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静电春亚纺面料。
背景技术:
1、春亚纺面料是问世已久的老品种,但近年来纺织界对其产品进行了改版,除了采用消光丝原料和织造工艺创新外,还在染整后处理工艺延伸,其密度增加,手感更趋软,功能更拓展。
2、现有的春亚纺面料的吸湿性较差,春亚纺面料常常处于干燥环境下,在冬季干燥的环境下,春亚纺面料与冬季穿着的毛衣等织物摩擦,容易因摩擦产生静电,静电电荷在干燥环境下难以有效的从面料中导出,静电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刺激,甚至会在与衣物摩擦过程中产生火花,影响穿衣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春亚纺面料,通过结构的设置解决现有的春亚纺面料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静电春亚纺面料,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内层与外层,所述内层与外层通过若干条吸湿纱线贯穿内层与外层之后缝合固定而成,所述吸湿纱线连接在内层上与吸湿纱线连接在外层上的位置错位设置,所述外层上朝向内层的侧壁上沿吸湿纱线的缝合方向开设有若干保湿槽,所述保湿槽的水平截面呈圆形,所述保湿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有截面呈圆形的保湿片,所述保湿片的直径等于保湿槽的直径,所述保湿片的两侧侧壁分别与保湿槽的底面和内层朝向外层的侧壁相抵,所述保湿片通过吸湿纱线固定连接在内层与外层之间,所述保湿片通过若干股吸湿纱线加捻后裁切而成,在二十摄氏度条件下,所述吸湿纱线的回潮率为65%r.h.(3.0%-5.0%),95%r.h.(10.0%-12.0%)。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湿纱线由强力fdy维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吸湿纱线的捻度为12捻。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强力fdy维纶纤维的相对湿强为75%-90%。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由耐磨纱线经平纹组织的编织方式编织而成,所述内层由舒适纱线经平纹组织的编织方式编织而成,所述吸湿纱线的纱支小于耐磨纱线的纱支、舒适纱线的纱支。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线和舒适纱线的纱支均为90d,所述吸湿纱线的纱支为150d。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线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耐磨纱线的捻度为6捻,所述舒适纱线由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舒适纱线的捻度为12捻。
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通过在春亚纺面料中加入吸湿纱线的方式,增加春亚纺面料的回潮率,使得春亚纺面料在日常使用中有更高的吸湿性,将人体出汗产生的水分有效的延伸至春亚纺面料的各个位置,通过顺着吸湿纱线缝制方向设置的若干保湿片,扩大吸湿纱线的作用范围,使得春亚纺面料上较大的区域内能够保持在一个较为湿润的环境中,从而利用湿润的吸湿纱线将春亚纺面料内因摩擦产生的电荷导出春亚纺面料,避免大量的电荷积聚,产生静电效应,从而提升人的穿着舒适度。
1.一种抗静电春亚纺面料,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内层(1)与外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与外层(2)通过若干条吸湿纱线(3)贯穿内层(1)与外层(2)之后缝合固定而成,所述吸湿纱线(3)连接在内层(1)上与吸湿纱线(3)连接在外层(2)上的位置错位设置,所述外层(2)上朝向内层(1)的侧壁上沿吸湿纱线(3)的缝合方向开设有若干保湿槽(4),所述保湿槽(4)的水平截面呈圆形,所述保湿槽(4)的槽底固定连接有截面呈圆形的保湿片(5),所述保湿片(5)的直径等于保湿槽(4)的直径,所述保湿片(5)的两侧侧壁分别与保湿槽(4)的底面和内层(1)朝向外层(2)的侧壁相抵,所述保湿片(5)通过吸湿纱线(3)固定连接在内层(1)与外层(2)之间,所述保湿片(5)通过若干股吸湿纱线(3)加捻后裁切而成,在二十摄氏度条件下,所述吸湿纱线(3)的回潮率为65%r.h.(3.0%-5.0%),95%r.h.(10.0%-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春亚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纱线(3)由强力fdy维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吸湿纱线(3)的捻度为12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静电春亚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fdy维纶纤维的相对湿强为75%-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春亚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由耐磨纱线经平纹组织的编织方式编织而成,所述内层(1)由舒适纱线经平纹组织的编织方式编织而成,所述吸湿纱线(3)的纱支小于耐磨纱线的纱支、舒适纱线的纱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静电春亚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线和舒适纱线的纱支均为90d,所述吸湿纱线(3)的纱支为150d。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静电春亚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线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耐磨纱线的捻度为6捻,所述舒适纱线由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舒适纱线的捻度为12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