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
1)Urbanization Economies城市化经济
1.Urbanization Economies and the Integrated Chang-Zhu-Tan Regional Economy;城市化经济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
2)economic urbanization经济城市化
3)urban economy internationalization城市经济国际化
1.Firstly,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es on urban economy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our country in present situation.本文回顾了我国城市经济国际化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建立了城市经济国际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用投影寻踪法对江苏省2006年13个省辖中心城市的经济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排序,并将结果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实际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英文短句/例句

1.An Evaluation on the Level of the UrbanEconom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Projection Pursuit Method.;基于投影寻踪法的江苏城市经济国际化水平评价
2.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and Institutional Perfection of Urban 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Take Nanjing as an Example;城市经济国际化的策略调整与制度完善——以南京为例的分析
3.Urban Management in Nanjing City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Urban Modernization;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南京城市管理
4.The discuss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of the city economy of Dalian;论大连城市经济现代化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5.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based on quadrant map approach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国际比较
6.Economic Structure, City Structure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经济结构、城市结构与中国城市化发展
7.Urban development of Dalian:city marketing towards international hub;大连发展国际性城市的环境经济模式
8.An international port city, Shanghai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re in China. It is also the seat of many of its important activities in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海,是一座国际港口城市,是我国近现代科技、文化和经济中心。
9.The effects of economic growth on Chinese urbanization: panel data approach;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因素——基于面板数据的国际比较
10.Research on Synthetic Effects of Holding International MajorSports Competitions on Metropolitan Economy and Culture;举办国际体育大赛对大城市的经济、文化综合效应之研究
11.Knowledge based economy:the strategic sustentation of constructing Dalian into a modern international city;知识经济:大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战略支撑点
12.Global Cities, Global City-Regions, and Globalizing Cities;国际城市、国际城市区域以及国际化城市研究
13.Thoughts on tourism economic nationalization in Harbin city;关于哈尔滨市旅游经济国际化的思考
14.Develop creative economy, make Shanghai more competitive;发展创意经济 提升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
15.Calculation of the Cities Economic Energy in Yunnan Province along the International Corridor;国际大通道沿线云南城市经济势能测算研究
16.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Shanghai After China Enters WTO;加入WTO与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发展战略
17.An urbanization model of the opening Chinese economy;开放经济下的中国城市化二元经济模型
18.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Integration and Globalization;经济国际化与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
相关短句/例句

economic urbanization经济城市化
3)urban economy internationalization城市经济国际化
1.Firstly,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es on urban economy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our country in present situation.本文回顾了我国城市经济国际化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建立了城市经济国际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用投影寻踪法对江苏省2006年13个省辖中心城市的经济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排序,并将结果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实际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4)national economy urbanism国民经济城市化
1.The law of value and national economy urbanism;略论价值规律与国民经济城市化
5)economic urbanization level经济城市化水平
6)City Economic Integration城市经济一体化
1.An Empirical Study on Financial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of City Economic Integration——A Case Study of ZHENGBIANLLUO as an Example of City Economic Integration金融支持与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实证研究——以郑汴洛城市经济一体化为例
延伸阅读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化是指乡村人口向都市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个社会历史进程。这种进程标志着一个国家、一定地域现代文明的历史性变化。但城市化的历史不等于城市发展史。有资料证明,人类至今有9000年的城市发展史。而城市化的历史是从19世纪才开始的,世界城市化道路以产业革命开始至今已有200来年的历史。我国由于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相对而言,我国相当数量城市还很年轻。  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城市化未来进程表现出三个动态规律:城市人口数量每年增长,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都市群带沿交通线集中化加强;城市人口的增长由过去自然增长为主转为机械增长为主,即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尽管如此,中国城市化仍然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话题。一方面是城市本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压力。  目前,我国城市都存在着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据公安部统计,1993年底全国总人口116276.6万人,市区非农业人口24291.6万人,我国城市化水平是20.89%。而欧美城市化水平则达到了80%,印度也达到了40%以上。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将有近两亿人离开农村,流向城镇,转为非农业人口。如果这些人全部进入大中城市,则在未来七八年内,需增建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60~200个,或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300~400个。若按新增一个大城市人口的生产性和生活性基本费用匡算,国家要投资9600多亿元。这无论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上看,都是不现实的。  所以,中国城市化仍将是任重道远,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国情出发,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胶东半岛、辽中南地区被人们很形象地称为五大城市群。试问,是什么赋予它们城市群特征的呢?  首先是非农业比重高,工业结构各具特色。在五大城市群中,珠江三角洲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90.2%,第一产业只占9.79%。京津唐地区非农产业占GDP的89.47%,第一产业只占10.73%;辽中南地区为87.61%,沪宁杭地区为78.12%,胶东半岛为77.40%。  其次是城市密度大,城市规模结构各异。我国五大城市群的城市密度都比较大,如珠江三角洲每万平方公里8.51个,胶东半岛3.59个,沪宁杭地区2.32个,辽中南地区2.17个,京津唐地区1.15个,它们比全国的0.52个都要高出许多。  最后是区域性基础设施水平较高。交通、电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衡量城市群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交通运输方面,各地均形成水、陆、空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比较完善的交通网络,区内外联系十分方便。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沈-大、京-津-唐、济-青、沪-宁-杭、穗-深、穗-珠等高速和准高速公路已建和在建中,水运得到了加强,新建和改建了一批港口,航空、电讯都有较大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