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监测,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1)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海洋环境监测
1.Application of genetic toxicology assays in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遗传毒性检测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The experiences in quality assurance for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总结近几年参与海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经验体会,对目前海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有效开展海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提出建议。
3.The major aclievements on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recent years are reviewed and summaried in China.本文在回顾和总结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多年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海洋环境质量发展的趋势,指出随着沿海经济及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深入发展,近岸海洋环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英文短句/例句

1.Standardrizaion Design for Ocean Environment Controlling &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海洋环境监测和信息系统规范化设计
2.The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 China;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对策研究
3.Development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latform Based on CAN Bus Network Technology;基于CAN总线网络的海洋环境监测平台的研究
4.The Designing of Polar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极地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总体设计与实现
5.Comprehensive Supporting Technical Research for Marine Environment Observation System海洋环境监测系统运行综合保障技术研究
6.Technique study on data quality control in se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by computer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计算机控制方法研究
7.A Design of Shandong Coastal Ocean Surveillance and Marine Disasters Forecasting System山东沿海海洋环境监测及灾害预警系统设计与框架研究
8.Applications of Side Scan Sonar in Ocean Environment Monitoring侧扫声纳系统及其在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中的应用
9.Study on the Synthesis of Organoti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and the Applications in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有机锡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0.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n Integrated Support Techniques for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海洋环境监测系统运行综合保障技术研究与实现
11.Development of the Data Collector and Its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in Marine Environment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器研制及其数据处理方法设计
12.Research on Real-Time Performance in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formation Publication System Based on Embedded WebGIS基于嵌入式WebGIS平台的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系统实时性的研究
13.Design of Marine Monitoring Data Transmitting System Based on Beidou Satellites System基于北斗系统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14.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ata Processing Technique in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中关键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5.Design on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 System and Forecast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海洋环境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16.The control circuit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microcontroller基于单片机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控制电路设计
17.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a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for monitoring large-scale marine environment一种智能水下机器人进行大范围海洋环境监测的方案与实验
18.ANALYSES OF RESULTS MONITORING MARIN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Y AIRBORNE REMOTE SENSING IN THE BOHAI BAY渤海湾海洋环境污染航空遥感监测结果分析
相关短句/例句

ocean environment monitoring海洋环境监测
1.Underwater gliders,as a new kind of underwater vehicle,can be used as underwater monitoring platform for long-range,long-time and large-scale ocean environment monitoring.水下滑翔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水下机器人,可以作为水下监测平台用于大范围、长时间的大尺度海洋环境监测作业。
3)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egal institutions海洋环境监测法
4)ocean monitoring technologies海洋环境监测技术
5)coast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近岸海洋环境监测
6)Automatic Seabed-bas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
1.Tide height,wave,current velocity,th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near seabed were observed using Automatic Seabed-bas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during 8~17 April,9~16 August 2006 and 13~25 January 2007 in a fixed site of the Yangshan Harbor Area.于2006年4月8—17日、8月9—16日和2007年1月13—25日在杭州湾口的洋山港海域一固定观测点(平均水深约15m)用"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观测了潮位、波浪、潮流、近底悬沙浓度等要素。
延伸阅读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任不久,1931年即提出"海洋学、气象学,亦皆为其他大学所未办,我们……皆可渐次设立"。1932年即聘请教授开始讲授海洋知识课程,1934年发起组建青岛海洋生物研究所,并承办暑期讲习班等。这一系列的活动,为后来海洋类专业的设置和学校海洋特色的形成拉开了序幕。抗战胜利后,厦门大学于1946年成立海洋学系及海洋研究所,唐世凤教授为首任系主任和所长。同年山东大学也设立海洋研究所,1947年2月获教育部批准,规划设置海洋学系。1949年赫崇本博士回国受聘山东大学教授,1950年调入物理系气象组,1951年任海洋物理研究所所长。时任青岛观象台台长的王彬华(王华文),也兼任物理系气象组教授。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厦门大学海洋系理化组唐世凤教授等3名教师和18名学生调入青岛,与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海洋学系,赫崇本任主任,与景振华等筹建物理海洋学专业,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童第周、曾呈奎教授也参加了筹建工作。1953-1954年文圣常、王彬华、牛振义教授调入山东大学海洋学系,1954-1957年毛汉礼、束星北教授曾受聘来系进行教学和科研。1958年经高教部同意,物理海洋学专业改名为海洋水文学专业,海洋气象教研组扩充为海洋气象专业。 1958年10月,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留青岛的部分于1959年成立山东海洋学院。海洋学系更名为海洋水文气象系,下设海洋水文学与海洋气象学两个专业。赫崇本升任山东海洋学院教务长,仍兼系主任;王彬华为系副主任,主持工作。文革期间,曾将两个专业合并为海洋水文气象专业,1973年重新分为两个专业。1978年文圣常接任系主任。1980年海洋水文学专业恢复物理海洋学名称,系名改称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学系。1983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物理海洋研究所,文圣常副院长兼任所长,王景明任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系主任。同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河口海岸带研究所,赫崇本副院长兼任所长。1984年,应学科建设需要,由河口海岸带研究所大部分人员整合组建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心,赫崇本任名誉主任,奚盘根任主任;应工程建设需求,同年增设海岸工程专业,并建立了海洋工程动力学教研室和海洋工程动力实验室,侯国本任主任。1985年学校决定将海岸工程专业、海洋工程动力学教研室和海洋工程动力实验室全部划归海洋工程系。海洋系为海洋工程系以及其后的工程学院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988年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1991年物理海洋学专业改名为海洋学专业,海洋气象专业改名为天气动力学专业。1993年成立海洋环境学院,下设海洋学系、海洋气象学系、物理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文圣常任名誉院长,冯士筰任院长,1994年冯士筰升任副校长,俞光耀接任院长,1995年孙孚接任院长。 1998年海洋学专业更名为海洋科学专业,天气动力学更名为大气科学专业。同年,学校决定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挂靠海洋环境学院,下设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工业水回用技术研究所(由化学化工学院划入)、资源与环境工程勘察设计检测中心、海洋生态动力学实验室等,李凤岐为院长。2001年学校决定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原研究院各单位不再挂靠海洋环境学院。海洋环境学院为又一个新学院的建设做出了贡献。海洋环境学院现辖有海洋学系、海洋气象学系、物理海洋研究所和物理海洋实验室。海洋学系现设有海洋科学、海洋管理、应用海洋学三个本科专业,并主持海洋学人才基地建设。该基地是1991年我国首批设置的15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于1999年经教育部验收挂牌,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海洋系拥有流体力学、海洋调查、卫星海洋学、海洋与大气数值模拟等教学实验室。海洋气象学系设有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二个本科专业。拥有气象实习台、海洋气象教学实验室、大气探测教学实验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