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7961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蒸汽发生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0002]蒸汽灭菌器是医院最常用的一种灭菌仪器,其基本原理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容器内,将蒸汽快速输送到该容器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增加了容器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c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0003]蒸汽灭菌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管路系统。其核心部件为蒸汽发生器。常规的蒸汽发生器结构可参照本专利申请人与2013年4月4日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201320211839.0 ”的蒸汽发生器专利。其结构包括套筒和柱体,在所述柱体侧壁开设有螺旋形的槽,所述柱体套设于所述套筒中且柱体和套筒内侧壁紧密配合,在所述柱体中部设置加热棒。通过加热棒将在柱体外壁和套筒内壁之间螺旋形通道中通过的水源加热成蒸汽。上述结构,加热效率不高,水分加热成蒸汽的速度过于缓慢从而导致长时间使用后水垢在螺旋形的通道中堆积,严重影响其杀菌和制热效果。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蒸汽发生器。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蒸汽发生器,包括呈螺旋形的水管,所述水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汽口,在所述水管的螺旋内部设置加热线圈,还包括铸造成型在加热线圈外部的壳体。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进水口前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UV杀菌灯、储水箱和进水泵。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靠近所述出汽口侧的水管上连通有进风管路,所述进风管路一端设置有热鼓风机,在所述水管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热鼓风机的控制系统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型的水管输送洁净水,通过内置加热线圈对整个蒸汽发生器进行加热提高了热利用率,通过铸造成型的壳体提高导热效率,彻底解决了现有蒸汽发生器易堵塞、易漏水、蒸汽饱和度差、批量加工一致性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0011]图3为加热线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加热线圈和水管的分布图。
[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5,蒸汽发生器,包括呈螺旋形的水管2,所述水管2包括进水口 21和出汽口 20,在所述水管2的螺旋内部设置加热线圈3,还包括浇注成型在加热线圈外部的壳体1,壳体I为一实心圆柱,在其下端设置有支撑件22。所述加热线圈3纵向延伸至靠近壳体I上端部位置。上述结构,通过螺旋管输送水和蒸汽,并且由于加热线圈3具有很高的加热效率,因此水分以很快的速度在螺旋形的水管2中汽化,防止了因水质差导致的结垢堵塞现象。
[0015]在所述进水口 20前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UV杀菌灯5、储水箱6和进水泵7。使用时,通过水泵7将储水箱6中的水源泵入水管2的进水口 21,并且在储水箱6和进水口 2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UV杀菌灯5,通过UV杀菌灯5将通入进水口 21中的水源进行除菌。
[0016]在靠近所述出汽口 20侧的水管2上连通有进风管路8,所述进风管路8 一端设置有热鼓风机13,进风管路8上设置有单向阀,在所述水管2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热鼓风机13的控制系统连接,在蒸汽发生器使用完毕后,湿度传感器若检测到水管2中湿度较高,则热鼓风机13启动,将具有一定温度的气流沿着进风管路8鼓入螺旋形的水管2内,将水管2内残留的水分排回至水箱(其中一部分水分以蒸汽的形式排入水箱)。防止了水分在水管2内自然挥发后导致的积垢问题。
【主权项】
1.蒸汽发生器,包括呈螺旋形的水管(2),所述水管(2)包括进水口(21)和出汽口(20),在所述水管(2)的螺旋内部设置加热线圈(3),还包括铸造成型在加热线圈外部的壳体(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水口(20)前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UV杀菌灯(5 )、储水箱(6 )和进水泵(7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出汽口(20)侧的水管(2)上连通有进风管路(8),所述进风管路(8)一端设置有热鼓风机(13),在所述水管(2)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热鼓风机(13)的控制系统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蒸汽发生器,包括呈螺旋形的水管,所述水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汽口,在所述水管的螺旋内部设置加热线圈,还包括铸造成型在加热线圈外部的壳体。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型的水管输送洁净水,通过内置加热线圈对整个蒸汽发生器进行加热提高了热利用率,通过铸造成型的壳体提高导热效率,彻底解决了现有蒸汽发生器易堵塞、易漏水、蒸汽饱和度差、批量加工一致性差等问题。
【IPC分类】F22B1-28
【公开号】CN204388024
【申请号】CN201420848277
【发明人】吴柯妍, 赵小雷
【申请人】宁波蓝德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