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间关系,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1)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政府间关系
1.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Structure and Administration政府间关系:体制与行政
英文短句/例句

1.ACIR (Advisory Commisson on Intergovernmental Ralations)政府间关系咨询委员会
2.Impriving implemental Ability of Government In View of Local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论地方政府间关系视野下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3.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Local Governments in Contemporary China:Research and Review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与反思
4.On the Political Balance Effect of the Big Cities among the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论大型城市在政府间关系中的政治平衡作用
5.Adjusting the Vertical Relationship among Governments:a New Vision of Local Government Reform;纵向政府间关系调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新视野
6.Study on the Provincial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省级政府间关系研究
7.Research o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 of Urban Land Utilization in Our Country;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中的政府间关系研究
8.Governments and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Relations Section政府和政府间组织关系科
9.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Ngos and the Government;中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的关系研究
10.The Partner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NGOS in UK;英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伙伴关系
11.Inter-Government Relationship Governance: Research on Horizontal Relations among Local Government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Valley;府际治理:“长三角”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
12.The Reform on the Fis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s: Local Perspective;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地方视角
13.The Development of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 in China,1949-2009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演变(1949-2009)
14.Relations between governments are often swathed in secrecy.政府间的关系常常是秘而不宣的。
15.The Relationship of Government、Media and the Public in Crisis Management;危机管理中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关系
16.Relationship Network & Its Impact on Government Relationship;差序格局、关系网络与政府间运行机制
17.A Literature Review of University-Government-Enterprise Relationship;浅谈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间关系研究
18.A New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Public Universities;重构政府与公立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
相关短句/例句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政府间关系
3)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hip政府间关系
1.The paper sets out from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hip and then analyses the theoretical origins of fiscal federalism,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fiscal federalism based on western knowledge on various models of intergovernmental financial decentralization.本文从政府间关系角度出发,分析财政联邦主义产生的理论缘起,结合西方学术界关于政府间财政分权的不同模式,揭示财政联邦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2.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ways of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on the view of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hip,suggesting that the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among the government in economic zones be based on the benefits and trusts for the common goals.从经济区域内的政府间关系角度,提出区域内的政府间关系应该是合作与协调;合作的方式应该以利益与信任为基础,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把各种力量整合起来,达到互惠互利和共赢之局面;逐渐形成高效、便捷的协调机制,以实现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3.The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hip in Germany assumes the cooperative modules involving interdependency.德国的政府间关系呈现为相互依存的合作型模式,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4)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hip政府间财政关系
1.Expenditure Problems in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hip;政府间财政关系中的支出问题(上)——历史、数据与比较分析
2.After the reform of tax distribution system in 1994,the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hip in China developed to such a complexion that the fiscal revenue was centralized while the administrate responsibility and the expenditure burden was transferred to the lower government,which resulted that the local fiscal running was tight and brought lots of problems in local management.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在没有确定政府与市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效率边界下,向着财政收入层层集权、公共事务治理责任及相应的支出负担层层下移的方向演变,结果导致基层财政普遍处于“紧”运行之中,并衍生出一系列基层公共治理问题。
5)the benefits relationship among the government政府间利益关系
6)local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地方政府间关系
1.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the local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hindered the central-policy-implementation,and brings forward some advices of coordination in.良好的地方政府间关系是执行中央政策的重要条件。
延伸阅读

人大、政协与政府的关系你了解多少政协常识 政协太原市迎泽区三届委员会于2007年5月换届完毕,共有236名委员,48名常委,分22个界别。按界别和工作性质分为五个专委会:提案和社情民意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教文卫体委员会,街镇与法制委员会,文史资料与民族宗教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包括经济界、科技界和工商联界等三个界别。经科委共有委员88名,占全体委员的37%多,是五个专委会中最大的一个。 2007年8月2日,政协太原市迎泽区三届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政协常委、卫虎林教授就人民政协的基本常识向全体委员作专题培训。以下是本次培训的部分内容。政协存在的法理基础:国体、政体,人大与政协 所谓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指一个国家中哪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哪些阶级居于被统治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所谓政体,是指统治阶级以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实行统治。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序言》规定:%26ldquo;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26rdquo;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民主政权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劳动者和一部分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 共产党不向各民主党派直接地发号施令或者下达指示,而是提出符合人民利益的政治主张,同各民主党派协商,有时甚至要进行多次反复协商,充分听取、吸收各民主党派的意见,然后形成正确的方针、政策或者政治主张,实行对国家的领导。作为参政党,我国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职务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我国的历届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一定比例的人民代表来自各民主党派,并有一定数量的各民主党派的人员在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任职,以至担任领导职务。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政协的性质和地位 中国政协的性质: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中国政协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大、政协与政府的关系 人大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力与人民政协在选举、投票之前进行充分协商,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最重要的形式。人民政协与人大、政府三者的关系是,一个在决策前协商,一个在协商后决策,一个在决策后执行,三者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这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中国政协在这一体制中居于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