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形态,thinking form
1)thinking form思维形态
1.The importance of thinking form in the main body of construction of articles;论写作主体的思维形态对文章建构的重要意义
英文短句/例句

1.Compound Thought: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Buddhism and Aesthetics in Thinking Form;复合思维:佛教与美学在思维形态上的共相
2.Different Thinking Patterns on Translation Conversion Pattern;从思维形态对比解读汉英双语转换模式
3.The importance of thinking form in the main body of construction of articles;论写作主体的思维形态对文章建构的重要意义
4.On Poetic Styl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inking Modes:Introduction to Chinese Poetic Style:Tradition and Modernity;论诗体及其与思维形态的关系——《中国诗体:传统与现代》导论
5.A Formal Model of VSK-Agent System Combined with Mental States;结合思维状态的VSK-Agent形式化模型
6.Sketch Teaching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hape thinking ability;素描教学应重视形态思维能力的培养
7.The Symbolic Pattern and th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Thoughts;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看标志形态
8.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Modality & Thinking Mode--The Difference between Eastern & Western Philosophical Thinking Mode;论哲学形态和思维方式的发展——兼论中西哲学思维方式之不同
9.Morphological Clues to the Logic of Creative Thinking,From "Constitutes Art" of Teaching Creative Thinking on Ways to Construct Models形态创意思维的逻辑线索——从《立体构成》教学谈创意思维模式的建构
10.Emergent instruction is a special instruction form that viewed from the generative thinking mode.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教学形态。
11.The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on Marx s Theory of Social Forms and Its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多维视角及当代阐释
12.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ual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education;教育近代化思维发展的逻辑形态特征探析
13.An Integrative Study on A Bi-dimensional and Multi-level Structure of Marx s Theory of Social Morphology;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双维多级构造的整合研究
14.Speech and Rhetoric: Ideological Character and Intellectual Structure of Lu Xun s Essays;言说与修辞——论鲁迅随笔的思维特征和知识形态
15.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 Form Innovation and Model Training Patterns产品形态创意思维与造型训练模式的关系研究
16.The Negative Type Mode of Thinking in Buddhism and Brahmanism佛教与婆罗门教中的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
17.Reading Thought Situation from or Outside of Texts;源于课文、超出课文的读文思维状态——三论原形阅读和超原形阅读
18.On Original-shaped Reading and Origind-shape-breaking Reading;源于课文、超出课文的读文思维状态——论原形阅读和超原形阅读
相关短句/例句

thinking patterns形态思维
3)thinking pattern system思维形态体系
4)form bionic thinking形态仿生思维
5)form association thinking形态联想思维
6)form divergence thinking形态发散思维
延伸阅读

超显微形态学  研究在1~200纳米范围内的细胞组分(包括病毒)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在正常生理活动和病理情况下变化的学科。    早期的形态学只能研究肉眼观察到的结构。人眼只能分辨相隔 0.1毫米以上的两点。光学显微镜使人们可以观察组织、细胞、甚至细胞内的某些结构。它的分辨能力约相当于光波波长的一半,分辨的最大距离是200纳米,但大多数细胞结构比这小得多,用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40年代以后电子显微镜问世和超薄制片技术的不断改进,才突破了这一限度。    电子显微镜用电子束代替光束作为光源。由于电子的波长特别短,分辨能力达到1~5埃,使人们可以观察到光学显微镜极限之外的直至大分子之间的结构。超显微形态学就是指在这一水平上的形态学研究。    研究超显微形态的设备,除最为重要的电子显微镜外,还有干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有的细胞结构,如高尔基器,究竟是否为一种细胞器,在只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年代,长期争论不休;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才被肯定。又如线粒体、中心粒、染色体和核仁等,虽然在光学显微镜下也能看到,但它们的细微而复杂的结构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清楚。此外,在电子显微镜下还发现了以往在光学显微镜下未能看到的一些结构,如核糖体、溶酶体、质膜、核膜与核膜孔等,甚至可以观察到DNA等大分子,和DNA的转录活动等。在观察结构的基础上还可探索其活动的规律,例如对肌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肌肉收缩的机理,对纤毛或鞭毛显微结构的研究弄清了精子尾部、原生动物及其他细胞表面的纤毛和鞭毛活动的规律。    植物超显微形态的研究虽然开始较晚,但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一些细胞器的共同性和各自的特异性。对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叶绿体的超微形态的观察,使人们对叶绿体的结构以及它如何在光合作用中发挥作用,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对细菌和蓝藻的超微形态研究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和高等动植物细胞却有显著的差异,从而对了解它们的起源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在临床医学特别是病理学中,超微形态的观察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以及病因的探讨有独到之处。例如观察"纤毛不活动综合征"患者的纤毛,发现纤毛的某一组成成分有缺陷或者移位,而且发现所有具纤毛的组织及细胞,如呼吸道上皮、内耳感觉上皮等的纤毛都具有同样的缺陷,这就提示,"纤毛不活动综合征"很可能是先天性的遗传缺陷。还发现患者精子尾部结构的异常和身体其他部位纤毛的缺陷是同一类型的,因此,可以通过检查精子来进行诊断。    扫描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直接观察细胞的表面结构。冰冻蚀刻技术为研究细胞膜及其特化结构──细胞间连结──开辟了途径。应用超高压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各种细胞器在细胞中的三维排列,使人们得到立体的概念。    电子显微镜技术结合其他技术,促使超显微形态学向纵深发展。如结合其他学科的成就,特别是应用近代细胞化学技术,包括放射自显术和免疫电镜术,研究了某些大分子在高尔基器上的定位和变化,从而对高尔基器在分泌过程中产生糖脂和糖蛋白的作用以及与细胞膜的关系有了认识。    超显微形态学未来的任务,一方面是深入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另一方面要揭示结构和功能的联系,以加深在细胞水平上对生命活动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