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学,Social economics
1)Social economics社会经济学
1.Social economics 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 survey of childhood asthma in Chengdu downtown area;成都市城区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的社会经济学分析
2)socioeconomics社会经济学
1.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Urban Dwelling Space in China Basing on Socioeconomics当代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社会经济学视野
3)economic sociology经济社会学
1.A Discussion of Academic System of Economic Sociology and Its Basic Relation to Economics;试论经济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及其同经济学的基本关系
2.Backwash and Beyond: the Assumption of"Social Man"vs"Economic man": From Karl Polanyi to Mark Granovetter——The Latest Developments of the New Economic Sociology从波兰尼到格兰诺维特:“社会人”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拨与超越——兼议新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
3.The analysis of the transfer of China's environment pol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sociology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我国环境污染转移问题分析
英文短句/例句

1.An Economic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Social Donations to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高校社会捐赠的一种经济社会学分析
2.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Behavior --An Embedded Analysis from New Economic Sociology;经济行动的社会建构——新经济社会学对经济行动的嵌入性分析
3.The Changing Chinese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 in Economic Sociology;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
4.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A New Economic Sociology Perspective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经济行为与社会建构——科学发展观的新经济社会学分析
5.Economics and sociology are social sciences.经济学兴社会学是社会科学。
6.Directorate for Social, Behavioral and Economic Sciences社会、行为与经济科学局
7.political economics of socialism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8.comparative socialist economics比较社会主义经济学
9.The Prosperity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f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0.Social Neuroeconomics:The Neural Basis of Social Decision-making and Game Theory社会神经经济学:社会决策和博弈的神经学基础
11.Political-Economic Analysis of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2.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al Needs The Spring of Social Science;经济社会的发展呼唤社会科学的春天
13.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学
14.I majored in economics / industrial design / history / sociology.我主修经济学/工业设计/历史学/社会学。
15.The Status and Rol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6.Philosophical Social Science s Functions on and Contributions to Chongqing Economy and Society;哲学社会科学对重庆经济社会的作用与贡献
17.On the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 in Knowledge Economy Society;论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大学管理与经营
18.Inter-American University Council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美洲大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理事会
相关短句/例句

socioeconomics社会经济学
1.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Urban Dwelling Space in China Basing on Socioeconomics当代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社会经济学视野
3)economic sociology经济社会学
1.A Discussion of Academic System of Economic Sociology and Its Basic Relation to Economics;试论经济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及其同经济学的基本关系
2.Backwash and Beyond: the Assumption of"Social Man"vs"Economic man": From Karl Polanyi to Mark Granovetter——The Latest Developments of the New Economic Sociology从波兰尼到格兰诺维特:“社会人”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拨与超越——兼议新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
3.The analysis of the transfer of China's environment pol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sociology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我国环境污染转移问题分析
4)social neuroeconomics社会神经经济学
5)new economic sociology新经济社会学
1.The changing in research is related to the renaiss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ew economic sociology and its core conception, such as embeddedeness,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capital.这一转向的直接缘由在于西方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
2.The growth of new economic sociology offers a new angle of view in economic studies.新经济社会学是在经济学帝国主义扩张的背景下,在社会网络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兴起的。
3.The aim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present a new explanation to the life cycle of industrial cluster, including its developing, innovation and decli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economic sociology.本文试图从新经济社会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观点出发,对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衰落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进行新的跨学科解释。
6)social economical statistics社会经济统计学
1.For years there has been an argument on the right and wrong between the social economical statistic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多年来,在统计学界关于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是非”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对这两种统计学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内容,以及二者的发展与创新机理和研究理论几个方面的比较,阐述了保持两门统计学并存的必要性。
延伸阅读

社会经济学  我们把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及其转化机制确定为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含着前后相关的两个问题,一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是怎么来的;二是这样思考的依据是什么。1、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来源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20多年里,对于“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发了7个“一号文件”;失业问题,社会除了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障制度之外,央行等4家宏观决策机构于2002年12月,颁布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中小企业问题,政府更是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直至2002年6月29日“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这样,对它们进行科学抽象和综合研究,就存在一个客观的现实基础;把这些群体共同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共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共同的要求和愿望,抽象出来进行综合研究,是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这就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对象及来源。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不同。第一,前者具体是指农民、失业工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偏重于对象的机会缺失,后者具体是指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和儿童,偏重于对象的生理特点;第二,前者一般都有劳动能力,一部分人还有科技能力和管理能力,其中不乏创造性人才,需要的是公平、合理的机会,后者一般都缺乏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需要的是社会的救济和关爱;所以第三,研究前者的目的为了发现、发明或创建新的社会运行机制,研究后者的目的是为了完善社会分配救助办法。我们之所以把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意义上弱势群体区别开来,目的之一就是要把社会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区别开来。2、社会经济学重建的确定依据社会经济学重建的确定依据来自历史的思想材料和现实的社会实践两个方面。第一,历史的思想材料。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重建社会经济学也不例外。我们通过学术检索和学术追踪,确认西斯蒙第是社会经济学的创始人。社会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虽然叫《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但内容却是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并为之服务的知识体系,《共产党宣言》称之为“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理也在这里。第二,现实的社会实践。除了宗教,实证哲学和唯物辩证法都承认,理论来源于实践。即便科学史上没有社会经济学或“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我们也要创造这样一种知识体系出来。因为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是客观存在,社会为转化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出台了那么多的政策和法规,作为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不能熟视无睹,必须面对,必须对这种社会现象给予科学解释和系统说明。到目前为止,社会经济学内部已经形成了两个流派,一个是古典传统“福利导向”的社会经济学,简称“福利学派”;一个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等人在“经济帝国”思想支配下创建的社会经济学,简称“帝国学派”。我们研究方向的定位是“边缘学派”。“边缘学派”与“福利学派”的区别在于,作力点不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而是发现或设计新的社会运行机制,使我们所关注的社会群体有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公平机会;“边缘学派”与“帝国学派”的区别在于,作力点不是分析解剖妨碍人们“清休”、影响人们安全的各种社会现象,而是要对形成物欲横流、以强凌弱社会的运行机制进行全面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