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院内转移用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为实用新型申请《一种脊柱外科用担架》(申请号:2015204870140)的分案申请,涉及一种担架,特别是一种脊柱损伤的患者转移时进行绑缚固定的担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脊柱损伤的患者需要在院内中转做CT等影像检查,检查过程中,需要保证患者不能翻身,防止在受伤脊柱段在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损伤。现有技术中均为绑缚带固定,但是采用绑缚带固定存在以下问题:①以绑缚带对伤员进行固定,可能会因为伤员体型过胖对伤员造成局部血流不畅,或者引起伤员胸闷,窒息;②绑缚带上的卡扣会影响X - r a y成像效果,导致成像遮挡模糊。因此,就需要一种能够对患者进行固定,又不影响X-ray成像效果的担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脊柱损伤的患者做CT检查时对患者进行绑缚固定的担架。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院内转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底板、上压辊、下压辊、气囊辊和气囊;所述的担架底板的四角分别安装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其中相对的两对第一耳板之间安装有连接轴;所述的第二耳板的上端设有长方形导向孔,其中相对的两对第二耳板之间安装有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的上压辊安装在下压辊的上方,所述的上压辊的两端设有导向轴,所述的导向轴穿过第二耳板的长方形导向孔与一提升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相对的两对第二耳板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的相对的两提升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的支撑板与上压辊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的连接轴上套有气囊辊,所述的气囊包一端缠绕在气囊辊上,另一端穿过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缝隙;所述的气囊穿过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缝隙的一端设有气孔,各气囊空腔与所述的气孔连接;所述的气孔上连接有独立的气孔开关。
[0005]上述的连接板的上端安装有一提手。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0007]1、本实用新型使用气囊对患者进行固定,使固定更加牢固又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
[0008]2、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患者体型的不同,调节气囊的大小,从而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担架底板14、上压辊9、下压辊8、气囊辊11和气囊6。为了更好地显示结构,图1并未限定了担架底板14长度,其长度可以等同于现有技术中的担架,也可以仅等同于脊柱长度配合其他转运装置使用。本实施例为仅仅用于腰背部脊柱加强固定的短款术后院内转用用担架。
[0012]所述的担架底板14的四角分别安装有第一耳板I和第二耳板2,其中相对的两对第一耳板I之间安装有连接轴10。所述的第二耳板2的上端设有长方形导向孔,其中相对的两对第二耳板2之间安装有上压辊9和下压辊8,所述的上压辊9安装在下压辊8的上方,所述的上压辊9的两端设有导向轴,所述的导向轴穿过第二耳板2的长方形导向孔与一提升板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相对的两对第二耳板2之间通过支撑板4连接,所述的相对的两提升板3之间通过连接板13连接。
[0013]优化方案中,所述的连接板13的上端安装有一提手12。
[0014]所述的支撑板4与上压辊9之间通过压缩弹簧15连接,所述的连接轴10上套有气囊辊11,所述的气囊6可以为一个,也可以如本实施例为多个,所述的气囊6—端缠绕在气囊辊11上,另一端穿过上压辊9与下压辊8之间的缝隙。所述的气囊6穿过上压辊9与下压辊8之间的缝隙的一端设有气孔,气囊空腔与所述的气孔连接。
[0015]优化方案中,所述的气孔上连接有独立的气孔开关,每一所述独立的气孔开关控制气孔开闭决定是否为该处气囊充气。所述的气囊6充气后分别对应人体部位进行弹性限位,也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启用某处气囊,避免影响X-ray成像效果。
[0016]当需要调节气囊的大小时,向上拉动提手12,使提手12通过连接板13带动提升板3上升,带动上压辊9上升,从而使上压辊9与下压辊8分离,继而拉动各气囊,使气囊体积增大,或者转动气囊辊U,使气囊体积变小。然后,松开提手12,由于压缩弹簧15的作用,上压辊9与下压辊8重新夹紧气囊。
[0017]操作流程如下: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患者放置在担架底板14上,根据患者体型的不同,调节气囊的大小,然后根据需要气囊进行充气,对患者形成弹性限位。
[001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院内转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底板、上压辊、下压辊、气囊辊和气囊;所述的担架底板的四角分别安装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其中相对的两对第一耳板之间安装有连接轴;所述的第二耳板的上端设有长方形导向孔,其中相对的两对第二耳板之间安装有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的上压辊安装在下压辊的上方,所述的上压辊的两端设有导向轴,所述的导向轴穿过第二耳板的长方形导向孔与一提升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相对的两对第二耳板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的相对的两提升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的支撑板与上压辊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的连接轴上套有气囊辊,所述的气囊包一端缠绕在气囊辊上,另一端穿过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缝隙;所述的气囊穿过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缝隙的一端设有气孔,各气囊空腔与所述的气孔连接;所述的气孔上连接有独立的气孔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院内转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的上端安装有一提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院内转移用担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底板、上压辊、下压辊、气囊辊和气囊;担架底板的四角分别安装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其中相对的两对第一耳板之间安装有连接轴;第二耳板的上端设有长方形导向孔,其中相对的两对第二耳板之间安装有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的两端设有导向轴,导向轴穿过第二耳板的长方形导向孔与一提升板的一端连接,相对的两对第二耳板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相对的两提升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支撑板与上压辊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连接轴上套有气囊辊,气囊包一端缠绕在气囊辊上,另一端穿过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缝隙。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特点。
【IPC分类】A61G1/00, A61G1/04
【公开号】CN205234790
【申请号】CN201520859015
【发明人】董倩倩, 周靖, 刘红菊, 郝巧蓉, 郑朝
【申请人】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8日
【公告号】CN204766203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