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构降水井挡水封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6109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地下结构降水井挡水封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下结构降水井挡水封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岩土工程的空前发展,我国基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基坑的深度也随着而加深,而复杂的地下地质条件又使得基坑降水科学迅速兴起。当前,我国规模较大且深度较深的基坑较多,这样的基坑土方开挖后,承压水位以上的覆土层骤减后,极易发生基坑突涌现象,采取降水井抽水是保证基坑底板抗突涌稳定的有效方法。然而,此类基坑的降水井的封堵却难上加难,此类基坑水压大、水量大,一旦停止抽水,水位急剧上升,发生基坑突涌,对基坑底板产生浮力,影响正常施工。
[0003]现有的封堵方法是先将抽水栗放入降水井中抽水,当施工进行到一定程度,将抽水栗从降水井中拿出,只将抽水管放入降水井中,同时,在降水井内侧焊接一环形板,环形板中间留出一个孔,供抽水管穿过。当基础工程结束后,将抽水管从降水井中抽出,将环形板中间的孔焊死,将降水井密封。
[0004]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进行两次焊接,任何一次焊接质量有问题都会导致密封失败,且焊接过程均需人工操作,质量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封堵质量稳定可靠、封堵结构与基坑垫层密封效果好的降水井密封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地下结构降水井挡水封水结构,包括浇筑在降水井上部的基坑垫层,基坑垫层在降水井上方留出降水井留置口,其中:降水井上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有壳体,壳体为上下贯通的桶状结构,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一圈挡水板,挡水板的端部向外插入至基坑垫层中,挡水板与壳体密封配合,使壳体与基坑垫层之间的空间自挡水板处隔断为上下两部分,壳体下部套设在降水井外壁上,壳体内侧中部一体成型有环形板,环形板的外环部与壳体内壁密封,环形板的内环部向上延伸形成有一上下贯通的突出管,突出管的上端设置有螺纹体,一密封帽能旋在螺纹体上将突出管上部密封,环形板、突出管和密封帽配合将壳体内腔空间密封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壳体下部外侧固定有压板,压板的端部向外延伸至基坑垫层下方的土壤中,环形板以上的壳体内腔空间填充有密封层。
[0008]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09]上述的挡水板为水平设置的环状结构,挡水板的环内侧与壳体焊接密封固定,环外侧插入至基坑垫层中。
[0010]上述的挡水板为钢板。
[0011 ] 上述的密封组件为钢质材料制作。
[0012]上述的密封层为混凝土层。
[0013]上述的压板水平向外延伸。
[0014]本实用新型的降水井密封结构,采用密封组件套在降水井上,通过密封组件下部的压板将密封组件稳定,当降水井中的水上涌时,水对密封组件产生向上的冲力,压板的端部向外延伸至基坑垫层下方的土壤中,基坑垫层以及基坑垫层上的建筑都能为压板提供压力,使得压板可以牢牢地固定在降水井上,同时,环形板以上的壳体内腔空间填充有密封层,壳体内侧中部一体成型有环形板,这样就形成了密封双保险:第一层密封是密封帽能旋在螺纹体上将突出管上部密封,如果密封帽没有能将突出管完全密封,则第二层密封起作用,密封层将环形板以上的壳体内腔空间填充,成为一个密实结构,可以杜绝水从密封组件中涌出,从而达到能有效封堵降水井、封堵质量稳定可靠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为了方便将环形板密封,在环形板内环部设置突出管,突出管上设管螺纹,这样封堵环形板就很方便了,只要用一个有相应内螺纹的密封帽即可实现密封。在实际施工中发现,除降水井中会有地下水上溢,土壤中也会有水渗出,尤其是长期阴雨,水会从壳体与基坑垫层之间渗出,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外部设置有一圈挡水板,将壳体与基坑垫层之间上下隔开,使地下水不能从壳体与基坑垫层之间渗出,本实用新型既能杜绝降水井水上溢,也能杜绝土壤中的水从壳体与基坑垫层之间溢出。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未设置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的降水井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设置密封组件的降水井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为:基坑垫层1、降水井2、降水井留置口 3、密封组件4、壳体41、环形板42、突出管43、螺纹体44、密封帽45、压板46、密封层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地下结构降水井挡水封水结构,包括浇筑在降水井2上部的基坑垫层1,基坑垫层I在降水井2上方留出降水井留置口 3,其中:降水井2上设置有密封组件4,密封组件4包括有壳体41,壳体41为上下贯通的桶状结构,壳体41的外侧设置有一圈挡水板47,挡水板47的端部向外插入至基坑垫层I中,挡水板47与壳体41密封配合,使壳体41与基坑垫层I之间的空间自挡水板47处隔断为上下两部分,壳体41下部套设在降水井2外壁上,壳体41内侧中部一体成型有环形板42,环形板42的外环部与壳体41内壁密封,环形板42的内环部向上延伸形成有一上下贯通的突出管43,突出管43的上端设置有螺纹体44,一密封帽45能旋在螺纹体44上将突出管43上部密封,环形板42、突出管43和密封帽45配合将壳体41内腔空间密封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壳体41下部外侧固定有压板46,压板46的端部向外延伸至基坑垫层I下方的土壤中,环形板42以上的壳体41内腔空间填充有密封层5。
[0021]实施例中,挡水板47为水平设置的环状结构,挡水板51的环内侧与壳体41焊接密封固定,环外侧插入至基坑垫层I中。
[0022]实施例中,挡水板47为钢板。
[0023]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为钢质材料制作。
[0024]实施例中,密封层5为混凝土层。
[0025]实施例中,压板46水平向外延伸。
[002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基坑土方开挖后,将抽水栗放入降水井2中抽水,保持水位处于安全高度,如图1所示;然后进行正常施工,当施工进行到一定程度,抽水强度可以适当降低,这时将抽水栗从降水井2中拿出,将密封组件4放置在降水井2上,壳体41的外缘焊接一圈挡水板47,将压板46水平插入土壤中,突出管43暂不密封,抽水管从突出管43穿过,伸入降水井2中抽水,如图2所示;随着施工的进行,当不再需要降水井2抽水时,将抽水管从降水井2中抽出,将密封帽45旋在突出管43上,将降水井密封,浇筑基坑垫层1,使挡水板47的外圈插入基坑垫层I中挡水板47将壳体41与基坑垫层I之间的空间上下隔开,防止地下水从壳体41与基坑垫层I之间溢出,环形板42以上的壳体41内腔空间填充有密封层5,将降水井二次密封,如图3所示。
[0027]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地下结构降水井挡水封水结构,包括浇筑在降水井(2)上部的基坑垫层(1),基坑垫层(I)在降水井(2)上方留出降水井留置口(3),其特征是:所述的降水井(2)上设置有密封组件(4),所述的密封组件(4)包括有壳体(41),所述的壳体(41)为上下贯通的桶状结构,壳体(41)的外侧设置有一圈挡水板(47),所述的挡水板(47)的端部向外插入至基坑垫层⑴中,所述的挡水板(47)与壳体(41)密封配合,使壳体(41)与基坑垫层⑴之间的空间自挡水板(47)处隔断为上下两部分,所述的壳体(41)下部套设在降水井(2)外壁上,所述的壳体(41)内侧中部一体成型有环形板(42),所述的环形板(42)的外环部与壳体(41)内壁密封,环形板(42)的内环部向上延伸形成有一上下贯通的突出管(43),所述的突出管(43)的上端设置有螺纹体(44),一密封帽(45)能旋在螺纹体(44)上将突出管(43)上部密封,所述的环形板(42)、突出管(43)和密封帽(45)配合将壳体(41)内腔空间密封分隔为上下两部分,所述的壳体(41)下部外侧固定有压板(46),所述的压板(46)的端部向外延伸至基坑垫层(I)下方的土壤中,所述的环形板(42)以上的壳体(41)内腔空间填充有密封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结构降水井挡水封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挡水板(47)为水平设置的环状结构,挡水板(51)的环内侧与壳体(41)焊接密封固定,环外侧插入至基坑垫层(I)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结构降水井挡水封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挡水板(47)为钢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结构降水井挡水封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组件(4)为钢质材料制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结构降水井挡水封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层(5)为混凝土层。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结构降水井挡水封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压板(46)水平向外延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下结构降水井挡水封水结构,降水井上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有壳体,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一圈挡水板,壳体下部套设在降水井外壁上,壳体内侧中部一体成型有环形板,环形板的外环部与壳体内壁密封,环形板的内环部向上延伸形成有一上下贯通的突出管,突出管的上端设置有螺纹体,一密封帽能旋在螺纹体上将突出管上部密封,环形板、突出管和密封帽配合将壳体内腔空间密封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壳体下部外侧固定有压板,压板的端部向外延伸至基坑垫层下方的土壤中,环形板以上的壳体内腔空间填充有密封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封堵质量稳定可靠、封堵结构与基坑垫层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IPC分类】E02D19/10, E02D19/12
【公开号】CN204780959
【申请号】CN201520400208
【发明人】侯新宇, 于艳春, 火映霞, 薛必芳, 王志飞
【申请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