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氮燃烧预混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蓄热燃烧系统和燃烧炉的制作方法技术资料下载

技术编号:38047524

提示:您尚未登录,请点 登 陆 后下载,如果您还没有账户请点 注 册 ,登陆完成后,请刷新本页查看技术详细信息。

本技术涉及冶金窑炉技术,具体为低氮燃烧预混装置、蓄热燃烧系统及冶金炉。背景技术、以往的燃料混合装置大多采用的为单管道接入输送管道内进行混合,如:天然气燃烧的空燃比大约在(~)份空气:份天然气。如果采用单管道接入输送管道内无法将燃料和空气充分且均匀混合,原因在于:燃料通过单管接入在输送通道内有输送气流,由于空燃比值相对较大,燃料进入输送通道后会在输送气流作用下相对集中于输送通道靠近输入端的一侧,即出现偏流现象,这样会出现输送通道内预混不均匀、弥散性差等问题,混合不均匀或弥散性氛围差的供给...
注意:该技术已申请专利,请尊重研发人员的辛勤研发付出,在未取得专利权人授权前,仅供技术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该专利适合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发参考以及查看自身技术是否侵权,增加技术思路,做技术知识储备,不适合论文引用。

详细技术文档下载地址↓↓

提示:您尚未登录,请点 登 陆 后下载,如果您还没有账户请点 注 册 ,登陆完成后,请刷新本页查看技术详细信息。
该分类下的技术专家--如需求助专家,请联系客服
  • 朱老师:1.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 2.冷热过程节能与测控 3.能源环境综合技术与装备 4.自动机械与测控技术 5. 机电装备集成及其自动化
  • 谢老师:重点研究新型机械设备设计及制造
  • 师老师:1.能源利用与节能 2.液膜传热及其稳定性 3.肋片传热及优化 4.竖直通道中空气自然对流传热
  • 丁老师:1.材料物理与化学 2.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3.纳米多孔金属 4.纳米催化/电催化 5.化学合成及修饰 6.燃料电池 7.生物传感器
  • 张老师:1.内燃机燃烧及能效管理技术 2.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智能算法 3.助航设备开发
  • 杨老师:1.清洁燃烧及低碳能源 2.系统节能技术及应用 3.节能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