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意识,humanities consciousness
1)humanities consciousness人文意识
1.There is more and more study on humanization in sports, so it requires that the editors of sport academic journal should have humanities consciousness.体育运动中人文性的思考和研究日益增多, 要求体育学术期刊的编辑具备一定的人文意识
英文短句/例句

1.Analyze the Problem of Lacking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for Writing by Students;学生写作中人文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2.Humanism and Cultural Spirit in Decameron and Three Collections of Short Stories《十日谈》与“三言二拍”的人文意识与文化精神
3.“Life”, “Fate”, “Nature” and “Tao”--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Evolvement of the Humanist Idea in the Era of pre-Qin Dynasty“生”·“命”·“性”·“道”——对先秦人文意识嬗变的一种阐释
4.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Poetry in Secondary School and the Fostering of Humanistic Awareness of Students;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人文意识培养
5.The Awakening of the Humanist Consciousness of Monarchs--Additional Expounding on Shakespeare s Conceptions of Monarchs;君主人文意识的觉醒——再议莎士比亚的君主思想
6.Consciousness of Problem,Principle and Methodology in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
7.From Cognizance to Approval--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ti's Consciousness of Death从认识到认同——论中国文人死亡意识的现代转变
8.A Study of Zhang Ailing s Prose;悲剧意识与世俗人生——论张爱玲的散文
9.Civilization Transition and the Trend of Man s Sense of Time;文明转型与人类时间意识的未来趋向
10.Nineteen Ancient Poems and the Life Consciousness of Literary Men in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古诗十九首》与东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
11.Mao Zedong Thought and Consciousness of Humanism in Traditional Culture;毛泽东思想与传统文化的“人本意识”
12.Pursuit for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Role Awareness for People’s Representatives;追求政治文明 提升人大代表角色意识
13.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ng Consciousness of the Muslim Intellectuals in Guang Zhou City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民国时期广州穆斯林文人的忧患意识
14.The Humanity of Hebrew-literature of Christianity;希伯来-基督教文学的人本意识新解
15.Household Consciousness and Local Complex of Scholars in the South Dynasty试论南朝文人的家族意识和乡土情结
16.Philosophical Spirit and Humanity Significance in "Knowing Yourself"“认识你自己”的哲学精神与人文意义
17.Pleasure - seeking consciousness and "tall - building"image groups in the poetry of literary men of the early Song Dynasty;享乐意识与宋初文人词中的“高楼”意象群
18.Reflecting College Humanistic Education through Culture Self-awareness;由“文化自觉”意识反思大学人文精神教育
相关短句/例句

Humanistic Awareness人文意识
1.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Poetry in Secondary School and the Fostering of Humanistic Awareness of Students;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人文意识培养
3)humanistic consciousness人文意识
1.University library, being as the center of literature inform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deling of humanistic environment, the advocating of humanistic consciousnes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m in university.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在大学人文环境的塑造、人文意识的倡导、人文精神的培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This paper adopts content analysis,takes Olympic Sina and Sohu Sports Channel as the research objects,in order to analyze the humanistic consciousness in the network Olympic coverage.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新浪奥运站、搜狐体育频道为研究对象,对网络媒体奥运报道所体现出的人文意识进行分析,指出新浪奥运站、搜狐奥运频道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宣传普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报道中的世界意识,对报道中审美意识的发崛和对大众健身的关注,表现了深刻的人文情怀,兑现了中国对全世界做出的"人文奥运"的承诺。
4)consciousness of literati文人意识
5)ethical consciousness in humanism人文道德意识
6)modern humanistic awareness现代人文意识
延伸阅读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学院概况]人文学院现设有哲学与科学系、政治与公共管理系、法律系、旅游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医学人文系、艺术传播系和mpa研究中心。学术研究机构有:心理咨询与人力资源测评中心、东方文化研究所、现代社会发展研究所、韩国研究所等十多个研究机构。人文学院现有在编教师10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副教授70余人。设有艺术学、伦理学、科技哲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四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艺术学、政治学、行政管理、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旅游管理、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法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设计艺术学、应用心理学、现当代文学16个硕士授权点及哲学、艺术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并有艺术硕士(mfa)、公共管理硕士(mpa)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在校学生近1700人,其中本科生1134人,硕士生近600人,博士生近200人。人文学院1984年始创设“马克思主义基础”本科专业,20多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设置了法学、旅游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社会学、动画等6个本科专业。人文学院承担了全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以及人文选修课的教学工作,曾先后为全校学生开设了80余门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程,为提高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营造健康而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院拥有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期以来,学院承担了各级各类课题百余项,近三年来,获“211”、“985”工程资助,经费总额已超千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数百部,发表论文2千多篇,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社科奖、省部级奖及其他奖项数十项,并与美、英、德、韩、日本、俄罗斯等国以及台、港、澳地区的学术界和文化艺术界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历史沿革]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江师范学堂(1902~1905)体现张之洞“中学为体”理念的修身、历史、文学等文科类课程设置;两江优级师范学堂(1905~1911)时期,1910年设地理历史部和国文外语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5~1923)时期,初设国文部,1919年设国文史地部,1920年设文理科(其中人文学科的系有国文系、英文系、哲学系、历史系);国立东南大学(1921~1927)时期,先后设文科、文理科(文科设有国文系、历史系、外国语文系、政治系、经济系、哲学系);第四中山大学和江苏大学(1927~1928)时期,设社会科学院(下设史地学系、社会学系、经济学系、政治学系、法律学系)、哲学院(下设哲学系)和文学院(初设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语言学系,1928年调整增加哲学系、史学系、社会学系);中央大学(1928~1949)时期设文学院(初设中国文学系、外国语文系、哲学系、社会学系、史学系,1930年又增加地理系,1941年,社会学系并入法学院);(国立)南京大学(1949~1952)时期设文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和哲学系)。历史上的东南大学文科,人文荟萃,群星灿烂,也形成过在中国现当代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学术流派——学衡派。1952年院系调整后,在原中央大学校址成立南京工学院。1978年,学校提出“向文理工结合方向发展”的战略,开始恢复文科。1984年在原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立社会科学系,并设立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专业,1985年,设立哲学与科学系。复名后的东南大学在1990年设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2年3月4日更名为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