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9494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继电器的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检测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继电器的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在应急电源(简称EPS)中,在市电停电时切换到逆变器供电,当市电回复时又要切换到市电供电,为了实现快速切换又要降低损耗,通常采用两个接触器实现切换。然而在市电恢复时,由于逆变器本身有AC220V交流电输出,切换的瞬间,接触器触点上所承受的电压是市电电压和逆变电源电压的矢量差。在最好的情况下(市电相位和逆变器输出交流电相位正好相同),触点上要承受逆变输出AC220V的峰值电压和市电AC220V的峰值电压的相减,因为两个电压比较接近,几乎没什么电压;在最差的情况下(市电相位和逆变器输出交流电相位正好相反),触点上要承受逆变输出AC220V的峰值电压和市电AC220V的峰值电压的叠加,会有600多伏的电压。高电压会导致接触器触点因拉弧而损坏以及负载的剧烈扰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继电器的检测电路,其能够检测两路交流电的相位差,并在相位差小的情况下实现切换,有效的避免接触器触点因拉弧而损坏以及减小负载的扰动。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继电器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变压器、整流桥、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滑动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一三极管,变压器与整流桥连接,第一电阻、第三电容都与整流桥连接,滑动电阻与第三电容并联,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串联,滑动电阻、第二电容都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三二极管与第一运算放大器正向输出端连接,第六电阻与第三二极管串联,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串联,第六电阻与第七电阻串联,第四电容、第五电阻都与第七电阻并联,第八电阻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二极管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四二极管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四二极管、第十一电阻、第七二极管依次串联,第六二极管与第十电阻串联,第十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八电阻、第五电容都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七二极管与一个继电器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测两路交流电的相位差,并在相位差小的情况下实现切换,有效的避免接触器触点因拉弧而损坏以及减小负载的扰动。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的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的检测电路包括变压器T2、整流桥D2、第一运算放大器U2A、第二运算放大器U2B、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滑动电阻W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一三极管Ql,变压器T2与整流桥D2连接,第一电阻R1、第三电容C3都与整流桥D2连接,滑动电阻Wl与第三电容C3并联,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串联,滑动电阻Wl、第二电容C2都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2A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2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2A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2A的正向输出端连接,第六电阻R6与第三二极管D3串联,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串联,第六电阻R6与第七电阻R7串联,第四电容C4、第五电阻R5都与第七电阻R7并联,第八电阻R8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B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7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B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B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阻R11、第七二极管D7依次串联,第六二极管D6与第十电阻RlO串联,第十电阻RlO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第八电阻R8、第五电容C5都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还与一个继电器REJl连接。
[0010]变压器T2的输入端分别取自逆变器的第一路火线LI和市电的第一路火线L11,当两路交流电相位相差小时,输出低电压;当两路交流电相位相差大时,输出高电压;理想状态线市电电压等于逆变电压,设市电电压ul = U * sin Θ 1,逆变电压u2 =U sin θ 2,两路电压电压差u3满足以下公式(I)
[0011]u3 = ul - u2 = U (sin θ 1- sin θ 2) = 2xUx sin((θ 1- θ 2) / 2)…(I)
[0012]设θ 3 = ( θ 1- θ 2) / 2,则 u3 = 2xUx sin θ 3。
[0013]因为两路交流电的频率都非常接近50Hz,但不可能绝对相同,所以变压器T2的输出电压会缓慢的周期性变化,经整流桥D2整流后得到的直流电压也是缓慢的变化。第一运算放大器U2A的正向输入端由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分压得到一固定电压。整流桥D2整流后得到的直流电压经由第一电阻R1、滑动电阻Wl (Wl用于调节灵敏度)分压得到一变化的直流电压加到第一运算放大器U2A的反向输入端。当第一运算放大器U2A反向输入端电压小于正向输入端电压时,第一运算放大器U2A输出高电平,经过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分压加到第二运算放大器U2B的正向输入端,使第二运算放大器U2B输出高电平,经过第四二极管D4加到正向输入端,形成闭锁,使第二运算放大器U2B始终输出高电平。高电平推动第一三极管Ql,推动继电器REJl闭合,以完成和保持切换,完成了在两路市电相位小的情况下切换。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测两路交流电的相位差,并在相位差小的情况下实现切换,有效的避免接触器触点因拉弧而损坏以及减小负载的扰动。由于系统电源来自市电,当市电停电时系统因失电而复位,等待下一次切换过程。
[0014]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继电器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变压器、整流桥、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滑动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一三极管,变压器与整流桥连接,第一电阻、第三电容都与整流桥连接,滑动电阻与第三电容并联,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串联,滑动电阻、第二电容都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三二极管与第一运算放大器正向输出端连接,第六电阻与第三二极管串联,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串联,第六电阻与第七电阻串联,第四电容、第五电阻都与第七电阻并联,第八电阻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二极管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四二极管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四二极管、第十一电阻、第七二极管依次串联,第六二极管与第十电阻串联,第十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八电阻、第五电容都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二极管与一个继电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的检测电路,其包括变压器等元件,变压器与整流桥连接,第一电阻、第三电容都与整流桥连接,滑动电阻与第三电容并联,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串联,滑动电阻、第二电容都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三二极管与第一运算放大器正向输出端连接,第六电阻与第三二极管串联,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串联,第六电阻与第七电阻串联,第四电容、第五电阻都与第七电阻并联,第八电阻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测两路交流电的相位差,并在相位差小的情况下实现切换,有效的避免接触器触点因拉弧而损坏以及减小负载的扰动。
【IPC分类】G01R31-327
【公开号】CN204302457
【申请号】CN201420864382
【发明人】杨雪平, 卢亚楠
【申请人】上海青辰电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