接剂的干燥不足、干燥不良等。

17、(6)在上述(4)或(5)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干燥工序中,进行减压干燥。

18、如此一来,在干燥工序的执行中不需要热塑性粘接剂的过度的加热,因此能够抑制在粘接工序之前热塑性树脂粘接剂因热而变得过软并熔融。

19、(7)在上述(4)~(6)中任一个结构中,也可以是,在干燥工序中,在温度45℃以下且压力0.1mpa以下进行减压干燥。

20、如此,通过在温度45℃以下执行干燥工序,从而不会产生片状的热塑性粘接剂因热而变得过软并熔融。由此,能够无障碍地顺畅进行之后的层叠工序以及粘接工序。另外,通过在压力0.1mpa以下执行干燥工序,从而能够高效地干燥。因而,根据这里的结构,实现片状的热塑性粘接剂的熔融的防止与生产间隔时间的可靠缩短的兼顾。

21、发明效果

22、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使用玻璃树脂层叠体时重要的温度区域中充分地减小雾度值相对于温度变化的变化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树脂层叠体,在玻璃板与树脂板之间夹设有热塑性粘接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树脂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树脂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4.一种玻璃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层叠工序,形成在玻璃板与树脂板之间夹设有片状的热塑性粘接剂的临时层叠体;以及粘接工序,将所述临时层叠体加热而使所述玻璃板与所述树脂板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玻璃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使用玻璃树脂层叠体时重要的温度区域中充分地减小雾度值相对于温度变化的变化率的玻璃树脂层叠体以及玻璃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一种玻璃树脂层叠体(1),在玻璃板(4)与树脂板(2)之间夹设有热塑性粘接层(3),在将在温度30℃且相对湿度40%的气氛中依据JIS K7136(2000年)的标准而测定出的雾度值设为Ha%,将在温度10℃且相对湿度40%的气氛中依据所述的标准而测定出的雾度值设为Hb%的情况下,Hb/Ha为1.0~1.25。

技术研发人员:冲中耕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