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5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本发明尤其涉及能够降低反应堆 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振动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配置在原子反应堆内,以便可以测量沸水型原子 反应堆等的运转中的中子束。并且,这样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由于以近似圆筒形的 形状在原子反应堆容器内配置有多根,所以通过梁(beam)等将多根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 向管固定成一体,以能够具有规定的刚性而被配置在原子反应堆容器内。例如,在专利文献 1中,针对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具备交替形成有弯曲形状的波纹(corrugate)部与梁 部的悬臂梁、以及可固定于悬臂梁的夹子(clamp)。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配置于波 纹部内,跨越该状态下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而将夹子固定于悬臂梁,由此,一体地支 承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从而,能够提高在原子反应堆容器内配置多根反应堆内 测量仪表导向管的情况下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刚性。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187093号公报
但是,上述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被配置在原子反应堆容器内的底面与堆 芯支承板之间,但也有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被配置在原子反应堆容器内的上盖与堆 芯支承板之间。由于在原子反应堆容器内的该部分设置有控制棒导向管,所以反应堆内测 量仪表导向管的配置空间受到限制,在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配置在原子反应堆容器 内的上盖与堆芯支承板之间的情况下,有时必须减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在这种情 况下,有相对于振动的强度降低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限制反应堆内测 量仪表导向管的振动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 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其被设置于具有位于上端的上盖与位 于在内部的堆芯支承板的原子反应堆容器内,并且被配置在所述上盖与所述堆芯支承板之 间;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其在所述堆芯支承板的所述上盖侧的面上固定所述反应堆内 测量仪表导向管;加强部,其与所述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一体地固定所述测量仪表导 向管固定部;连接部,其在由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在所述堆芯支承板固定了所述反 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状态下与所述加强部相比更靠向所述上盖的位置,被固定于所述 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并且连接所述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
在本发明中,通过利用加强部将被设置于原子反应堆容器内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 导向管固定于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将该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固定于堆芯支承板的上 盖侧的面上,而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于堆芯支承板。由此,能够提高在堆芯支承板固定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部分附近的刚性。并且,利用与加强部相比位于更靠向 上盖的位置的连接部来连接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由此,由于多个反应堆内测量 仪表导向管成为一体,所以可以实现作为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整体的刚性。因此, 即使在因地震等而引起的振动传递到原子反应堆容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该振动引起 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较大的振动。其结果是,可以实现限制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 管的振动。
并且,本发明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反应 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其被设置于具有位于上端的上盖与位于内部的堆芯支承板的原子反 应堆容器内,并且被配置在所述上盖与所述堆芯支承板之间,且形成为筒状的形状;测量仪 表导向管固定部,其在所述堆芯支承板的所述上盖侧的面上固定所述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 向管;加强部,其与所述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一体地固定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 并且在将所述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形状即筒状的轴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情况下的 长度被形成为处于被一体固定的所述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与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固 定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全长的50 100%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通过利用加强部将被设置于原子反应堆容器内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 导向管固定于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将该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固定于堆芯支承板的上 盖侧的面上,而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于堆芯支承板。并且,在所述测量仪表导向 管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加强部的长度为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与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 的整体全长的50 100%的范围内,因此,能够在提高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刚性 的状态下将该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于堆芯支承板。因此,即使在因地震等引起的 振动传递给原子反应堆容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该振动引起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 管较大的振动。其结果是,可以实现限制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振动。
另外,本发明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在所述原子反 应堆容器内的所述上盖与所述堆芯支承板之间配置有控制棒导向管,控制棒导向管,通过 被固定于所述控制棒导向管的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被能够装卸地固定于所述堆芯支承板 的所述上盖侧的面上,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以及所述加强部,从所述控制棒导向管 以及所述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离开。
在本发明中,由于使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以及所述加强部,一起从控制棒导向 管以及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离开,所以在相对于堆芯支承板装卸控制棒导向管时,不用从 堆芯支承板卸下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就可以装卸。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维护性。
并且,本发明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形 成有连接部贯通孔,使得所述控制棒导向管以及所述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能够通过连接部 贯通孔从堆芯支承板上装卸。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连接部形成有控制棒导向管以及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能够通 过的连接部贯通孔,所以在相对于堆芯支承板装卸控制棒导向管时,能够更可靠地装卸。其 结果是能够更可靠地实现维护性的提高。
并且,本发明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形成 为板状的形状,且在所述加强部形成有贯通所述加强部的孔即加强部贯通孔。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加强部形成有贯通该加强部的加强部贯通孔,所以即使在原子反应堆容器内的水流动了的情况下,水也能够流过加强部贯通孔内,从而能够抑制因原 子反应堆容器内的水的流动而引起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振动。其结果是能够更可 靠地实现限制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振动。
并且,本发明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测量仪表 导向管固定部与所述堆芯支承板,设置有在将所述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于所述堆 芯支承板时凹部与凸部相嵌合的嵌合部。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与堆芯支承板设置有嵌合部,所以在 通过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于堆芯支承板时,能够容易且 准确定位。由此,能够容易且精度良好地组装。其结果是能够实现维护性的提高。
并且,本发明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反应 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其被设置于具有位于上端的上盖与位于内部的堆芯支承板的原子反 应堆容器内,并且被配置在所述上盖与所述堆芯支承板之间;连接部,其被固定于所述反应 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并且连接所述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且将所述多个反应堆 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在所述原子反应堆容器。
在本发明中,由于通过被固定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连接部连接多个反应 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此外,通过该连接部将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于原子反 应堆容器。由此,由于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在成为一体的状态下被固定于原子反 应堆容器,所以能够在提高了作为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整体的刚性的状态下而固 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因此,即使在因地震等而引起的振动传递到原子反应堆容器的情况 下,也能够抑制因该振动而引起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较大的振动。其结果是,可以实 现限制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振动。
另外,本发明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内测 量仪表导向管形成为筒状的形状,在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的轴线方向的多个位置上分别固 定多个连接部。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将连接部固定于反应堆内测量仪 表导向管,所以利用连接部连接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提高多 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整体的刚性。其结果是,能够更可靠地实现限制反应堆内测量 仪表导向管的振动。
并且,本发明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在所述原子反 应堆容器内的所述上盖与所述堆芯支承板之间配置有控制棒导向管,控制棒导向管通过被 固定于所述控制棒导向管的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而被可以装卸地固定于所述堆芯支承板 的所述上盖侧的面上,在所述连接部形成有在所述控制棒导向管的相对于所述堆芯支承 板的装卸方向上所述控制棒导向管以及所述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可以通过的连接部贯通 孔。
在本发明中,在连接部形成有控制棒导向管以及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能够通过的 连接部贯通孔。由此,即使在将控制棒导向管配置于原子反应堆容器内的情况下,在相对于 堆芯支承板装卸控制棒导向管时,也能够更可靠地装卸。其结果是能够更可靠地实现维护 性的提高。
本发明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具有能够实现限制反应堆内测量仪
5表导向管的振动的效果。


图1是设置有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原子反应 堆容器的主要部分概略图;
图2是图1的A部详细图;
图3是图2的B-B剖面图;
图4是图3的C-C剖面图;
图5是图2的D-D向视图,是固定板单体的外形图;
图6是图2的E-E剖面图;
图7是图2的D-D向视图,是表示组装了固定板、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控制 棒导向管的状态的图;
图8是设置有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原子反应 堆容器的主要部分概略图;
图9是图8的F部详细图;
图10是设置有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原子反 应堆容器的主要部分概略图;
图11是图10的G部详细图;
图12是图10的H-H向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3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 概略图。
图中1一原子反应堆容器;10、80、90—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15— 上盖;20—堆芯支承板;21—凹部;25—嵌合部;30—控制棒导向管;31—控制棒导向管固 定部;35—控制棒导向管用螺栓;40、84、95—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1 一测量仪表导 向管固定部;42、85—外周面;43—下端部;44一固定板固定部;45—凸部;50—反应堆内 测量仪表导向管用螺栓;60、86—加强板;61—加强板下端部;70 —固定板;71—测量仪表 导向管贯通孔;72—控制棒导向管贯通孔;75—固定板用螺栓;87—排水孔;96—上部固定 板固定部;97—下部固定板固定部;98—下端部;100—上部固定板;101—上部固定板肋; 102—上部固定板凸缘;105—上部固定板用螺栓;106—上部固定板凸缘用螺栓;110—下 部固定板;111一下部固定板肋;112—下部固定板凸缘;115—下部固定板用螺栓;116—下 部固定板凸缘用螺栓;120—定位销;130—堆芯支承板凸缘;135—安装部件;136—安装部 件嵌合部;140—固定板凸缘;141一固定板支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详细 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并且,在下述实施例中的构成要件中包括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且容易置换的要件、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件
[实施例1]
图1是设置有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原子反应
6堆容器的主要部分概略图。该图所示的原子反应堆容器1,具有由近似圆筒形的形状构成的 圆筒体(图示省略),圆筒体被设置成其形状即圆筒形的轴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在该圆筒体 的上部固定有上盖15,所述上盖15形成为内侧成为空洞的半球状的形状,以向上方凸出的 朝向被固定于圆筒体。并且,在圆筒体的下部固定有下端板(图示省略),所述下端板与上 盖15同样地形成为内侧成为空洞的半球状的形状,以向下方凸出的朝向被固定于圆筒体。 由此,原子反应堆容器1的内部成为被封闭的空间,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 承装置10被设置于该原子反应堆容器1的内部。并且,在这样形成的原子反应堆容器1的 内部配置有堆芯支承板20,该堆芯支承板20被固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并且,在该堆芯 支承板20分别固定有多个控制棒导向管30和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
图2是图1的A部详细图。所述控制棒导向管30,作为集合多根控制棒而被驱动 的棒束(cluster)型控制棒(图示省略)用的导向管而被设置,因此,还设置有多根控制棒 导向管30。其形状被形成为近似圆筒形的形状,以圆筒形的轴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方式, 被配置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内的上盖15与堆芯支承板20之间。并且,在控制棒导向管30 上的该控制棒导向管30的堆芯支承板20侧的端部、即在控制棒导向管30的下端,固定有 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所述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由在从控制棒导向管30的轴方向观 察时的形状呈近似矩形的凸缘而形成。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通过控制棒导向管用螺栓 35,而能够被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的上盖15侧的面上,通过将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固 定于堆芯支承板20,能够将控制棒导向管30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S卩,控制棒导向管30, 通过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被可以装卸地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的上盖15侧的面上。
所述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作为测定原子反应堆容器1内的中子的反应堆 内中子测量仪表(图示省略)用的导向管而被设置。反应堆内中子测量仪表,由于在原子 反应堆容器1内设置有多个,所以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也设置有多个。其形状与控 制棒导向管30同样地呈近似圆筒形的形状,以圆筒形的轴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方式,被配 置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内的上盖15与堆芯支承板20之间。
图3是图2的B-B剖面图。图4是图3的C-C剖面图。并且,在反应堆内测量仪 表导向管40的堆芯支承板20侧的端部附近、即在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下端部43 附近设置有加强部即加强板60。该加强板60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外周面42 连接,板的厚度方向是在从该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形状即圆筒形的轴方向、观 察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时的圆形的切线方向,该加强板60,在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 导向管40的外周面42向所述圆形的径向外方突出的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并且,与反 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下端部43附近的外周面42连接的加强板60,与反应堆内测量 仪表导向管40的下端部43相比,更向堆芯支承板20方向突出。这样形成的加强板60,在 一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上以相同的形状连接有四个,并在所述圆筒形的周方向 上以等间隔连接。即,在从所述轴方向观察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时,四个加强板60 被配置成为十字状。
并且,在加强板60的堆芯支承板20侧的端部即加强板下端部61连接有测量仪表 导向管固定部41。该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以相同的形状设置有四个,相对于一个加强 板60连接有一个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各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呈近似长方体的 形状,加强板60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比加强板60的厚度宽。并且,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形状即所述圆形的径向上的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的宽度,比加强板60的同方 向上的宽度宽,与加强板60相比更向所述圆形的径向外方突出。加强板60与以这样的形 状形成的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双方都连接,换言之,加 强板60将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相对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 —体固定。
并且,在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的堆芯支承板20侧的面上形成有凸部45,所述 凸部45向与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的形成有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方向相反 一侧的方向、即、向堆芯支承板20方向突出。该凸部45以近似长方体的形状向堆芯支承板 20方向突出,并形成于全部的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并且,在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 41形成有贯通在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轴方向上的孔即螺栓孔(图示省略),在堆 芯支承板20的上盖15侧的面上的、与该螺栓孔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螺孔(图示省略)。由 此,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通过使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用螺栓50贯通于测量仪表 导向管固定部41的螺栓孔并拧合于堆芯支承板20的螺孔,就能够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
并且,在堆芯支承板20的上盖15侧的面上的、与形成于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 的凸部45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部21,所述凹部21形成为与凸部45大致相当的形状,是 以稍微比凸部45大的形状形成的凹陷。因此,在将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固定于堆芯 支承板20时,凸部45进入凹部21,凸部45与凹部21嵌合,该凸部45与凹部21形成为嵌 合部25。由此,在利用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用螺栓50将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固 定于堆芯支承板20时,由凸部45与凹部21构成的嵌合部25嵌合而被固定,并且,通过加 强板60与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 一体形成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被固定于堆 芯支承板20。即,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通过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被可以装卸 地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的上盖15侧的面上。
并且,在处于将控制棒导向管30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这两方固定于堆 芯支承板20的状态下的加强板60以及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从控制棒导向管30以及 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离开。具体地说,相邻的控制棒导向管30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 向管40的位置关系被配置成控制棒导向管30位于在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外周 面42的周方向上相邻的加强板60彼此之间(参考图6)。
并且,在处于被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的状态下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 靠近上盖15方向的位置,具体地说,在比加强板60更靠近上盖15的位置形成有固定板固 定部44。该固定板固定部44形成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外周面42的四个部位, 从外周面42向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形状即圆筒形的径向突出。并且,四个部位 的固定板固定部44,所述圆筒形的轴方向上的位置处于完全相同的位置,圆筒形的周方向 上的位置处于与形成有四个加强板60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即,在从上盖15方向朝堆 芯支承板20方向观察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时的固定板固定部44和加强板60,被 配置成重叠。此外,在固定板固定部44上,在与加强板60侧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S卩、在上 盖15侧的面上形成有螺孔(图示省略)。并且,这样形成的固定板固定部44,被设置于全 部的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上。
图5是图2的D-D向视图,是固定板单体的外形图。此外,在被固定于堆芯支承板 20的状态的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所具有的固定板固定部44,固定有作为连接 部的固定板70。该固定板70形成为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轴方向成为厚度方向的板状的形状。并且,在固定板70形成有测量仪表导向管贯通孔71与控制棒导向管贯通孔 72,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贯通孔71是处于被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的状态下的反应堆内测 量仪表导向管40可以通过的贯通孔;所述控制棒导向管贯通孔72是处于被固定于堆芯支 承板20的状态下的控制棒导向管30可以通过的连接部贯通孔。这些测量仪表导向管贯通 孔71与控制棒导向管贯通孔72,分别在固定板70上形成有多个,并分别形成于与处于被固 定于堆芯支承板20的状态下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以及控制棒导向管30相对应 的位置。
此外,在固定板70上的、与固定板固定部44的螺孔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在厚 度方向上贯通固定板70的孔即螺栓孔(图示省略),其中,所述固定板固定部44被设置于 处于被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的状态下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在反应堆内测量仪 表导向管40通过了测量仪表导向管贯通孔71、控制棒导向管30通过了控制棒导向管贯通 孔72的状态下,使固定板70从上盖15方向与固定板固定部44接触,使固定板用螺栓75 通过固定板70的螺栓孔并将该固定板用螺栓75拧合于在固定板固定部44形成的螺孔,由 此,固定板70固定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固定板70,通过这样固定于固定板固定 部44而被固定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固定板固定部44形成于全部的设置有多个 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上,固定板70被固定于该全部的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 向管40上。由此,固定板70连接多个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
并且,所述控制棒导向管贯通孔72被形成为在该状态下的控制棒导向管30的装 卸方向、即、控制棒导向管30的形状即圆筒形的轴方向上,不仅是控制棒导向管30、控制棒 导向管固定部31也可以通过。即,在控制棒导向管30的轴方向观察固定板70时的控制棒 导向管30与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全部的部分都位于控制棒导向管贯通孔72的内侧。 换言之,控制棒导向管贯通孔72被形成为在控制棒导向管30的轴方向观察固定板70时, 控制棒导向管30与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的全部的部分都位于控制棒导向管贯通孔72 的内侧。
该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10由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以 下,对于其作用进行说明。图6是图2的E-E剖面图。在组装所述原子反应堆容器1时,将 通过加强板60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形成一体的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固定 于堆芯支承板20的上盖15侧的面上。此时,在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与堆芯支承板20 上形成有由凸部45与凹部21构成的嵌合部25,因此,将形成于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 的凸部45装入形成于堆芯支承板20的凹部21而嵌合。由于如果凸部45嵌入到凹部21, 则形成于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的螺栓孔和形成于堆芯支承板20的螺孔的位置就成为 相同的位置,所以在该状态下,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用螺栓50与螺孔拧合,将反应 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
在将控制棒导向管30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时,利用控制棒导向管用螺栓35,将 被固定于控制棒导向管30的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固定在堆芯支承板20的上盖15侧的 面上。由此,控制棒导向管30被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并且,这样被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 的控制棒导向管30,被配置于在相邻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设置的加强板60彼此 之间。
此外,这样配置的控制棒导向管30的朝向被配置成通过成为近似矩形的凸缘而
9形成的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的边与加强板60大致平行的朝向。即,四个加强板60,在 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形状即圆筒形的轴方向观察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 时,被配置成十字状,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成为近似矩形的形状,因此,控制棒导向管固 定部31的边变得与加强板60平行,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的边与边之间的拐角的部分, 以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上的位于两个加强板60之间的所述外周面42相对的朝 向,配置控制棒导向管30。
图7是图2的D-D向视图,是表示已经组装了固定板、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 控制棒导向管的状态的图。这些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以及控制棒导向管30都在堆 芯支承板20上固定有多个,在设置了固定板固定部44的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 通过固定板用螺栓75固定有固定板70。由于该固定板70被固定于全部的反应堆内测量仪 表导向管40上,所以,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被连接,并且通过固定板70形成一 体。另外,在这样配置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和控制棒导向管30的原子反应堆容器 1的内部,充满有兼作减速材料和冷却剂的轻水。
并且,在将这样被配置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内的控制棒导向管30从堆芯支承板20 卸下的情况下,取下固定着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与堆芯支承板20的控制棒导向管用螺 栓35。之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被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此外,在固定板70被固 定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状态下,向上方、即向与设置有堆芯支承板20的方向相 反的方向拉拔控制棒导向管30。虽然固定板70位于该方向,但由于在固定板70上形成有 由比控制棒导向管30以及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大的贯通孔形成的控制棒导向管贯通孔 72,因此控制棒导向管30可以从该控制棒导向管贯通孔72拔出。
如果具有该原子反应堆容器1的原子反应堆运转,则原子反应堆容器1内的轻水 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内与原子反应堆容器1的外部循环。因此,轻水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 内流动。因轻水的流动而对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作用有负载,轻水的流动因原子反 应堆的输出的调整等变化,因此,通过该轻水的流动的变化,对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 作用有变动的负载。
以上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10,通过利用加强板60将在原子反应 堆容器1内设置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固定在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上,从而 与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形成一体。在将该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固定于堆芯支 承板20时,通过将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固定在堆芯支承板20的上盖15侧的面上来 进行固定。由此,能够提高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的部分、即 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连接部分的刚性,能够提高将 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的部分的刚性。并且,在被配置于原子 反应堆容器1内的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之中的全部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 管40上,固定有位于与加强板60相比更靠近上盖15的位置的固定板70,通过固定板70来 连接设置有多个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由此,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成 为一体,所以,能够实现作为多个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整体的刚性的提高。
S卩,在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上盖15的方向作为上方、将堆芯支承板20 的方向作为下方的情况下,利用固定板70固定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上方,利 用加强板60加强下方,因此,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上方与下方被固定。因此,提高了作为多个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整体的刚性。这样,由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 向管40,在刚性高的状态下被配置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内,所以,即使在原子反应堆的运转 中原子反应堆容器1内的轻水流动、因轻水的流动而对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作用有 变动负载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该变动的负载而引起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较 大的振动。同样地,即使在在原子反应堆的运转中因地震等外因而引起的振动被传递到原 子反应堆容器1的情况下,由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在刚性高的状态下被配置于原 子反应堆容器1内,所以,也能够抑制因该振动而引起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较大 的振动。其结果是,可以实现限制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振动。
并且,由于在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与堆芯支承板20设置有由凹部21与凸部 45构成的嵌合部25,所以在利用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 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时,通过将凸部45嵌入凹部21,就能够容易地对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 部41进行定位。由此,在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组装于堆芯支承板20时,能够容 易进行组装。其结果是,能够实现维护性的提高。并且,如这样在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 管40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时,由于使嵌合部25嵌合,所以能够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 管40固定在更加准确的位置上。其结果,能够实现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位置精 度的提高。即,由于在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与堆芯支承板20设置有由凹部21与凸部 45构成的嵌合部25,所以能够容易地且精度良好地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组装在 堆芯支承板20上。
并且,通过配置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相邻的控制棒导向管30,使其位于 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与加强板60之间,或者,通过形成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与 加强板60,使它们位于控制棒导向管30的两侧,从而,使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与加强 板60从控制棒导向管30以及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离开。由此,在相对于堆芯支承板20 装卸控制棒导向管30时,不用从堆芯支承板20取下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就能够装 卸。其结果是,能够实现维护性的提高。
并且,由于在固定板70形成有控制棒导向管30以及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31能够 通过的控制棒导向管贯通孔72,所以在相对于堆芯支承板20装卸控制棒导向管30时,能够 更可靠且容易地装卸。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实现维护性的提高。
并且,连接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固定板70,只是被固定于反应堆内 测量仪表导向管40,而并没有被固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由此,能够抑制因原子反应堆运 转时的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损伤等问题。即,由于原子反应堆 容器1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材料不同,所以热膨胀系数不同。由此,当原子反 应堆的运转时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以及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产生了温度变化的情 况下,即使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温度变化是相同的变化的 情况下,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所以有时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 40产生热伸缩差。因此,在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固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的情况 下,由于该热伸缩差,刚性低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有可能受到损伤。因此,通过固 定板70不固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而只是固定于多个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而 能够使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长度在上盖15方向上变化,原子反应堆容器1与反 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长度能够独立地变化。因此,能够消除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产生了温度变化时的双方的热伸缩差。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因 原子反应堆运转时的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损伤等问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是与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 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大致相同的结构,但是有个特征是在利用加强板来确保反应堆内测量 仪表导向管的刚性的这一点。由于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并且标注相 同的符号。图8是设置有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原子反 应堆容器的主要部分概略图。图9是图8的F部详细图。该图所示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 向管支承装置80,与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10同样地,在被配置于 原子反应堆容器1的内部的堆芯支承板20上固定有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反应堆内 测量仪表导向管84的外周面85连接成为加强部的加强板86。并且,在实施例2的反应堆 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80中,与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10不 同,没有设置固定板。
所述加强板86,与连接于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10所具有 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加强板60同样地,在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的外周 面85连接有四个,并且向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的径向外方突出,将测量仪表导向管 固定部41 一体固定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该加强板86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 向管84的形状即圆筒形的轴方向上的长度,比连接于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 支承装置10所具有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加强板60的同方向上的长度长。
具体地说,在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的形状即圆筒形的轴方向作为长度 方向的情况下的加强板86的长度K被形成为在被一体固定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 84与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全长J的50 100%的范围内。
并且,在加强板86上形成有贯通该加强板86的加强部贯通孔即排水孔87。该排 水孔87被形成为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的长度方向成为其长度方向的长孔的形状, 一个加强板86所带有的多个排水孔87被形成为沿长度方向排列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 向管84。
该实施例2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80由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以 下,对于其作用进行说明。在所述原子反应堆容器1的内部充满兼作减速材料和冷却剂的 轻水。在充满轻水的原子反应堆容器1的内部配置有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所 述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连接多个加强板86,所述多个加强板86的长度比连接于实 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10所具有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加 强板60的长度长。因此,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相邻的控制棒导向管30,被相互相 邻的多个加强板86包围,被多个加强板86包围的控制棒导向管30的周围,成为接近于被 该多个加强板86封闭了的状态。并且,在这样形成的加强板86上形成有排水孔87。在原 子反应堆运转时,虽然控制棒导向管30有时会振动,但是在控制棒导向管30振动了的情况 下,由于在加强板86上形成有排水孔87,所以传递了控制棒导向管30的振动的该控制棒导 向管30周围的轻水,通过排水孔87而从控制棒导向管30周围的空间流出。
以上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80,与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 向管支承装置10所具有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同样地,在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连接加强板86,通过加强板86而将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 向管84形成一体。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通过将利用加强板86而形成一体的测量 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而被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另外,反应堆内测 量仪表导向管84的长度方向上的加强板86的长度K被形成为在被一体固定的反应堆内 测量仪表导向管84与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的全长J的50 100%的范围内。因此, 不仅仅是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上的固定于堆芯支承板20的部分,而能够提高反应 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整体的刚性。因此,即使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内的轻水流动时对反 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传递了变动的负载的情况下、或者发生了地震的情况下,能够抑 制由于因这些情况而引起的振动而使得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较大地振动。其结果 是能够实现限制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的振动。
并且,由于在加强板86形成有贯通该加强板86的排水孔87,所以能够使加强板 86周围的轻水流过排水孔87内,能够使加强板86周围的轻水流动。由此,能够实现限制 控制棒导向管30的振动。S卩,由于所述多个加强板86的长度比连接于实施例1的反应堆 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10所具有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加强板60的长度 长,所以通过相邻的加强板86彼此能够更容易封闭控制棒导向管30的外侧。S卩,由于加 强板86的长度变长,所以被多个加强板86包围的控制棒导向管30的周围的空间变得容 易被封闭。在如这样控制棒导向管30的周围的空间被封闭的情况下,封闭空间越狭窄,则 FSI (Fluid-Structural Interaction 流体结构耦合)效应就越容易变大。如果该FSI效 应变大,则向控制棒导向管30的流体负载质量变大。
详细地说,在控制棒导向管30被设置于封闭空间内的状态下,在控制棒导向管30 振动时,由于被该振动推开的周围的轻水变得难以释放,所以向控制棒导向管30的流体负 载质量变大。如果该向控制棒导向管30的流体负载质量变大,则有可能对控制棒导向管30 的振动特性带来影响,引起固有振动频率的下降或振幅的增大,使得控制棒导向管30受到 损伤。因此,通过在加强板86形成排水孔87,在控制棒导向管30振动时,控制棒导向管30 周围的轻水可以通过排水孔87从控制棒导向管30周围的封闭空间释放。由此,能够减小 FSI效应,即使在加强板87的长度变长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对控制棒导向管30的振动特 性带来的影响。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限制控制棒导向管30的振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是与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 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大致相同的结构,但是有个特征是在通过利用多个固定板来一体地形 成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从而确保多个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整体的刚性的 这一点。由于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并且标注相同的符号。图10是 设置有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原子反应堆容器的主要 部分概略图。该图所示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90,与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 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10同样地,配置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的内部的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 表导向管40通过固定板而被连接。并且,在实施例3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 90中,与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10不同,没有设置测量仪表导向管 固定部。
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通过连接部即多个固定板而被连接,通过在反
13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长度方向上位于靠上盖15位置的上部固定板100、和位于靠 堆芯支承板20位置的下部固定板110而连接。其中,上部固定板100,在该上部固定板100 的端部、即、在与所述上盖15、所述下端板一起形成原子反应堆容器1的所述圆筒体的径向 上的外侧方向的端部连接有上部固定板肋101。该上部固定板肋101被形成为从上部固定 板100朝向堆芯支承板20的方向而形成的板状的形状。此外,在上部固定板肋101的堆芯 支承板20方向的端部连接有上部固定板凸缘102。该上部固定板凸缘102被形成为从上 部固定板肋101的堆芯支承板20侧的端部朝向所述圆筒体的径向上的外侧方向。
并且,下部固定板110,在该下部固定板110的端部、即、在所述圆筒体的径向上的 外侧方向的端部,连接有下部固定板肋111。该下部固定板肋111形成为从下部固定板110 朝向上盖15方向而形成的板状的形状。此外,在下部固定板肋111的上盖15方向的端部 连接有下部固定板凸缘112。该下部固定板凸缘112被形成为从下部固定板肋111的上 盖15侧的端部朝向所述圆筒体的径向上的外侧方向。
这些上部固定板100与下部固定板110,通过利用上部固定板凸缘用螺栓106连接 上部固定板凸缘102与下部固定板凸缘112,从而形成为一体。即,所述圆筒体的径向上的 上部固定板肋101与下部固定板肋111的位置成为大致相同的位置,下部固定板凸缘112 的所述圆筒体的径向外方的端部变得比上部固定板凸缘102的圆筒体的径向外方的端部 大。这样形成的上部固定板凸缘102,从上盖15方向接触于下部固定板凸缘112,通过上部 固定板凸缘用螺栓106而被固定于下部固定板凸缘112。
并且,被设置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内的堆芯支承板20,在上盖15方向具有堆芯支 承板凸缘130,堆芯支承板凸缘130与上盖15相接触。此外,设置有该堆芯支承板凸缘130 的位置在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长度方向上成为设置有下部固定板凸缘112的位 置附近,下部固定板凸缘112与堆芯支承板凸缘130的上盖15侧的面接触。下部固定板凸 缘112,在该状态下,通过下部固定板凸缘用螺栓116而被固定于堆芯支承板凸缘130。并 且,如这样固定有下部固定板凸缘112的堆芯支承板凸缘130,被固定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 上。
图11是图10的G部详细图。在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上,在反应堆内测量 仪表导向管95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部位形成有固定板固定部,所述固定板固定部的形状 与在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10所具有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 40形成的固定板固定部44相同,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位于靠近上盖15的位置的固定板固定 部成为上部固定板固定部96,位于靠近堆芯支承板20的位置的固定板固定部成为下部固 定板固定部97。所述上部固定板100,从上部固定板固定部96的上盖15侧的面接触于上 部固定板固定部96,通过上部固定板用螺栓105而被固定于上部固定板固定部96。并且, 所述下部固定板110,从下部固定板固定部97的堆芯支承板20侧的面接触于下部固定板固 定部97,通过下部固定板用螺栓115而被固定于下部固定板固定部97。
并且,在堆芯支承板20上,在设置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位置,在上盖15 侧的面设置有安装部件135。该安装部件135,在上端部分具有以近似圆柱形的形状向上盖 15方向突出的安装部件嵌合部136,安装部件嵌合部136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 下端部98进入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内,从而被嵌合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 并且,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下端部98从安装部件135离开。即,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以下端部98与安装部件135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被嵌合于安装部件嵌合部 136。
图12是图10的H-H向视图。所述上部固定板凸缘102以及所述下部固定板凸缘 112分别形成四个,在所述圆筒体的周方向上以等间隔被配置于四个部位。S卩,四组上部固 定板凸缘102以及下部固定板凸缘112被配置于圆筒体的周方向上的四个部位。
其中,上部固定板凸缘102相对于下部固定板凸缘112的固定,是通过一组的上部 固定板凸缘102以及下部固定板凸缘112利用五个所述上部固定板凸缘用螺栓106来进行 的。并且,下部固定板凸缘112相对于堆芯支承板凸缘130的固定,是通过一个下部固定板 凸缘112利用五个所述下部固定板凸缘用螺栓116来进行的。此外,在堆芯支承板凸缘130 的固定有下部固定板凸缘112的位置附近设置有定位销120,下部固定板凸缘112,通过插 入该定位销120从而能够定位。
并且,在这些上部固定板100与下部固定板110上,与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仪 表导向管支承装置10所具有的固定板70同样地,分别形成有测量仪表导向管贯通孔(图 示省略)与控制棒导向管贯通孔(图示省略)。
该实施例3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90由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以 下,对于其作用进行说明。在所述原子反应堆容器1的内部充满兼作减速材料和制冷剂的 轻水。该轻水在具有实施例3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90的原子反应堆的运 转时,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流动。在轻水流动的原子反应堆容器1的内部配置有多个反应 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在该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上,全部固定有上部固定板 100与下部固定板110。即,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通过作为连接部的上部固定 板100与下部固定板110而被连接。
此外,上部固定板100与下部固定板110,通过利用上部固定板凸缘用螺栓106固 定上部固定板凸缘102与下部固定板凸缘112,从而固定成为一体,被固定成为一体的上部 固定板100与下部固定板110,通过利用下部固定板凸缘用螺栓116将下部固定板110固定 于堆芯支承板凸缘130,从而被固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即,由于堆芯支承板凸缘130被 固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所以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通过被固定于上部固定 板100与下部固定板110,从而可以经由上部固定板100与下部固定板110而间接地被固定 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因此,即使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内的轻水流动,因该流动而对反应堆 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作用了负载的情况下,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也不会变形或者 移动位置,就能够承受该负载。
以上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90,将上部固定板100与下部固定板 110固定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通过这些上部固定板100与下部固定板110连接 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此外,通过将下部固定板110固定于堆芯支承板凸缘 130,间接地将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固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由此,能够使多 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在成为一体的状态下固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能够在作为 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整体的刚性提高了的状态下固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因 此,即使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内的轻水流动时对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传递了变动的 负载的情况下、或者发生了地震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于这些情况引起的振动而使得反 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振动较大的情形。其结果,能够实现限制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振动。
并且,由于将上部固定板100与下部固定板110以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 长度方向上的不同的多个位置固定在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上,所以通过由上部固 定板100与下部固定板110连接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而能够更加可靠地提高 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整体的刚性。其结果,能够更加可靠地实现限制反应堆内 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振动。
并且,在上部固定板100与下部固定板110上形成有控制棒导向管30以及控制棒 导向管固定部31可以通过的控制棒导向管贯通孔。由此,即使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内配置 控制棒导向管30的情况下,在相对于堆芯支承板20装卸控制棒导向管30时,能够更可靠 地装卸。其结果是,能够更可靠地实现维护性的提高。
并且,由于通过将上部固定板100与下部固定板110固定在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 表导向管95上来固定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所以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的外部 利用上部固定板100与下部固定板110将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形成一体,之 后,能够组装进原子反应堆容器1。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组装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 95,能够更可靠地实现维护性的提高。
此外,将被设置于堆芯支承板20的安装部件135所具有的安装部件嵌合部136嵌 合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并且,使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下端部98从安装 部件135离开。由此,能够抑制因原子反应堆运转时的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反应堆内测量仪 表导向管40的损伤等问题。即,实施例3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90,与实施 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10同样地,由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与反应堆内测 量仪表导向管95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所以有时在原子反应堆的运转时,原子反应堆容器1 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产生热伸缩差。因此,在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固 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的情况下,由于该热伸缩差,刚性低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 有可能受到损伤,但是通过使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下端部98从安装部件135离 开,原子反应堆容器1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长度能够独立地变化。因此,通过 使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下端部98从安装部件135离开,能够利用反应堆内测量 仪表导向管95的下端部98与安装部件135的间隙吸收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与反应堆内测 量仪表导向管95产生温度变化时双方的热伸缩差。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因原子反应堆运转 时的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损伤等不良情形。
另外,上述的控制棒导向管30设置为棒束型控制棒用的导向管,但是控制棒导向 管30也可以设置为棒束型的控制棒以外的控制棒用的导向管。同样地,反应堆内测量仪表 导向管40、84、95虽然设置为反应堆内中子测量仪表用的导向管,但是反应堆内测量仪表 导向管40、84、95,也可以设置为反应堆内中子测量仪表以外的测量仪表用的导向管。
并且,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10、80所具有 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84的加强板60、86以及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虽然对 于一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84分别设置四个,但是也可以分别设置成四个以外的 数目。
并且,虽然加强板的排水孔只形成于实施例2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 置80所具有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84的加强板86上,但是排水孔87也可以形成于实施例1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10所具有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 加强板60上。
并且,实施例3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90所具有的固定板,虽然通 过上部固定板100与下部固定板110这两个固定板而形成,但是固定板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通过将多个固定板在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长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固定于反应堆 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将其以一体固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从而能够提高多个反应堆内 测量仪表导向管95整体的刚性,能够实现限制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振动。
并且,实施例3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90所具有的上部固定板100 与下部固定板110,通过将下部固定板凸缘112固定于在原子反应堆容器1上固定的堆芯支 承板凸缘130,从而间接地将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固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但 是上部固定板100与下部固定板110,也可以直接固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连接多个反应 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上部固定板100以及下部固定板110,只要能够将多个反应堆内 测量仪表导向管95固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即可,可以直接固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也可 以间接固定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
并且,实施例3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90所具有的上部固定板凸缘 102与下部固定板凸缘112,分别以等间隔被配置于四个部位,但是上部固定板凸缘102与 下部固定板凸缘112可以都形成为圆形。由此,在将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固定 于原子反应堆容器1时,能够在进一步提高了刚性的状态下来进行固定。其结果是可以更 可靠地限制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的振动。
图13是表示实施例3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 概略图。并且,实施例3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90所具有的上部固定板凸缘 102与下部固定板凸缘112,经由上部固定板肋101以及下部固定板肋111,与上部固定板 100以及下部固定板110相连接,但是也可以代替上部固定板凸缘102以及下部固定板凸 缘112而设置呈圆形的一体形状的固定板凸缘140 ;代替上部固定板肋101以及下部固定 板肋111而配置多个柱状的固定板支承柱141,与固定板凸缘140相连接。由此,能够容易 地调整上部固定板100以及下部固定板110的组装时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精度良好地组 装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95。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有效利用于具有反应堆 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原子反应堆,尤其适合于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被设置于堆芯支承 板与上盖之间的情况。
权利要求
一种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其被设置于具有位于上端的上盖与位于内部的堆芯支承板的原子反应堆容器内,并且,被配置在所述上盖与所述堆芯支承板之间;加强部,其由与所述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所述堆芯支承板侧的端部附近、即所述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下端部附近的外周面以相同的形状沿周方向等间隔连接的四个加强板(60)构成,将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与所述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一体固定,所述四个加强板(60)在从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轴线方向观察时呈十字状配置;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其将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通过所述加强部一体固定在所述堆芯支承板的所述上盖侧的面上;连接部,其在由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将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于所述堆芯支承板的状态下与所述加强部相比更靠向所述上盖的位置,被固定于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而没有被固定于所述原子反应堆容器,并且,连接所述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加强部的长度为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与所 述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的整体全长的50 100%。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在所述上盖与所述堆芯支承板之间配置有控制棒导向管,控制棒导向管,通过被固定于所述控制棒导向管的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能够装卸地 固定于所述堆芯支承板的所述上盖侧的面,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以及所述加强部从所述控制棒导向管以及所述控制棒导 向管固定部离开。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形成有连接部贯通孔,使得控制棒导向管以及控制棒导向管固定部能够 通过连接部贯通孔从堆芯支承板上装卸。
5.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部形成有贯通所述加强部的孔即加强部贯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与所述堆芯支承板设置有在将所述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于所述堆芯支承板时凹部与凸部相嵌合的嵌合部。
专利摘要
一种能够实现限制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振动的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支承装置,通过多个加强板(60)将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41)固定于在原子反应堆容器内配置的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40)的堆芯支承板(20)侧的部分,将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部固定于被配置于原子反应堆容器内的堆芯支承板,将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固定于堆芯支承板。而可提高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固定部分的刚性。另外,在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上固定固定板(70),利用固定板连接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由此可提高多个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整体的刚性。其结果是可实现限制反应堆内测量仪表导向管的振动。
文档编号G21C17/10GKCN1892923SQ200610094616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1日
发明者中岛诚, 渡边茂行, 米元聪志 申请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专利引用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