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1)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中美文化
1.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through the vision of cartoon movies is a topic that combined practicality with interest.从动画片这一视角分析中美文化内涵的差异,是一个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话题。
英文短句/例句

1.Contemporary Chinese American in Cultural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近代旅美华人华侨与中美文化的互动
2.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Reflectedin Advertising;从广告语的角度看中美文化差异(英文)
3.Analysi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with Kluchhohn's VOM中美文化之社会关系比较分析(英文)
4.Cultural Community and Diversification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Culture;文化群落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多元化
5.Cultural Vacanc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美电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
6.On the Learning of Artistic Culture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Art in Middle Schools;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文化的学习
7.A Comparison on Ugli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a Culture;中西方审美文化中审美范畴“丑"之比较
8.Analysis on 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in Cultural Building;浅析文化建设中的大众审美文化问题
9.The Difference of Cultural Philosophy: the Barrier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文化哲学差异:中美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10.The Evolvement of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Western Culture;西方文化语境中“审美文化”概念的演变
11.Cultural Hegemony: Research on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of Basketball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文化领导权:中美篮球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12.Read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Treat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istory从中国文化到华裔美国文化——论当代华裔美国作家的中国文化观
13.Chinese Cultural Symbol in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符号
14.Peiss, Kathy. Hope in a Jar: The Making of America's Beauty Culture. 1998.《瓶中愿:美国美容文化的形成》1998.
15.Critique of Chinese & Western Classical aesthetics From the Ken of Cultural Aesthetics文化美学视野与中西方古典美学批判
16.Life-Aesthetics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Culture;生命美学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
17."American English Craze" in China-Thought on American Cultural Hegemony;“美语热”在中国—对美国文化霸权的思考
18.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Introspective Consciousness" in Chinese Aesthetics;中国美学"内省"审美意识的文化阐释
相关短句/例句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中美文化
1.The reasons why Rong Hong took this great responsibility were that he was rich with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ideals and enterprise.容闳之所以能承担如此重任,是和他中美文化兼通、富于理想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分不开的。
2.By contrast,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upon advertis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two cultures;meanwhile,the paper clearly demonstrates the specific reflection of the former by the latter.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从经济文化和社会文化的视角讨论了中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同时论证了中美广告对中美文化的具体反映。
3)history of Sino American relations中美文化关系史
4)Sino-US charity culture中美慈善文化
1.This essay stat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Sino-US charity culture reflected in the enthusiasm of the public in donations,the amount of donations,the number and types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and the character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阐述了中美慈善文化的不同特征,主要表现在民众捐赠积极性、捐赠的数额、慈善机构的数量和类型以及慈善机构的性质等方面。
5)Chinese aesthetic culture中华审美文化
1.The essential spirit of harmony in Chinese aesthetic culture runs through the different elements,different levels,and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Chinese aesthetic culture.中华审美文化和谐的根本精神,贯穿于中华审美文化各因素、各层次、各维度的种种具体关系之中,形成中华审美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儒、释、道的美学观念和审美理想,是构成中华审美文化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内容;感性和理性的融合是中华审美文化的一大特点;伦理性与审美性的结合,即美与善的结合,是中华审美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6)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中美跨文化交流
延伸阅读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简称中美中心,是中国南京大学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共同创办的教学与研究机构。中美中心的使命是培养从事中美两国和国际事务的高级专门人才。成立及成长1979年11月,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率领中国大学校长代表团赴美考察,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史蒂文·穆勒达成创办中美文化中心的共识。1981年9月,穆勒校长率霍大代表团到宁,与南大校长匡亚明签定了“创建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协议”。中美中心项目很快得到中美两国政府的支持。1984年9月1日,举行奠基仪式,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大楼破土动工。1986年9月10日,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举行成立典礼,首期学员开学。2000年10月24日,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在中美中心成立。2002年11月18日,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新大楼建设正式奠基。2005年8月,南京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正式签署在中美中心“建立国际关系专业联合硕士学位的谅解备忘录”。两校将从2006年起联合招收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中美中心一年学制项目中美中心“联合证书项目”是一年制的相当于研究生层次的项目。这一项目要求考生已经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并取得学士学位。中美中心每年招收中国学生、美国学生各50名。中国(含大陆及台港澳)学生由南京大学招收,美国学生(含少数其他国际学生)由霍普金斯大学招收。学生在中英双语环境中受到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教育和训练。中美中心一年学制项目自1986年起开始招生。除2003-2004年度第18期学员因sars缘故迁至美国夏威夷大学学习以外,其他各期学员皆在位于南京的中美中心完成学业。中美中心国际关系硕士项目南京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将从2006年起联合招收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该学位项目是一种跨学科的、应用型的学术性学位。其培养目标是,造就出能适应当前与未来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能在政治、经济、法律及社会文化等各领域中从事中美两国事务和国际事务的高级专门人才。中美中心国际关系专业将分为三个研究领域:国际政治、国际经济、比较与国际法。同时设有中国研究和美国研究的辅修专业方向。在选择主修专业方向后,所有研究生还须选择一个辅修或双修的专业方向,中国学生只能选择美国研究为辅修或双修专业方向,国际学生须选择中国研究为辅修或双修专业方向。中美中心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两年,学业在中美中心完成,由美方教授授课并任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在完成规定的14门课程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即可取得由南大、霍大两校联合授予的硕士学位,这一学位与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授予的其他硕士学位具有同等效力。南京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决心使该项目的教学质量必须达到国际水准,在两年时间里,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将为该项目的学生提供一个60门课程以上的课程表。中美中心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中,美国学生(以及少数其他国家学生)由霍普金斯大学招收,中国(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学生由南京大学招收。中方学生方面,2006年首届计划招收15~20名学生。考生必须通过2006年的中国硕士研究生国家统一招生考试,并同时拥有美国托福考试(toefl)600分及以上的成绩。中美中心国际问题研究所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10月24日,2001年9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