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托盘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应的其它申请本发明是1998年6月23日在美国提出的第60/090610号专利申请的部分连续申请,以及第60/103239号专利申请的连续申请。
通常,每一托盘包含由板条制成的并相互平行的一上部盖板和一下部盖板。由各纵梁(承辊)将两盖板相互隔开,纵梁是整体的或有切口的梁,纵梁与组成盖板的各板条相垂直。在典型的双路纵梁托盘中,有三个纵梁。由位置而确定的各纵梁在外纵梁和内纵梁或中心纵梁之间限定了两个室。各室具有用于一叉车或手动起重机的货叉的开孔。术语“双路”表示叉车可以托盘的前部或后部插入。在一四路托盘中,各纵梁被切有开口,以便从四个方向插入。当然,运物小架是仅有一个上盖板的托盘。
本领域所公知的问题是,由于缺少装料场或装料台,或高度或宽度的限制,或重量的阻碍,要被移动的托盘可能处于叉车或手动起重机不能到达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公知的解决方式是用一绞盘、链条和托盘牵引装置。在一通常的例子中,托盘牵引装置包括在相互铰接的两个臂上的一对弯曲的夹头,或在某种结构中为一剪式结构。各臂远离夹头的端部由一短链条相互连接。连接在叉车绞盘上的链条然后被连接在连接链条上,并且夹头夹持托盘纵梁。当链条被卷入时,夹头压入纵梁并沿链条被牵引的方向牵引托盘。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在使用时,如果以倾斜方向牵引链条则夹头容易脱钩。停止再向前牵引容易脱钩,由此,浪费了时间,相应地导致成本增加。实际情况是,当仅由一个升降叉车司机牵引托盘时,在每次脱钩时,该司机必须卸下和装上该装置。此外,由于夹头要压入托盘木板中,以便夹住托盘,因此,托盘牵引装置会损坏托盘。这样,对于托盘牵引装置存在着一种要求,即在牵引和使用托盘时,要大大减少对托盘的损坏。其它的一些问题是,传统的托盘牵引装置重量大(例如,高达大约21磅),并且价格高。因此,对现有托盘牵引装置的需求是,经济、重量轻,以及携带和存放方便。
由一块弯成L形的金属构成托盘牵引装置的成本低是公知的。典型的L形托盘牵引装置具有一细长的臂,该臂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便钩住要被移动的托盘下盖板的后部。当然,这些托盘牵引装置体积大,并且携带和存放不方便。此外,不能随意地对托盘进行转动。因此,对现有托盘牵引装置存在容易抓捕托盘的需求。L形托盘牵引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容易脱钩的缺陷。
此外,所有的公知托盘牵引装置如果脱钩,或托盘的损坏达到纵梁或木制盖板断裂的程度,或断裂通过纵梁和盖板的联接点,都存在“弹弓效应”的问题。术语“弹弓效应”表示托盘牵引装置和牵引链条沿链条被牵引方向突然移动。这种突然移动能损坏被移动托盘上的货物,或周围的托盘,以及人身和财产的损失。因此,现有托盘牵引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不能轻易被移动的需求。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重量轻、容易携带和存放方便的托盘牵引装置。
本发明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托盘容易抓捕并在每次抓捕时能保持在抓捕位置的托盘牵引装置。
本发明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对托盘产生较大损坏的托盘牵引装置。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任意转动已负载的托盘的托盘牵引装置,以便对托盘重新定位和牵引。
本发明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的托盘牵引装置,当承载重量大的托盘被重新定位或以一角度被牵引时,该装置能抵抗弯曲。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接合部包括纵梁支架部分,该部分通常垂直于细长的主体部分,并具有一从纵梁支架部分沿基本平行于细长主体部分的方向向上延伸的突缘。向上延伸的突缘具有一突出部,该突出部从纵梁支架部分的横向延伸的支撑表面的前端向孔的方向延伸。突出部具有一与纵梁支架部分的横向延伸的支撑表面的上表面处于同一表面的平底部分,该突出部用于放在盖板的内表面上。横向延伸的支撑表面能容纳纵梁的宽度。
在操作时,托盘纵梁的一侧通过纵梁支架部分的横向延伸的支撑表面由细长主体部分的整个边缘所支撑,另一侧由突缘所支撑。同时,突出部由操纵者进行控制放在盖板的内表面上,由此,可确保托盘牵引装置钩住托盘。通过这种钩的构造,本发明的装置在使用时出现的脱钩现象比现有装置少得多。而且,本发明的装置在使用时对托盘的损坏要少得多。
托盘牵引装置应由高强度的、具有一定柔性的金属构成。例如,回火钢太脆,在使用时会断裂,进而导致弹弓效应。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托盘牵引装置由冷轧钢制成。
金属托盘牵引装置最好具有一保护涂层,以防止生锈或其它剥蚀。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托盘牵引装置具有锌涂层。例如,在金属上镀锌(如,GM spec 4342-M Code 20U32锌板)。
在一特别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一整体构成的托盘牵引装置由冷轧钢,例如,1010-1008 C.R.S制成,其厚度为0.230英寸。在该实施例中,托盘牵引装置的宽、高和长分别为2英寸、2.125英寸和8.5英寸,并且其重量大约为20盎司。因此,该托盘牵引装置是非常小的,其可以装入操纵者的口袋内。在该实施例中,纵梁支架部分可容纳典型的纵梁的宽度,其长度为2.25英寸。突出部从支架部分的前端伸出0.50英寸。当然,应当理解,所给出的尺寸和材料仅仅是列举性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接合部由纵梁支架部分构成,它通常垂直于细长主体部分,而细长主体部分由一弯曲部加固,因此,在不发生弯曲的情况下抵抗横向负载的能力提高了。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特别适合于转动负载大的托盘,特别是四路纵梁托盘。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特别适合于与一链条和绞盘装置配合使用,以便在预定的方向移动托盘。一整体单元具有一细长的主体部分,在其一端部具有一孔。该孔适合于与一快速链条连接器或其它接合装置相配合,以便将链条与托盘牵引装置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孔开设在细长主体的弯曲部上。在远离孔的一端,托盘牵引装置具有一接合部,该部分与托盘的纵梁环绕配合,以便靠近托盘的一引导的、承载的横梁或盖板。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具有一突缘,该突缘从纵梁支架部分沿基本平行于细长主体部分的方向向上延伸。向上延伸的突缘具有一突出部,该突出部从纵梁支架部分的横向延伸的支架表面的前端朝着在细长主体部分的一端上开设的孔方向延伸。突出部具有一与纵梁支架部分的横向延伸的支撑表面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的平底部分,该突出部可放在盖板的内表面上。横向延伸的支撑表面能容纳纵梁的宽度。
在使用时,由于本发明要承受增加的负载,因此,有可能使纵梁支架部分插在纵梁和盖板之间,并最后从中抽出。这种不利的操作特性可由增加纵梁支架部分的有效厚度来解决。任何合适的能增加纵梁支架部分厚度的技术都可被应用,如添加一金属层,或冲压金属波纹,由此可确保牵引力被传递到盖板上,而不是纵梁和盖板,如下盖板的接合处。
在操作时,托盘纵梁的一侧通过纵梁支架部分的横向延伸的支撑表面由细长主体部分在其整个边缘所支撑,另一侧由突缘所支撑。同时,突出部由操纵者进行控制放在盖板的内表面上,由此,可确保托盘牵引装置钩住托盘。通过这种钩的构造,本发明的装置在使用时出现的脱钩现象比现有装置少得多,并且允许利用横向力,该力可便于托盘的转动,而使托盘重新定位。本发明的装置在使用时对托盘的损坏要少得多。
如上所述,托盘牵引装置最好用冷轧钢制成。细长主体部分的弯曲部能提供足够的结构刚性,这样,在利用横向力转动有最大负载的托盘时,能够避免细长主体部分弯曲。当然,对于各种应用,横向力是不同的,这取决于托盘的负载,以及托盘和托盘所在表面之间的摩擦特性。
本发明的装置的一个构思为一种托盘牵引装置用于与托盘相配合,该托盘具有至少一个由一些基本平行的并间隔设置的板条构成的底部盖板,每一板条固定在一纵梁的板条安装侧,纵梁沿基本垂直于平行板条的方向延伸。牵引装置具有一牵引部分,该牵引部分具有一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细长部分,以及相互之间处于相对远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一固定在牵引部分的第一端的接合部,接合部具有一纵梁支架部分,该纵梁支架部分固定在牵引部分的第一端,并相对于轴向方向横向延伸,以便在间隔的板条之间与纵梁的板条安装侧相配合,以及一设置在纵梁支架部分并远离牵引部分的配合突出部,该突出部用于与一板条对着纵梁的板条安装侧的表面相配合。此外,还提供了一设置在所说牵引部分的第二端的联接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牵引部分是一具有L形截面的槽。联接部分由一孔构成,该孔设置在牵引部分的第二端附近,并穿过牵引部分的具有L形截面的槽的弯曲部分。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联接部分由一孔构成,该孔设置在牵引部分的第二端附近,并穿过牵引部分。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具有一从纵梁支架部分伸出的突缘,该突缘设置在纵梁支架部分和配合突出部中间。牵引部分具有一细长的基本垂直于纵梁支架部分的平坦表面,突缘在远离牵引部分的纵梁支架部分的一部分上,在基本平行于牵引部分的方向上延伸。最好是,牵引部分、纵梁支架部分、突缘和配合突出部一体构成,例如,由金属材料构成一体。
配合突出部以一轴向突出部的形式设置在突缘上,该突出部以基本平行于牵引部分的方向并朝向牵引部分的第二端延伸。重要的是纵梁支架部分具有一厚度,该厚度可防止纵梁支架部分在牵引操作时嵌入纵梁和板条之间。这在某些实施例中可通过纵梁支架部分具有一在其表面上的弯曲部分而达到,该弯曲部分产生一净厚度,该厚度可防止纵梁支架部分在牵引操作时嵌入纵梁和板条之间。
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构思为一种托盘牵引装置用于与托盘相配合,该托盘具有至少一个由一些基本平行的并间隔设置的板条构成的底部盖板,每一板条固定在一纵梁的板条安装侧,纵梁沿基本垂直于平行板条的方向延伸。该牵引装置具有一牵引部分,该牵引部分具有一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细长部分,以及相互之间处于相对远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此外,一接合部固定在牵引部分的第一端,接合部具有一纵梁支架部分,该纵梁支架部分固定在牵引部分的第一端,并相对于轴向方向横向延伸,以便在间隔的板条之间与纵梁的板条安装侧相配合;一从纵梁支架部分伸出的突缘;以及一设置在突缘上的配合突出部,该突出部基本上朝牵引部分的第二端方向延伸,用于与一对着纵梁的板条安装侧的板条的表面相配合。一设置在牵引部分的第二端的联接部分。
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构思为一种改变托盘位置的方法,该托盘具有至少一个由一些基本平行的并间隔设置的板条构成的底部盖板,每一板条固定在一纵梁的板条安装侧,纵梁沿基本垂直于平行板条的方向延伸,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沿纵梁的第一端将一接合装置插入托盘的底部盖板的上方;在相互间隔开的板条之间将纵梁的板条安装侧放在支架上;使接合装置与一板条面对纵梁的表面相配合;在接合装置上施加一改变位置的力。
在本发明的方法构思的一个实施例中,配合步骤进一步包括在纵梁的第二端,将接合装置的一配合突出部拉到一相邻板条面对纵梁的表面上。
图2是一双路纵梁托盘和托盘牵引装置10的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的托盘牵引装置在操作时的侧视图,其中,托盘纵梁和盖板用虚线表示。
图4是纵梁及导向盖板的轴测图,在图4中,托盘牵引装置的局部用虚线表示。
图5本发明另一托盘牵引装置的轴测图。
图6是一四路纵梁托盘以及托盘牵引装置70的轴测图。
图7是图5所示的托盘牵引装置在操作时的侧视图,其中,托盘纵梁和盖板用虚线表示。
图8是图6中局部8的托盘纵梁和盖板的放大轴测图,其中,图5中的托盘牵引装置的一部分用虚线表示。
图9是图5所示托盘牵引装置的俯视图,表示了该装置的尺寸。
图10是图5所示托盘牵引装置的侧视图,表示了该托盘牵引装置的其他尺寸。
图11是图5所示托盘牵引装置的端视图,表示了该托盘牵引装置的其他尺寸。
图2是一双路纵梁托盘和托盘牵引装置10的轴测图。如图所示,托盘30包括一些上盖板31、32和33,以及一些下盖板34、35和36。例如,盖板31和34是导向盖板。下导向盖板34具有一上表面37和一下表面38。纵梁39、40和41相互分开设置,并与上下盖板相垂直。纵梁的端部临近上盖板的下表面及下盖板的上表面。虽然托盘牵引装置10可以在各个地方牵引托盘,但为了简便清楚的目的,所示托盘牵引装置10在中心纵梁40处牵引托盘30。中心纵梁40具有一左表面42和一右表面43。在操作时,托盘牵引装置10按箭头44的方向绕纵梁40放置。
从图3和4中可以更清楚地表示连接机理。图3是本发明的托盘牵引装置的侧视图,其中,与图1和2相同的部件用与其相同的标号表示。纵梁40、上盖板31和下盖板34用虚线表示。图4是纵梁40及导向盖板31和34的轴测图,在图4中,托盘牵引装置10的局部用虚线表示。
在操作时,托盘牵引装置10抓捕所示的一纵梁,并且托盘纵梁40被托在纵梁支架部分14中。纵梁40的右表面43靠在托盘牵引装置的细长主体部分11上。纵梁支架部分14的垂直延伸的上表面18在纵梁40的下缘45延伸,并且向上延伸的突缘15靠在纵梁40的左表面42上。纵梁支架部分14的宽度适合于容纳标准托盘纵梁板的宽度。同时,突出部16由操纵者控制,放在下引导盖板34的上表面37上。突出部16的平底部分17靠在上表面37上。在一实际的实施例中,突出部16从纵梁支架部分14的前表面19向外延伸至少0.5英寸(1.27厘米)。以这种方式,托盘牵引装置10可牢固地抓捕纵梁40。
当然,本发明的托盘牵引装置可被倒置,与上盖板的引导板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托盘牵引装置可被用于移动运物小架。
参见图2,显而易见,在一标准的双路纵梁托盘中,本发明的托盘牵引装置可以在托盘每一端的至少六个位置抓捕托盘。因此,采用本发明,对托盘的抓捕是容易的,并且可使用多组托盘牵引装置。试验结果用本发明图1所示的托盘牵引装置牵引一新型的装有3200磅钢铁的双路托盘(30英寸X 30英寸)穿过一水泥地面,而没有在托盘上出现受力和磨损痕迹。
在第二种试验中,5000磅的钢铁被放置在托盘上,托盘牵引装置在纵梁板和下盖板之间的连接区滑动并穿过二者之间,向前并平行于地板拔钉子。而纵梁板和下盖板留在原地。相对于抓握或断裂托盘木板产生的损坏而言,对托盘产生的上述损坏是容易修复的。另外,在牵引钩牵引托盘板后,没有“弹弓效应”出现,而且牵引钩和链条以与以前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连续向前。
图5为本发明另一托盘牵引装置50的轴测图。如图所示,托盘牵引装置50具有一细长的主体部分51,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例中,主体部分51具有一弯曲处52,沿该弯曲处52,形成一主体部分51的垂直部分53。在该实施例中,在细长主体部分51的弯曲部分52上有一孔54。细长主体部分具有一弯曲的端部55,以便在使用时减少在其上连接一链条(未示出)或吊钩的可能。
在托盘牵引装置50的远端,有一纵梁支架部分57,该纵梁支架部分通常与细长的主体部分51垂直。在从细长主体部分51伸出的纵梁支架部分57的另一侧,具有一个沿大体平行于细长主体部分51的方向向上延伸的突缘59。该向上延伸的突缘具有一个从支架部分57的前表面62朝孔54方向突出的突出部60。该突出部60具有一个平底部64,该平底部64与纵梁支架部分57的横向延伸的上支撑表面65大体处于同一平面上。
如上所述,存在一种可能,即纵梁支架部分57的前表面62可能插入纵梁和盖板之间(在该图中未示出),最后从两者之间抽出。这种有缺陷的操纵特性可由增加纵梁支架部分前表面的有效厚度而解决,以确保牵引力被传递到盖板上,而不是传递到纵梁板和盖板,如下盖板之间的接合点。在一些实施例中,纵梁支架部分的前表面的厚度增加可以是附加一金属层(未示出),或在其上焊接一托架块(未示出),它们能产生同样的效果。然而,在本发明具体示出的实施例中,在金属制成的纵梁支架部分57上压制出一波纹67。在纵梁支架部分57的前表面62上的厚度增加的效果可保证牵引力被传递到盖板上,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图6是常规四路纵梁托盘70,以及托盘牵引装置50的轴测图。如图所示,四路纵梁托盘70包括上端部盖板73和74,以及设置在盖板73和74之间的多个上盖板71。在该实施例中,四路纵梁托盘70的下侧在结构上与上侧对称,包括下端部盖板76和77,以及设置在盖板76和77之间的多个下盖板75。下引导盖板77具有一顶表面80和一底表面81。纵梁83、84和85与上下盖板相垂直并用于将它们分隔开。纵梁的端部临近上盖板的下表面及下盖板的上表面。虽然托盘牵引装置50可以在各个部位牵引托盘,但为了简便清楚的目的,所示托盘牵引装置50在图中为在中心纵梁84处牵引托盘70。中心纵梁84具有一左表面86和一右表面87。它们在附图中虽然被表示,但不能直接被看出。在操纵时,托盘牵引装置50绕纵梁84放置,下面将结合图7和8进行描述。
图7是图5所示的托盘牵引装置50在操作时的具有局部虚影的侧视图,其中,托盘纵梁84和端部盖板74及77用虚线表示。前面已经描述的结构部件仍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在该图中,纵梁84的上部与上盖板74配合,下部与下盖板77配合。
图8是图6中局部8的托盘纵梁和盖板的放大轴测图,其中,图5中的托盘牵引装置50一部分用虚线表示。此外,前面已经描述的结构部件仍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参见图7和8,纵梁84在其底部具有一切口90,该切口90用于与升降叉车的叉(未示出)配合,进而从垂直于纵梁83、84和85的纵向,即平行于盖板的纵向的方向与四路纵梁托盘70配合。
在操纵时,如图所示,托盘牵引装置50抓捕纵梁84,其中,纵梁的底部被托在纵梁支架部分57中。纵梁84的右表面93(未示出)靠在托盘牵引装置的细长主体部分51上。纵梁支架部分57的垂直延伸的上表面65在纵梁84的下缘延伸,并且向上延伸的突缘59靠在纵梁84的左表面94上。纵梁支架部分57的宽度适合于容纳标准托盘纵梁板的宽度。同时,突出部60由操纵者控制,以放在下端部盖板77的上表面95上。突出部60的平底部分64靠在下端部盖板77的上表面95上。
在四路纵梁托盘70的一实际的实施例中,突出部60从纵梁支架部分57的前表面62向外延伸大约0.5英寸(1.27厘米)。以这种方式,托盘牵引装置50可牢固地抓捕纵梁84。当然,本发明的托盘牵引装置可被倒置,以与上端部盖板74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托盘牵引装置可被用于移动运物小架。本发明的托盘牵引装置可以在四路纵梁托盘每一端的至少六个位置抓捕托盘。因此,采用本发明,对托盘的抓捕是容易的,并且可使用多组托盘牵引装置。
在本发明图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托盘牵引装置50以图9-11所示的尺寸构成,其中,图9是图5所示托盘牵引装置的俯视图,表示了该托盘牵引装置的尺寸,图10是图5所示托盘牵引装置的侧视图,表示了该托盘牵引装置的其他尺寸,图11是图5所示托盘牵引装置的端视图,表示了该托盘牵引装置的其他尺寸。本发明这个具体实施例的总体尺寸为10.75英寸(27.31厘米)长X3.5英寸(8.89厘米)宽X1.75英寸(4.45厘米)高。试验结果一承载4583磅(2039公斤)盘钢的新型四路纵梁托盘(48英寸X40英寸)(117厘米X98厘米)被转动90°,并以连续牵引的方式被牵引穿过一平滑的涂有颜色的水泥地面。对一四路纵梁托盘进行直线型牵引,该托盘承载5781磅的盘钢。这些牵引是在一个托盘牵引装置上采用两个5/16英寸的快速链条连接器完成的。典型的四路纵梁托盘(GMA托盘)的最大承载重量为3200磅。
在完成载重牵引试验后,检验该四路纵梁托盘,唯一的受力痕迹是一0.030英寸的凹痕,该凹痕出现在托盘牵引装置接触下盖板边缘处,以及一由托架碰撞而在纵梁下侧产生的压痕。在托盘牵引装置上没有出现磨损或受力痕迹。
虽然本发明已经根据具体的实施例和应用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做出其他的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超出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构思范围。因此,应当理解,本发明的附图和说明书的内容仅仅是便于理解本发明,而不应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与托盘相接合的托盘牵引装置,该托盘具有至少一个由一些基本平行并间隔设置的板条构成的底部盖板,每一板条固定在一纵梁的板条安装侧,所说纵梁沿基本垂直于平行板条的方向延伸,该牵引装置包括一牵引部分,该牵引部分具有一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细长部分,以及相互之间处于相对远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一固定在所说牵引部分的第一端的接合部,所说接合部具有一纵梁支架部分,该纵梁支架部分固定在所说牵引部分的第一端,并相对于所说轴向方向横向延伸,以便在间隔的板条之间与纵梁的板条安装侧相配合;一设置在纵梁支架部分并远离所说牵引部分的配合突出部,该突出部用于与一板条对着纵梁的板条安装侧的表面相配合;一设置在所说牵引部分的第二端的联接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牵引部分由一具有L形截面的槽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联接部分由一孔构成,该孔设置在牵引部分的第二端附近,并穿过牵引部分的具有L形截面的槽的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联接部分由一孔构成,该孔设置在牵引部分的第二端附近,并穿过牵引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从所说纵梁支架部分伸出的突缘,该突缘设置在所说纵梁支架部分和所说配合突出部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牵引部分具有一细长的基本垂直于所说纵梁支架部分的平坦表面,所说突缘在远离牵引部分的纵梁支架部分的一部分上,沿基本平行于牵引部分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牵引部分、纵梁支架部分、突缘和配合突出部一体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牵引部分、纵梁支架部分、突缘和配合突出部由一弯曲的金属材料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配合突出部以一轴向突出部的形式设置在所说突缘上,该突出部以基本平行于所说牵引部分的方向向所说牵引部分的第二端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纵梁支架部分具有一厚度,该厚度可防止纵梁支架部分嵌入牵引操作时在纵梁和板条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纵梁支架部分具有一在其表面上的弯曲部,该弯曲部分产生一净厚度,该厚度可防止纵梁支架部分在牵引操作时嵌入纵梁和板条之间。
12.一种用于与托盘相接合的托盘牵引装置,该托盘具有至少一个由一些基本平行的并间隔设置的板条构成的底部盖板,每一板条固定在一纵梁的板条安装侧,所说纵梁沿基本垂直于平行板条的方向延伸,该牵引装置包括一牵引部分,该牵引部分具有一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细长部分,以及相互之间处于相对远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一固定在所说牵引部分的第一端的接合部,所说接合部具有一纵梁支架部分,该纵梁支架部分固定在所说牵引部分的第一端,并相对于所说轴向方向横向延伸,以便在间隔的板条之间与纵梁的板条安装侧相配合;一从所说纵梁支架部分伸出的突缘;以及一设置在所说突缘上的配合突出部,该突出部基本上朝所说牵引部分的第二端方向延伸,用于与一板条对着板条安装侧的表面相配合;一设置在所说牵引部分的第二端的联接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牵引部分、纵梁支架部分、突缘和配合突出部一体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牵引部分、纵梁支架部分、突缘和配合突出部由一弯曲的金属材料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纵梁支架部分具有一厚度,该厚度可防止纵梁支架部分在牵引操作时嵌入纵梁和板条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纵梁支架部分具有一在其表面上的弯曲部,该弯曲部产生一净厚度,该厚度可防止纵梁支架部分在牵引操作时嵌入纵梁和板条之间。
17.一种改变托盘位置的方法,该托盘具有至少一个由一些基本平行的并间隔设置的板条构成的底部盖板,每一板条固定在一纵梁的板条安装侧,所说纵梁沿基本垂直于平行板条的方向延伸,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沿纵梁的第一端将一接合装置插入托盘的底部盖板的上方;在相互间隔开的板条之间将纵梁的板条安装侧放在支架上;使接合装置与一板条面对纵梁的表面相配合;在接合装置上施加一改变位置的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配合步骤进一步包括在纵梁的第二端,将接合装置的一配合突出部拉到一相邻板条面对纵梁的表面上。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与托盘相接合的托盘牵引装置(10),该托盘具有至少一个由一些基本平行并间隔设置的板条构成的底部盖板,每一板条固定在一纵梁的板条安装侧,纵梁沿基本垂直于平行板条的方向延伸。牵引装置具有一牵引部分(11),该牵引部分具有一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细长部分,以及相互之间处于相对远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一固定在牵引部分的第一端的接合部(13),接合部具有一固定在牵引部分的第一端的纵梁支架部分,其相对于轴向方向横向延伸,以便在间隔的板条之间与纵梁的板条安装侧相配合。接合部的厚度可防止它嵌入纵梁和板条之间。另外,一从纵梁支架部分延伸的突缘,以及一设置在突缘上并大体朝牵引部分的第二端延伸的配合突出部,该突出部用于与一板条对着纵梁的板条安装侧的表面相配合。一设置在牵引部分的第二端的联接部分,用于提供与绳子或链子的接合。
文档编号B66F9/12GK1313830SQ99809788
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3日
发明者小鲁塞尔·L·西蒙森 申请人:小鲁塞尔·L·西蒙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