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叶除冰,rotor blade deicing
1)rotor blade deicing桨叶除冰
英文短句/例句

1.Research on Test Technology of the Rotor Deicing Carbon Fibre Heating Elements桨叶除冰碳纤维加热组件温热特性试验技术研究
2.An New Idea on Anti-icing and De-icing of Helicopter Rotor Blade直升机旋翼桨叶防/除冰技术新思路
3.GENERAL PERFORMANCE -O the Development and Study for Propeller with New Profile and le Strengthening冰区加强型新叶型剖面螺旋桨开发研究
4.maximum blade thickness ratio桨叶截面最大叶厚比
5.adjustable blade可调叶片可调螺旋桨叶
6.Research on Strength and Vibration of Composite Propellers;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强度与振动分析
7.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Big Blade Scull;“Big Blade”赛艇双桨桨叶性能的试验研究
8.angle of blades is adjustable.可以调整桨叶的角度。
9.blade, for ship or boat propellers大船小船用螺旋桨叶
10.the whirl of the propeller blades螺旋桨叶片的旋转.
11.blade-thickness and rake diagram桨叶倾角厚度曲线图
12.three-blade marine type propelle agitator三叶推进桨式搅拌器
13.blade:The flattened or spoon-shaped part of an oar that touches the water during rowing.桨叶:平面或勺状面的叶片,在桨的入水一端划动。
14.Design and Research on the Prop-blade Barycenter Measurement System;螺旋桨桨叶重心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15.blade profile drag coefficient桨叶剖面阻力系数,叶型阻力系数
16.ellipticblade sectio椭圆叶片截面椭圆桨叶截面
17.area of blade sectio叶片截面面积桨叶截面面积
18.sleeve: The plastic jacket on the shaft of the oar upon which is mounted a button, used to secure the blade to the oarlock.桨保护套:套在桨上的有固定纽扣的塑料保护衣,用于使桨叶安全地固定在桨架上。
相关短句/例句

propeller deicer螺旋桨除冰装置
3)tail rotor blade尾桨桨叶
4)blade[英][ble?d][美][bled]桨叶
1.Analytical model of aeroelastic stability of hingeless rotor blade with composite flexures;桨根柔性无铰旋翼桨叶气弹稳定性建模分析
2.The study on static balance for blade of controllable pitch propeller;可调螺距螺旋桨桨叶静平衡问题研究
3.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vibratingproperties simulation of Kaplan turbine runner blade;轴流转桨机组桨叶液固耦合振动特性仿真计算
5)rotor blade桨叶
1.Identification of helicopter rotor blade distributed loads by using fiber optic sensor measurement采用光纤传感测量的直升机旋翼桨叶分布载荷识别
2.Studying on the structure s dynamical characteristic of rotor blade of the horizontal-axis-wind-turbine is an important basis to analyz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wind turbine s, also is an important work for designing the rotor blade.利用特定的振动与噪声测试和分析系统,采用实验模态分析与软件模态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1kW水平轴风力机桨叶的结构动力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为风力机桨叶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和整机向大型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3.An introduction is given about a helicopter rotor blade prototype,which is designed,manufac- tured and tested with civil composite materials.本文介绍了在某直升机原理性旋翼桨叶的研究中,立足国内设计分析、材料、工艺及试验等技术,开展自行设计研制,从桨叶气动参数配置、结构铺层设计、材料工艺准备、产品试制试验以至试飞验证的主要过程;概括地描述了这副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的技术特色;总结和讨论了在设计与工程研制中所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6)blades[英][bleid][美][bled]桨叶
1.5MW blades of wind turbine as an example, the concrete optimal process is also presented.5MW风力机桨叶优化设计过程为例给出了具体优化过程。
2.An unsteady aerodynamic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he computation of unsteady aerodynamic load on the rotor blades.为研究桨叶上的气动力,用动态入流模型计算的诱导速度,挥舞变形运动带来的相对气流,以及由于桨叶扭转和操纵线系变形带来的桨距角变化综合计入翼型气动环境,然后用Leishman和Beddoes发展的非定常气动模型计算了翼型的气动力。
3.The author used the Glauert model to design the blades of the 1.5MW失速型风力机的桨叶;针对Glauert模型存在的缺陷,使用遗传算法对其设计结果进行了修正。
延伸阅读

初教-6串列双座螺旋桨教练机
初教-6串列双座螺旋桨教练机
初教-6串列双座螺旋桨教练机,长期服役于我国空军及地方航校,至今仍然是我国初级教练机的主力。初教-6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57年7月开始设计,次年8月原型机首飞,62年1月定型并生产5架原型机,使用捷克斯洛伐克的ai-14p道里斯b发动机和配套螺旋桨。半年后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型号改用活塞-6星型气冷9缸(hs-6)发动机,额定功率198.5千瓦,配“奋发”-530自动变距双叶全金属螺旋浆。真正大量生产装备的是初教-6甲,装一台提高功率的活塞-6甲发动机。机上主要设备包括超短波电台和无线电罗盘。由于历史原因,直到1980年,国家才为初教-6颁发了国家质量金奖。谈谈具体研制情况。1957年第四季度,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的两侧进气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歼教-1正式完成打样设计,并进入工作图设计。此时航空工业局下达了新的关于设计一架前三点螺旋桨初级教练机的任务。我国当时正在生产的初级教练机初教-5是按苏联雅克-18后三点式教练机仿制的,适应不了前三点飞机的训练要求。另外初教-5的钢骨架加外罩蒙布结构也已落后。由于雅克-18的电功率不够,无法采用国产的超短波电台时,这更促使国家决定由生产初教-5的南昌飞机制造厂研制新型教练机。主要负责的设计师包括林家骅、徐舜寿、黄志千等。其中林家骅同志原为320厂设计科副科长,对初教-5非常熟悉,其他设计人员同样具有相当的能力和经验,对自行研制初级教练机决心和信心很大。用后来参与者的话说:“何况当时连印度这样的国家都已有自己的初级教练机,所以,全室同志的决心是很大的。”这里可见科研界对印度的蔑视。在此之前,经过7年的艰苦创业,南昌厂已初具规模,完成了由修理阶段进入仿制阶段的转变,基本掌握了活塞式飞机的制造技术。因此初教-6的研制速度是惊人的。5月飞机设计室正式成立。第一架初装铆接只花了两个星期,总装装配仅用7个昼夜,试飞准备工作一天就全部完成。8月27日中国第一架自己设计、制造的螺旋桨教练机——初教-6首飞成功。从开始详细设计到首飞总共只用了72天。对于初教-6,引述网友如影随风的话:在实际设计中,初教-6并非全新设计,基本上是初教-5的改型。外观上最大的改进是后三点起落架改为前三点起落架。同时为了改善飞机前方的视界,必须砍掉初教-5机头凸起碍事的发动机冷却口。为此选用了捷克斯洛伐克的ai-14p“道里斯b”发动机和配套的螺旋桨。总的来看,初教-6的气动布局及结构设计与初教-5相近甚至相同。后来由于捷克方面不能按时提供选定的发动机,因此试飞原型机上只能采用国产爱姆-11(m-11)发动机及其配套螺旋桨。但在试飞过程中发现,使用该型发动机与其配套的螺旋桨不能变距,因而很多机动动作无法完成,最后改用苏制ai-14p发动机。使用过程中发现该型发动机的排烟罩过于暴露,加之驻训初教-6的机场多为草地机场,从而发生了多起因排烟罩进细小物粒,而使发动机火花塞堵塞导致的空中停车事件,甚至造成了不少人员伤亡。此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较好解决。活塞-6发动机实际上是ai-14p的仿制品,于1962年6月4日通过国家鉴定,并安装于生产型的初教六上。活塞-6发动机还用在哈飞的运-11上。由活塞-6改进的活塞-6丙发动机也应用于701及延安2号试验型小型直升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