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分配,right distribution
1)right distribution权利分配
1.This paper clears up and re-explores the firm theory about human capital research based on right distribution.在运用企业内权利分配的视角梳理了人力资产相关理论后,本文指出,一方面必须重视企业内部人力资产的控制权利,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产具有特殊性,使得企业内与市场上的劳务交易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2)distribution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分配权利和义务
3)the distribution of right权利义务分配
1.Then,the law establishes a close system of classificaton,character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ight.由于赠与作为合同及无偿性的特点,使得各国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上以优遇赠与人为基础,形成有关赠与合同分类、性质确立、权利义务分配紧密联系的制度体系。
英文短句/例句

1.The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the Imputation Principle in Savings Relation;论储蓄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分配及归责原则
2.However, the inequality will occur similarly if the duty is abused.但如果强制缔约义务滥用,同样会造成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不均衡。
3.Analysis to the Allocation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o Road Users from the Negation of Knocking down Pedestrians without any Responsibility;从否定“撞了白撞”探析交通参与者权利义务的分配
4.The Right of Spouse,The Obligation of Fidelity and Protection to the Right of Privacy-- An Analysis on the Approval of the Right of Spouse;配偶权、忠实义务与隐私权保护——承认配偶权前提下的分析
5.Analysis of the WTO Rights-Obligations Regulations Concerning the Environment;WTO涉及环境权利义务规则之分析
6.Analysis of the Right Disposition Effect of Financial Distress in SOE;国有企业财务困境的权利配置影响分析
7.Declaration on 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States国家权利和义务宣言
8.charter on environment rights and obligations环境权利与义务宪章
9.Article 2 Basic Rights and Obligations第2条 基本权利和义务
10.basic rights and duties of citizen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11.strip of 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citizenship.剥夺公民的权利或义务。
12.multilateral international rights and obligations多边国际权利和义务
13.A Consideration on the Probrem of Perfecting Disposition of the Directors′Rignt Duty And Responsibility in a Firm;对完善公司董事权利、义务及责任配置问题的思考
14.There are no duties apart from rights, or rights apart from duties.没有离开权利的义务,也没有离开义务的权利。
15.Just as there are no obligations without the corresponding rights, there are no rights without the accompanying obligations in the world.世界上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16.Subject of right and obligation constitute the subject of product liability.产品责任主体分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
17.Analysis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Bank under the Principle of L/C Fraud Exception;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下的银行权利义务分析
18.Analysing Lawsuit Position of Defence Lawyer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 betwen Right and Obligation;从权利义务的关系来分析辩护律师的诉讼地位
相关短句/例句

distribution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分配权利和义务
3)the distribution of right权利义务分配
1.Then,the law establishes a close system of classificaton,character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ight.由于赠与作为合同及无偿性的特点,使得各国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上以优遇赠与人为基础,形成有关赠与合同分类、性质确立、权利义务分配紧密联系的制度体系。
4)assignment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责任权利分配
5)property distribution system专利权属分配
6)On the Principle of Rights Distribution权利分配原则论
延伸阅读

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  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过程中仍然存在的形式上平等事实上不平等的权利。它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存在的旧社会的痕迹。    含义  资产阶级权利的提法,原见于马克思著《哥达纲领批判》。当时,马克思针对德国工人党纲领中使用"公平的分配"、"平等的权利"一类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惯用的空话,认为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生产者将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个人消费品将按照生产者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在对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中,通行的还是调节商品等价交换的同一原则,即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同的是:①在商品交换的场合,生产者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表现为价值;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消费品的按劳分配中,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除了自己的劳动以外,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同时,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又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②在商品交换的场合,等价物的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而并不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原则同实践是互相矛盾的。而在按劳分配中,生产者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在作了必要的扣除以后,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因此,原则和实践的矛盾已不存在。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尽管有上述进步,但等量劳动相交换所体现的平等的权利,按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因为,在按劳分配的场合,平等仅仅表现在生产者的报酬是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的,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但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各生产者的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的特权。由于生产者之间工作能力有差异,一个人在体力上或智力上胜过另一个人,因此在同一时间内能提供较多的劳动,或者能够劳动较长的时间。此外,由于各个人家庭负担的不同,即使在完成的劳动量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品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的要比另一个人多些,从而要比另一个人富裕些。因此,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等的劳动者来说还是不平等的权利。它还默认事实上的不平等,因而也就没有能够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    性质 存在于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在性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来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权利,它不体现阶级剥削的关系,不会导致劳动者之间的两极分化。只是就它把同一的尺度用于事实上各不相同、各不相等的人身上,仍然是一种形式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权利,因而称之为资产阶级权利。为了区别于本来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权利,列宁有时把它称作"半资产阶级权利"。    从共产主义的观点来看,按劳分配中存在的资产阶级权利是新社会的一种"弊病"或"缺点"。但在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说:"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第12页)。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旧的社会分工还未消失,劳动还未普遍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生产力还未高度发展,社会产品还未达到极大丰富,人们不能立即学会不需要任何权利规范而为社会劳动。但是,在这一社会阶段,除了"资产阶级权利"规范之外,不可能有其他规范。因此,必须保卫这种权利,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中承认由于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存在的富裕程度的差别。这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奖勤罚懒,促进劳动者积极为社会劳动,提高生产力水平,为最终消除这种资产阶级权利创造条件。    现实意义  在社会主义阶段,一方面,在经济工作中必须认真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承认不同等劳动产生的富裕程度不同的差别,允许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另一方面,又必须在人民群众中坚持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发扬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要求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正确对待劳动报酬,努力克服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    参考书目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列宁:《国家与革命》,第5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