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教育,academic education
1)academic education学术教育
1.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universities require that a conception of academic education should be formed and a policy for academic education rather than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be adopted.大学的社会责任要求它树立学术教育的理念并实施学术教育的方针而不是职业教育的方针;衡量学术教育的标准不是“质量”,而是在人文和科学方面的理智水平。
2.The new trend of the reform of American vocational education lies in attaching more importance to academic education,being directed against various vocations and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for employment and re-employment since the 1990s.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主要体现为更加重视学术教育,增强职业针对性,以及注重就业与再就业的培训工作。
2)education academy教育学术
英文短句/例句

1.Academy and Discipline:Academic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Education学术与学科:教育学术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
2.Improving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ith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Applyi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Quant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运用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量与质
4.Improve the Educational Level and Teaching Quality by Usi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On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educational reform;试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现代教育技术
6.Applying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eaching;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7.Applyi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 Deepen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Reform;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8.Developi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ique and promoting educating and teaching reform;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9.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Reform in Normal Education;现代教育技术与师范教育的教学变革
10.On the Concepts of "Education Philosophy","Education Science"and "Education Technology;“教育哲学”、“教育科学”与“教育技术”概念辨析
11.On the Grade Teaching Mode of Wushu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小学武术教育:武术分级教学模式构想
12.The Teaching Structure of Laying Equal Stress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by Using Modern Instruction Technology;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
13.On Instruction of History with Multi-media Technology在多媒体教学技术下的历史教育教学
14.He was educated at a technical college.他在技术学校受过教育。
15.The Predictor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Discussion on Academic Ideas of Robert A. Reiser教育技术预测师——Robert A.Reiser教育技术学术思想探析
16.Educational technology,the subject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游走于教育与技术之间的教育技术学学科
17.On Modern Micro-Educational-Technology and Macro-Educational-Technology;论现代微观教育技术学与宏观教育技术学
18.People Oriented Education and College Art Teaching--Aesthetic Education in All-round-development Education;人本教育与高校美术教学——谈素质教育中的美育
相关短句/例句

education academy教育学术
3)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育技术学
1.Reflection on subject-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反思
2.On the aim of cultivation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jor and construction of its curriculum system;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3.The Pattern of Construction in Laborator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ic Environment;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模式构建
4)education technology教育技术学
1.Compare and Research on Master’s Education Technology of Curriculum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中美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的比较研究
2.A report on establish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spor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Wuhan Institute of P.E.;我院设置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体育信息技术方向)的论证报告
3.Discussing on two Research Orientations of Education Technology论教育技术学的两种研究取向
5)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教育技术学
1.A Further Probe into the Subject and the Nature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性质的再探讨
2.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Report o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Course;《教育技术学》课程的教材调研分析报告
3.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re the only solution for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o meet kinds of chanllenges in the 21st.提出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应对21世纪各种挑战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与创新的观点,并从哲学视角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教育技术学发展与创新的外部环境问题,重点阐述了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来源。
6)Arts Pedagogy美术教育学
1.Probing into Research-Learning of Curriculum of Arts Pedagogy;《美术教育学》课程研究性学习初探
延伸阅读

教育科学学术团体  研究教育的学术性集体组织。在古代由于教育学科还未形成,教育研究活动是以各学派聚徒讲学的形式出现的。各学派实际上就是当时研究和探讨教育的集体。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九流十家"各派招聚门徒探讨和讲授包括教育学说在内的各种学说,其中儒家和墨家影响较大。在这一历史时期产生了有教育学说内容的《论语》、《墨经》等著作;《学记》、《劝学》等教育专著也先后问世。唐宋以后,各朝代的理学家们也是以聚徒讲学的方式进行学术活动,同时也研究教育学术。西方从古希腊时代起,也有各派哲学家聚徒讲学的情况,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在研讨哲理、伦理学等学说的同时,也研究教育学说。    西方近代的教育学术组织,是随着近代教育的产生而出现的。在欧洲,17世纪末就出现了"基督教学校兄弟会"。首先在法国进行教育活动。1698年,在英国成立了基督教知识普及协会。这些都是较早从事教育活动的团体。其后,随着西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类教育学术团体也日益增多。1921年,在英国还成立了"国际新教育协会"。 20 世纪 50 年代,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革新,促进了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教育学术研究也更加活跃。国际教育组织相继成立。1951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在汉堡成立教育研究所。1956年成立了国际教育成绩评定协会。1963年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附设了教育研究和革新中心。这些研究机构都积极开展各国教育的研究工作。这个阶段,世界上一些国家除全国性的教育学术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对本国和国际教育问题的研究外,各国的大学和师范院校也都很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工作。1970年,各国比较教育学会的代表在加拿大举行了第一次世界比较教育学大会;1980年在日本召开第四次大会,交流了各国教育研究的成果。    在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陆续出现一些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学术团体。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1877年英美传教士在上海成立"中华基督教教育协会",并于1900年改名为"中华教育会"。1902年,中国教育家蔡元培、章炳麟(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反对封建教育,并从教育入手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兴学校",并于1906年颁布了"教育会章程"。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又公布了一个新的"教育会章程"。1915年各省教育会代表在天津开会,成立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该会在宣传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特别是在推动1922年的学制改革运动中,起了一定的作用。1917年,黄炎培等在上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办了各种职业补习学校。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文化教育战线上出现了新的生力军。他们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组成的统一战线。当时在教育战线上最有影响的是" 平民教育" 和"工读"教育思潮,随之产生了一些相应的教育学术团体。1919年北京大学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同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师生组织起"平民教育社"和"工学会",上海、天津等地相继都成立了工学组织。随着"五四"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的参加者向着不同的方向分化。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革命力量在深入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开展了文化教育战线的革命斗争;并坚持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向。而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家则鼓吹"教育救国"和社会改良思想,宣传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J.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如1921年成立的"中华教育改进社",1923年成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的教育科学团体比较活跃。据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编写的教育年鉴统计,截止1931年,全国教育科学学术团体共有18个,有职员379人,会员16461人,出版教育图书123种, 教育期刊8种。在30年代,山东邹平还出现了"乡村建设研究院",从事恢复封建"法制礼俗"的"乡农教育"活动。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得到了发展。1942年陕甘宁边区成立了新教育学会,它的任务是:①研究教育理论。②帮助地方教育实施。③广泛宣传教育意义,唤起一般人士对教育的重视。④团结边区内外教育工作者,建立教育上的统一战线。在国民党统治区,中国共产党团结爱国民主人士和广大群众,反对国民党推行的教育政策。曾在 "五四" 时期从事"教育救国"活动的陶行知,于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以推行他的"生活教育"主张。1936年组织"国难教育社",发动国难教育运动。抗战开始后,他发动战时教育运动,在上海组织"战时教育服务团",在武汉组织"战时教育研究会"、"全国战时教育协会",在桂林成立"生活教育社",以后又发动民主教育运动。这些团体在与国民党所推行的教育的斗争和推行人民教育事业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60年代上半期,全国已有 8个省、市成立了教育学会。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繁荣中国的教育科学,于1979年 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此后各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学会迅速发展,全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成立或恢复了教育学会。有些省、市的学会组织,正积极稳步地向省属市、地区级学会发展,由点到面地普及,推动和组织广大教育行政干部和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和学习教育科学的专业知识。    中国教育学会于1979年 4月 12 日成立。中国教育学会成立后,即着手筹建各科专业研究会,现在已建立的全国性专业研究会有:教育学研究会、教育史研究会、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会、比较教育研究会、教育经济学研究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幼儿教育研究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地理教学研究会、物理教学研究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和少先队工作学会等。中国教育学会各级教育学会和专业研究会,配合教育科研部门制订科研规划,落实科研项目,采用举办学术年会和专题座谈会 、 讨论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对教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探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和改进教育工作。中国教育学会编印了《中国教育学会简报》和《中国教育学会通讯》,还编印了19种教育讲座资料,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学会和各专业研究会,也都编印了大量反映本地区情况的和本学科特点的学术资料。这些,对促进教育科学研究,普及教育科学知识起了很好的作用。    在成立中国教育学会的同时,即开始酝酿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从1979年10月到1983年 5月,全国已有18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会或筹备组织。1983年 5月29日,正式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讨论通过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章程》。该学会的基本任务是:①协调各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的研究规划,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高等教育重大问题的协作研究;②组织有关高等教育学术会议,交流科研成果和经验;③编辑出版有关高等教育的情报资料和学术书刊;④开展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学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