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Adam Smith
1)Adam Smith亚当·斯密
1.Pursuit of Virtue in Market Society——An Interpretation of Adam Smith s Theory of Virtue;市场社会中的美德诉求——亚当·斯密美德理论读解
2.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terests ideas of Mocius and Adam Smith;墨子和亚当·斯密利益伦理思想的比较及启示
3.On Adam Smith s Virtue of Benevolence;论亚当·斯密的仁慈德性
英文短句/例句

1.Adam Smith s Jurisprudence;亚当·斯密的法理学——“斯密问题”的一个解
2.An Analysis of Adam Smith of Economic Growth Factors--A study of Adam Smith s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之一
3.Adam Smith's Individual Self-interest and Its Morality亚当·斯密的个人自利及其道德性
4.Adam Smith Moral Conceptions in a Market Economy论亚当·斯密市场经济概念中的道德观
5.Study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ing Thought between Mozi and Adam Smith;墨子和亚当·斯密义利思想比较研究
6.Adam Smith s Higher Education Ideology and Its Reference;论亚当·斯密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7.ANALYSIS OF THE HAPPY PEOPLE:PROBE INTO THE ISSUE OF ADAMS SMITH A SECOND TIME;解析幸福人:亚当·斯密问题的再探讨
8.The Function of Sympathy or Sympathizing in Adam Smith’s Ethical Thoughts;同情在亚当·斯密伦理思想中的作用
9.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dam Smith s "An Invisible Hand";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伦理得失
10.The Log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Adam Smith Problem from Three Levels;对“亚当·斯密问题”三个逻辑层面的解读
11.Rethinking on Adam Smith s Theory of Economic Liberalism;重新解构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思想
12.On the Ethics of Adam Smith's Liberal Economic Thought论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伦理思想
13.Re-reading Adam Smith's"Mystery of Diamond and Water"重新解读亚当·斯密的“钻石与水之谜”
14.Developments of the British Welfarism: From Adam Smith to Keynes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简评英国福利思想的发展
15.The Comparison of Adam Smith and Keynes s Views about the Government s Economic Duty;亚当·斯密与凯恩斯政府经济职能观比较
16.On Economic Moral Thoughts of Adam Smith and its Modern Value;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17.Marxist Criticism of Adam Smith s Economic Ethic Thoughts;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18.The Research on Adam Smith s Theory of Structure of Human Nature in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人性结构理论研究
相关短句/例句

Adam Smith亚当.斯密
3)The Adam Smith Problem亚当·斯密问题
1.The Adam Smith Problem has different levels of logics.“亚当·斯密问题”有不同的逻辑层面。
4)smith's puzzle亚当.斯密问题
5)Jane Addams简·亚当斯
1.Jane Addams: Embodiment of Humanism;论简·亚当斯的人道主义实践和精神追求
6)Adamstown['?d?mz'taun]亚当斯敦
延伸阅读

亚当·斯密  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严复最早译为《原富》)一书蜚声于世。1723年生于苏格兰的柯科迪。1737年入格拉斯哥大学。1740年转赴牛津大学学习。1746年回故乡。1748~1750年冬在爱丁堡公开讲学,内容有修辞学、历史和经济学。1751年1月受聘为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教授,次年改任伦理学教授。1759年出版《道德情操论》。    任?唐诩?,参加市长组织的、讨论贸易的俱乐部。在那里结识一些大商人,接触到详细的贸易材料,有利于日后写《国富论》。在其影响下,该市商人不久即赞成谷物的自由贸易。    1763年受聘为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次年,陪同公爵出游欧陆。在巴黎会晤重农学派的F.魁奈和A.-R.-J.杜尔哥。这对斯密的经济思想有一定影响。1766年回国。在1767年5月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前,已返乡致力于《国富论》的写作。此书于1776年出版。    出游欧陆期间,在日内瓦会晤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在巴黎时,除魁奈、杜尔哥外,还晤及哲学家P.- H.-D.de霍尔巴赫、银行家兼政治家J.内克等人;而与A.莫尔莱的深交,使之成为《国富论》的法文译者。    斯密处于英国从工场手工业向工厂制转变的时期,国内还存在着相当多封建经济,贵族地主在政治上还处于支配地位,这就决定《国富论》在反对重商主义的同时,必须反对封建主义。因之,该书既攻击特许公司的垄断,也攻击地主阶级的不劳而获。斯密深知,不这样便无法为工业资产阶级开路。    《国富论》出版不久,便对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影响。1778年和1780年英国先后开征房产税和麦芽税,似受它的启发;而最著者则为1786年的英法商约。其互减关税的规定,与重商主义的作法大相径庭,显系符合斯密的自由贸易主张的。1784年对东印度公司建立政府监督的法案,则以其限制特许公司的权力而受到他的赞扬。    1777年斯密被任命为苏格兰海关和盐税专员,移居爱丁堡。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90年逝世。终身未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