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冲顶和蹲底事故的缓冲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5640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电梯冲顶和蹲底事故的缓冲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梯制造业,特别是电梯安全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梯制造业中,预防电梯蹲底事故只采用一个弹簧置底,顶端无具体的安全设备,随着电梯制造业的发展和完善,电梯蹲底和冲顶事故概率逐渐减小,但减小不等于不会发生。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冲顶和蹲底事故的缓冲装置,有效化解电梯蹲底时、冲顶时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问题;本装置投入小,安全保障佳。
[0004]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梯冲顶和蹲底事故的缓冲装置,在电梯舱I运行通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缓冲装置,底部的缓冲装置7由支撑脚4、拉伸弹簧3、支撑架2、压力弹簧构成,4根支撑脚4分别固定在电梯舱I下方的4个角端,4根支撑脚4高度相等,每个支撑脚4的顶端都悬挂一根长度相等的拉伸弹簧3,支撑架2的边框是一个恰好能容纳电梯舱I的方形框架,框架的对角上连有两横杆8,拉伸弹簧3的自由端连接在支撑架2的4个角上,电梯舱I蹲底时恰好能落到支撑架2上,支撑架2的4个角点正下方底面上安装有压力弹簧A 5,支撑架2框架的对角的两横杆交点正下方底面上安装有压力弹簧B 6,压力弹簧A 5和压力弹簧B 6的自由端不与支撑架2接触;复制一个底部的缓冲装置7,并将该复制的缓冲装置放置在电梯舱运行通道的顶端,放置方向恰好与底部的缓冲装置相反,开口相对,电梯舱冲顶时恰好能落到支撑架上。
[0005]进一步:所述支撑脚4的顶段向内弯折,便于悬挂拉伸弹簧3。
[0006]进一步:所述拉伸弹簧3的极限拉伸长度小于等于压力弹簧A 5和压力弹簧B6的极限收缩高度,大于压力弹簧A 5和压力弹簧B 6静态时的高度。
[0007]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架2填充为整块支撑板。
[0008]进一步:所述压力弹簧B 6数量为1-4根。
[0009]有益技术效果:电梯蹲底或冲顶时:通过拉伸弹簧的柔和拉力,使电梯舱冲击力缓解,再通过角弹簧、中心弹簧柔和的回弹力,使冲击力柔和地得到逐渐减小,达到安全状
??τ O
[0010]【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底部的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舱,2-支撑架,3-拉伸弹簧,4-支撑脚,5-压力弹簧A,6-压力弹簧B,7-底部的缓冲装置,8-横杆。
[0011]【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12]实施例1:电梯冲顶和蹲底事故的缓冲装置,在电梯舱I运行通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缓冲装置,底部的缓冲装置7由支撑脚4、拉伸弹簧3、支撑架2、压力弹簧构成,4根支撑脚4分别固定在电梯舱I下方的4个角端,4根支撑脚4高度相等,每个支撑脚4的顶端都悬挂一根长度相等的拉伸弹簧3,所述支撑脚4的顶段向内弯折,便于悬挂拉伸弹簧3 ;支撑架2的边框是一个恰好能容纳电梯舱I的方形框架,框架的对角上连有两横杆8,拉伸弹簧3的自由端连接在支撑架2的4个角上,电梯舱I蹲底时恰好能落到支撑架2上,支撑架2的4个角点正下方底面上安装有压力弹簧A 5,支撑架2框架的对角的两横杆交点正下方底面上安装有压力弹簧B 6,压力弹簧A 5和压力弹簧B 6的自由端不与支撑架2接触;复制一个底部的缓冲装置7,并将该复制的缓冲装置放置在电梯舱运行通道的顶端,放置方向恰好与底部的缓冲装置相反,开口相对,电梯舱冲顶时恰好能落到支撑架上。
[0013]实施例2:电梯冲顶和蹲底事故的缓冲装置,在电梯舱I运行通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缓冲装置,底部的缓冲装置7由支撑脚4、拉伸弹簧3、支撑架2、压力弹簧构成,4根支撑脚4分别固定在电梯舱I下方的4个角端,4根支撑脚4高度相等,每个支撑脚4的顶端都悬挂一根长度相等的拉伸弹簧3,所述支撑脚4的顶段向内弯折,便于悬挂拉伸弹簧3 ;支撑架2的边框是一个恰好能容纳电梯舱I的方形框架,框架的对角上连有两横杆8,拉伸弹簧3的自由端连接在支撑架2的4个角上,电梯舱I蹲底时恰好能落到支撑架2上,支撑架2的4个角点正下方底面上安装有压力弹簧A 5,支撑架2框架的对角的两横杆交点正下方底面上安装有压力弹簧B 6,压力弹簧A 5和压力弹簧B 6的自由端不与支撑架2接触;所述拉伸弹簧3的极限拉伸长度小于等于压力弹簧A 5和压力弹簧B 6的极限收缩高度,大于压力弹簧A 5和压力弹簧B 6静态时的高度;复制一个底部的缓冲装置7,并将该复制的缓冲装置放置在电梯舱运行通道的顶端,放置方向恰好与底部的缓冲装置相反,开口相对,电梯舱冲顶时恰好能落到支撑架上。
[0014]实施例3:电梯冲顶和蹲底事故的缓冲装置,在电梯舱I运行通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缓冲装置,底部的缓冲装置7由支撑脚4、拉伸弹簧3、支撑架2、压力弹簧构成,4根支撑脚4分别固定在电梯舱I下方的4个角端,4根支撑脚4高度相等,每个支撑脚4的顶端都悬挂一根长度相等的拉伸弹簧3,所述支撑脚4的顶段向内弯折,便于悬挂拉伸弹簧3 ;支撑架2的边框是一个恰好能容纳电梯舱I的方形框架,框架的对角上连有两横杆8,支撑架2通过填充成为整块支撑板;电梯舱I蹲底时恰好能落到支撑架2上;拉伸弹簧3的自由端连接在支撑架2的4个角上,支撑板中部正下方的底面上安装有压力弹簧A 5,支撑架2框架的对角的两横杆交点正下方底面上安装有压力弹簧B 6,压力弹簧A 5和压力弹簧B 6的自由端不与支撑架2接触;复制一个底部的缓冲装置7,并将该复制的缓冲装置放置在电梯舱运行通道的顶端,放置方向恰好与底部的缓冲装置相反,开口相对,电梯舱冲顶时恰好能落到支撑架上。
[0015]实施例4:电梯冲顶和蹲底事故的缓冲装置,在电梯舱I运行通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缓冲装置,底部的缓冲装置7由支撑脚4、拉伸弹簧3、支撑架2、压力弹簧构成,4根支撑脚4分别固定在电梯舱I下方的4个角端,4根支撑脚4高度相等,每个支撑脚4的顶端都悬挂一根长度相等的拉伸弹簧3,所述支撑脚4的顶段向内弯折,便于悬挂拉伸弹簧3 ;支撑架2的边框是一个恰好能容纳电梯舱I的方形框架,框架的对角上连有两横杆8,支撑架2通过填充成为整块支撑板;拉伸弹簧3的自由端连接在支撑架2的4个角上,电梯舱I蹲底时恰好能落到支撑架2上,支撑板中部正下方的底面上安装有压力弹簧A 5,支撑架2框架的对角的两横杆交点正下方底面上安装有压力弹簧B 6,压力弹簧A 5和压力弹簧B 6的自由端不与支撑架2接触;所述拉伸弹簧3的极限拉伸长度小于等于压力弹簧A 5和压力弹簧B 6的极限收缩高度,大于压力弹簧A 5和压力弹簧B 6静态时的高度;复制一个底部的缓冲装置7,并将该复制的缓冲装置放置在电梯舱运行通道的顶端,放置方向恰好与底部的缓冲装置相反,开口相对,电梯舱冲顶时恰好能落到支撑架上。
[0016]本发明通过附图进行说明的,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代替,因此,本发明专利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过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案。
【主权项】
1.电梯冲顶和蹲底事故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梯舱(I)运行通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缓冲装置,底部的缓冲装置(7)由支撑脚(4)、拉伸弹簧(3)、支撑架(2)、压力弹簧构成,4根支撑脚(4)分别固定在电梯舱(I)下方的4个角端,4根支撑脚(4)高度相等,每个支撑脚(4)的顶端都悬挂一根长度相等的拉伸弹簧(3),支撑架(2)的边框是一个恰好能容纳电梯舱(I)的方形框架,框架的对角上连有两横杆(8),拉伸弹簧(3)的自由端连接在支撑架(2 )的4个角上,电梯舱(I)蹲底时恰好能落到支撑架(2 )上,支撑架(2 )的4个角点正下方底面上安装有压力弹簧A (5),支撑架(2)框架的对角的两横杆交点正下方底面上安装有压力弹簧B (6),压力弹簧A (5)和压力弹簧B (6)的自由端不与支撑架(2)接触;复制一个底部的缓冲装置(7),并将该复制的缓冲装置放置在电梯舱运行通道的顶端,放置方向恰好与底部的缓冲装置相反,开口相对,电梯舱冲顶时恰好能落到支撑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冲顶和蹲底事故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4)的顶段向内弯折,便于悬挂拉伸弹簧(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冲顶和蹲底事故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弹簧(3)的极限拉伸长度小于等于压力弹簧A (5)和压力弹簧B (6)的极限收缩高度,大于压力弹簧A (5)和压力弹簧B (6)静态时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冲顶和蹲底事故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2 )填充为整块支撑板。
【专利摘要】电梯冲顶和蹲底事故的缓冲装置,属于电梯安全缓冲装置,在电梯舱运行通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缓冲装置,电梯蹲底或冲顶时:通过拉伸弹簧的柔和拉力,使电梯舱冲击力缓解,再通过角弹簧、中心弹簧柔和的回弹力,使冲击力柔和地得到逐渐减小,达到安全状态。
【IPC分类】B66B5/28
【公开号】CN105173964
【申请号】
【发明人】杨伦
【申请人】杨伦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