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特别涉及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0002]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品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
[0003]在卷材生产领域,交叉膜防水卷材具有防水防潮、超强的抗撕裂性和抗穿刺性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防水卷材中在防水性方面做的较好,其功能比较单一,在其他综合性能上会较差,可参考申请号为201220747117.2的专利,其包括交叉膜层,交叉膜的两侧均设置有自粘改性沥青层和隔离膜层,这样设置的防水卷材抗老化性能较差,影响使用寿命,同时在使用时隔离膜层不方便撕去,或隔离膜层粘接过于牢固,撕去后有残留。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老化性能好且隔离膜层方便完全撕去的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包括交叉膜层,交叉膜层的两侧均依次设置有纳米T12抗老化橡胶层、自粘改性沥青层、硅油层和隔离膜层。
[0006]通过采用以上的设置,纳米T12抗老化橡胶层能够起到抗老化的作用,保证了使用寿命,而自粘改性沥青层起到连接固定作用,同时也起到防水效果,设置在外层的隔离膜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自粘改性沥青层不容易受损,而自粘改性沥青层和隔离膜层之间设置硅油层,可以使得隔离膜层与自粘改性沥青层粘接的同时也方便撕去,更加的省力方便,在隔离膜层撕下时也不会有残留,保证防水卷材的使用效果。
[0007]较佳的,硅油层由硅油在隔离膜层上均匀涂布而成。
[0008]通过采用以上的设置,硅油温粘系数小,自粘改性沥青层通过硅油层与隔离膜层连接使得隔离膜层方便撕去,而且硅油耐高低温、抗氧化、挥发性小、绝缘性好、表面张力小。
[0009]较佳的,隔离膜层向外延伸形成防护边,两层防护边之间设置有粘接层。
[0010]通过防护边的设置,将内层从侧方保护起来,避免卷材运输过程中受损。
[0011]较佳的,隔离膜层为PE膜或PET膜其中一种。
[0012]通过以上的设置,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0013]较佳的,隔离膜层相对于设置硅油层的另一侧设置有反射隔热层。
[0014]通过反射隔热层的设置,可以较好的阻隔外界的热量,从而减小外界较高的温度对卷材的影响。
[0015]较佳的,反射隔热层由反射隔热涂料均匀涂布而成。
[0016]通过以上的设置,可以方便快捷的设置反射隔热层。
[0017]较佳的,交叉膜层的厚度为0.12mm至0.15mm。
[0018]通过以上的设置,保证了防水卷材本身结构强度的同时,也不会使得防水卷材整体过厚,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自重,方便了运输,也降低了成本。
[0019]较佳的,纳米Ti02抗老化橡胶层的厚度为0.6mm至0.8mm。
[0020]通过以上的设置,保证了抗老化的效果,也不会过厚,较低了成本。
[00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保证良好的抗老化效果,也能够方便省力的撕除隔离膜层,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而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
[0023]附图标记:1、隔离膜层;2、娃油层;3、自粘改性沥青层;4、纳米Ti02抗老化橡胶层;
5、交叉膜层;6、粘接层;7、放射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5]—种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包括交叉膜层5,交叉膜层5的两侧均依次设置有纳米Ti02抗老化橡胶层4、自粘改性沥青层3、硅油层2和隔离膜层I,纳米Ti02抗老化橡胶层4能够起到抗老化的作用,保证了使用寿命,而自粘改性沥青层3起到连接固定作用,同时也起到防水效果,设置在外层的隔离膜层I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自粘改性沥青层3不容易受损,而自粘改性沥青层3和隔离膜层I之间设置硅油层2,可以使得隔离膜层I与自粘改性沥青层3粘接的同时也方便撕去,更加的省力方便,在隔离膜层I撕下时也不会有残留,保证防水卷材的使用效果。
[0026]其中,纳米Ti02抗老化橡胶层4可参考申请号为201420023763.3的专利,纳米ti02抗老化橡胶层是在橡胶内加入纳米T12制成,通过这样的设置,防水卷材抗紫外线辐射、热空气老化、人工气候老化、抗氧化等耐候性能方面指标大大提高。
[0027]自粘改性沥青层3可参考申请号200720068239.8中所提到的自粘型化学共混改性沥青层,此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加以赘述。硅油层2由硅油在隔离膜层I上均匀涂布而成。硅油温粘系数小,自粘改性沥青层3通过硅油层2与隔离膜层I连接使得隔离膜层I方便撕去,而且硅油耐高低温、抗氧化、挥发性小、绝缘性好、表面张力小。
[0028]隔离膜层I向外延伸形成防护边,两层防护边之间设置有粘接层6,通过粘接层6将延伸出的防护边粘接起来,粘接层6可以使用市面上普通的粘接剂,两层防护边粘合起来后,可将内层从侧方保护起来,避免卷材运输过程中受损。
[0029]隔离膜层I为PE膜或PET膜其中一种,这样的隔离膜较为的常见,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但隔离膜层I相对于设置硅油层2的另一侧设置有反射隔热层7。通过反射隔热层7的设置,可以较好的阻隔外界的热量,从而减小外界较高的温度对卷材的影响,反射隔热层7可只设置在一侧的隔离膜层I上,其在防水卷材成卷后即可卷在防水卷材的外侧,在防水卷材运输或者存放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更为优选,可以将反射隔热层7设置在成卷后的防水卷材的外侧,这样的设置更加的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反射隔热层7由反射隔热涂料均匀涂布而成,反射隔热涂料具体可参考http://baike.baidu.com/1ink?url=4B4oj9AKTp3bcri98oVmoUmlRYpOIRMd-EPCcYMpM2fElxcT2ZHP4kgb82W7aKz5NYXxwuK0e-xkoL9E0cm4Ua 中所提到的,反射隔热涂料是集反射、福射与空心微珠隔热与一体的新型降温涂料,涂料能对400nm—2500nm范围的太阳红外线和紫外线进行高反射,不让太阳的热量在物体表面进行累积升温,又能自动进行热量辐射散热降温,把物体表面的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去,降低物体的温度,即使在阴天和夜晚涂料也能辐射热量降低温度,同时在涂料中放入导热系数极低的空心微珠隔绝热能的传递,即使在大气温度很高时也能隔住外部热量向物体内部传导,三大功效保证了涂刷涂料的物体降温,确保了物体内部空间能保持持久恒温的状态。隔热防晒涂料在阳光强烈时,涂料可以降低物体表面温度20°C以上,阴天和夜晚可以降温在:TC以上或是降低到和大气温度一致。这样在防水卷材的运输或者贮存的过程中,使得防水卷材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保证防水卷材的使用效果。
[0030]交叉膜层5的厚度为0.12mm至0.15_,交叉膜层5为基材层,交叉膜层5太薄容易影响其结构强度,容易发生断裂的现象,以上的设置保证了防水卷材本身结构强度的同时,也不会使得防水卷材整体过厚,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自重,方便了运输,也降低了成本,可以优选使用0.13mm厚度的交叉膜层5。纳米T i02抗老化橡胶层4的厚度为0.6mm至0.8mm,厚度可以优选为0.7mm,这样保证了良好的抗老化的效果,也不会过厚,使用过多的材料,较低了成本。
[0031]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主权项】
1.一种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包括交叉膜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膜层(5)的两侧均依次设置有纳米T12抗老化橡胶层(4)、自粘改性沥青层(3)、硅油层(2)和隔离膜层(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层(2)由硅油在隔离膜层(I)上均匀涂布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层(I)向外延伸形成防护边,两层防护边之间设置有粘接层(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层(I)为PE膜或PET膜其中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层(I)相对于设置硅油层(2)的另一侧设置有反射隔热层(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隔热层(7)由反射隔热涂料均匀涂布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膜层(5)的厚度为0.12mm至0.15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T12抗老化橡胶层(4)的厚度为0.6mm至0.8_。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交叉膜层,交叉膜层的两侧均依次设置有纳米TiO2抗老化橡胶层、自粘改性沥青层、硅油层和隔离膜层,达到了抗老化性能好且隔离膜层方便完全撕去的目的。
【IPC分类】B32B27/06, B32B25/04, B32B9/04
【公开号】CN205291755
【申请号】
【发明人】孙智宁, 孙平刚, 薛小锋, 郝宁
【申请人】北京远大洪雨防水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