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力,Plant productivity
1)Plant productivity植物生产力
1.Analyses of the changes in desertified land area,water resource availability,land use,and plant productivity in Horqin Sandy Land in recent 50 years showed that from 1950 to the late 1980s,the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Horqin Sandy Land had a rapid expansion,but reversed since then.对科尔沁沙地近50年来沙漠化土地面积、水资源可利用性、土地利用与草地植物生产力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英文短句/例句

1.Structure Dynamics and Production of Vegetation in 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Red Earth of Lijian Valley;漓江流域红壤区生态恢复过程的植被结构动态与植物生产力
2.A Study on the 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of Main Terrestrial Community at the Jiuzhaigou Valley;九寨沟陆生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3.Application of Plant Power 2003 in Producation of Pleurotus Ostreatus;植物动力2003在平菇生产中的应用
4.Study on Forest Community and Its 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in Anhui Xiaokeng;安徽肖坑森林植物群落与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5.The Study on the Growth Rule of Picea Schrenkiana Var. Tianschanica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Communities in TianShan;天山云杉生长规律与天山植物群落生产力研究
6.Study on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三峡库区不同植被类型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7.Effects of Plant Functional Group Diversity on Productivity in Experimental Communities;植物功能群多样性对实验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8.Effect of Radiation on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Phytoplankton in Lake Taihu;光辐射对太湖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9.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Plant Climate Productivity in Fuzhou气候变化对福州植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10.Evolvement of 1km grid Plant Climate-productivity in Bayannoer巴彦淖尔市小网格植物气候生产力的演变
11.Analysis of combining ability on biomass yield and plant characters for silage maize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植株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12.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of ASA efficient plant water retention agent has enhanced our nation's capability in plant biochemistry drought resistance sector.高效植物保水剂的产业化生产,增强了我国在植物生物化学抗旱方面的能力。
13.Effects of Shelterbelt on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iomass of Crops. Protective Plantation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防护林网内玉米田生物量和生产力格局研究。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6(2)。
14.A plant that produces seeds.显花植物一种产生种子的植物
15.To cultivate or produce a crop on.耕种种植或生产谷物
16.To plant, grow, or yield a crop.种植谷物,生长谷物,生产谷物
17.The Impact of Endophytic Fungi on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植物内生真菌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18.Study on Size-fraction and Carbon Fixation of Phytoplankton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Jiaozhou Bay胶州湾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粒级结构及固碳能力研究
相关短句/例句

plant climatic productivity植物气候生产力
1.The plant climatic productivity had been analyzed with the model of Thornthwaite Memoriae in Fuzhou city for more than30 years,the changing reason of it also was done by analyzing the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wind speed and relative humidity.利用Thornthwaite Memoriae模型估算了福州市近30多年来的植物气候生产力的状况,在分析了年均气温、降水量、风速和相对湿度年际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植物气候生产力的变化原因。
2.By using climatic data,the plant climatic productivity in Tianjin was calculated with Miami and Thornthwaite-Memorial model.利用天津市20个观测点的气候资料,应用桑维斯特纪念模型估算天津市植物气候生产力,结果显示,天津市植物气候生产力呈东西走向的带状分布,最大值在北部蓟县山区,最小值在中部的武清和北辰。
3)plant production植物生产
1.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modern biotechnique in plant production;现代生物技术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及前景
2.Uniconazole is a high efficient plant growth retardant,which was applied extensively in many aspects of plant p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烯效唑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延缓剂,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植物生产中的各个领域。
3.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paclobutrazol(PP333) in produc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issue culture,resistance,yield and quality as well as paclobutrazol residues are reviewed to facilitate applied research of paclobutrazol(PP333) in plant production.本文从组织培养、抗逆性研究、产质量研究以及残留问题等方面综述了多效唑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和研究情况,为多效唑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提供方便。
4)phytoplankton primary production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
1.Spatial pattern of euphotic depth and estimation of phytoplankton primary production in Lake Taihu in autumn 2004;太湖秋季真光层深度空间分布及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5)vegetation productivity植被生产力
1.Effects of mound-building activity of zokor( Myospalax baileyi ) and different regimes of grazing-prohibited on vegetation productivity;鼢鼠的造丘活动及不同休牧方式对草地植被生产力的影响
2.The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modei to water in the gully-hilly Loess Plateau area;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分的植被生产力模型——以陕西清涧县为例
3.Effects of different l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n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on alpine Kobresia meadow高寒嵩草草甸不同土地管理措施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
6)transplanting of productive forces生产力移植
延伸阅读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以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为内容的、决定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客观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的。19世纪40年代,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等著作中提出了这一规律的基本思想,并用以论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做了精辟的概括。    规律的基本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它表现在: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在其中运动的社会形式。一定的生产力总是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只有依赖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才能建立起来。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一种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和确立,就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相对固定的形式,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容纳发展程度不同的生产力。但是,生产关系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为它所不能容纳的程度时,它就要被打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迟早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以便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能动的反作用。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因素。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①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先进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落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促进与阻碍的程度,决定于适合与不适合的程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它们的矛盾运动: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又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推动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一种生产关系在它产生和确立的一段时期内,与生产力状况是基本适合的,会促进生产力较为迅速地发展。在这期间生产关系也有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因素,但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某些调整,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由基本适合变为基本不适合,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关系一旦产生并确立起来,又出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在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新的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是一个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规律的客观性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而发展变革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第83页)。这个规律的实质在于:一方面,旧生产关系的灭亡、新生产关系的建立以及建立新生产关系的具体途径和形式,都要以生产力状况为转移;另一方面,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生产力迟早要冲破旧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个规律不能自发地实现,需要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在阶级社会里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反动剥削阶级总要极力维护现存的腐朽的生产关系,而进步的革命的阶级则力图破坏这种生产关系。这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就必然表现为反动的剥削阶级与进步的革命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直至爆发社会革命,消灭旧生产关系,建立新生产关系,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规律的表现形式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在阶级社会中,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这种矛盾不能在旧社会本身范围内得到根本解决,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根本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在它们的又相适合又相矛盾中,一般说来适合的一面是基本的,因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对于不适合的方面,可以在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对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完善,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可以自觉地使不适应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更高级的生产关系共产主义过渡。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