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科学,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1)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广西农业科学
1.Analysis of author group of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published from 2003-2006;2003~2006年《广西农业科学》载文作者群分析
2.Paper publishing and cit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journal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广西农业科学》发文引文情况分析与评价
3.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and impact factor of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广西农业科学》文献传播与影响因子分析评价
英文短句/例句

1.Current Status of the Paper Source for "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Discussion on the Countermeasures;《广西农业科学》稿源现状及对策探讨
2.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from GXAAS during 2000 to 20072000~2007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3.Keep developing and innovating to better run provincial-level periodical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Running practice of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 办好省级农业科技期刊——《广西农业科学》办刊实践
4.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and impact factor of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广西农业科学》文献传播与影响因子分析评价
5.Empirical Analysis for the Extension Pattern of University -Leading Agricultural Sci-tech;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实证分析——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调查
6.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uangxi Agriculture By Means of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现代科技推动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
7.New Agricultural Scientech Revolution and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Guangxi Which Spans Two Centuries;新农业科技革命与跨世纪广西农业发展
8.Rais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rofit in Guangxi by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广西农业增产增收
9.Prelude to West Development:On Agricultural Technical Popularization in West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西部开发的先声:抗战时期西部农业科技之推广
10.Building of the New Extension Pattern of Agricultural Sci-tech of Yangling;杨凌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创建——大学依托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11.The Developing Stratege about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of Guangxi ST Company;广西ST科技有限公司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12.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tension Pattern;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13.A Study on American Agricultural Education Research and Extension System美国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体系研究
14.To Propet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uangxi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erspective;用科学发展观 推动广西旅游业的发展
15.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Spreading of West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1840-1911AD);晚清西方农业科技的认识传播与推广(1840-1911)
16.The Research on the Culture of Promot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湘西自治州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文化问题研究
17.Restriction Factors Analysis and Pattern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tech Extension in Shaanxi Province;陕西农业科技推广的制约因素分析和模式创新
18.Study on Building the Platform for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operation between Guangxi and the East Union;构建广西与东盟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及对策研究
相关短句/例句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广西农业科学院
1.The Practice of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yp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in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广西农业科学院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
3)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广西农业科学》
1.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Running the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广西农业科学》办刊实践与探索
2.Keep developing and innovating to better run provincial-level periodical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Running practice of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 办好省级农业科技期刊——《广西农业科学》办刊实践
4)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广东农业科学
1.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of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广东农业科学》综合影响力分析
5)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山西农业科学
1.Analysis for Carry and Lead the Text from 2003 to 2005 about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山西农业科学》2003~2005年载文与引文分析
6)Guangxi agriculture广西农业
1.This essay explores the various ways for Guangxi agriculture to achieve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applying the latest progress in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tilizing all the existing favourable conditions of Guangxi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s well as overcoming its drawbacks.广西农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多种因素的制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延伸阅读

农业科学  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因涉及农业环境、作物和畜牧生产、农业工程和农业经济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林业科学和水产科学有时也包括在广义的农业科学范畴之内。    历史 现代农业科学的形成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源远流长。古代天文、物候、历法、测量等知识的形成,实际上都与人类早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有关,是当时人们对农业生产条件、季节更替规律以及土地利用方法等探索成果的反映。后来,人们从企图认识农业环境进步到设法改变环境条件和农业生产对象本身,就又促进了土壤耕作、施肥、灌溉以及作物的品种选育和栽培、家畜的饲养和繁育等方面知识的逐步系统化。篇幅浩瀚的中国农书,为古代农业研究的光辉成就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如生物学、化学、生理学、遗传学、昆虫学、微生物学、土壤学和气象学等的研究成果及其实验方法逐渐被应用于农业,促进了农学研究从经验水平到现代农业科学的质变。1840年 J.von李比希的经典著作《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的发表,一般认为标志着现代农业科学的系统发展的开始。从此,以实验为基础的各门农业科学先后形成。农业化学在作物栽培中的应用,导致了化学肥料工业的建立和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的发展,作物栽培技术也因而更加科学化。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基因学说的提出,导致现代作物育种学的诞生。随着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原理用于畜牧生产,家畜的育种、繁育和饲料科学以及兽医学等也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初,动力机械特别是内燃机拖拉机和其他机动农具逐步推广,以畜力为农业动力的局面发生变化,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由此而形成的农业机械科学,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合成化学工业兴起,促进了对各种农药、除草剂和农用塑料等的研究,植物保护手段日益改进。随着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遗传工程等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开始取得成果,预示着育种技术的一场新的革命。而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在农业中的应用,则从宏观上为农业科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和领域。与此同时,由核技术、电子计算机和遥感、遥测等提供的新的研究手段,也已经和正在使农业科学研究更加精密化。现在,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者不但已有可能几倍以至几十倍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各种动植物产品的单位产量,有效地改进产品的品质,并极大地减轻因有害生物和不良自然条件而造成的损失。农业科学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和高速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必要条件。    当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并非仅仅得益于自然科学。农业经济科学的发展,对于人们更加自觉地依据经济规律来进行农业生产,变革和改进农业中的生产关系,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环节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也起了很大作用。    学科门类和分支 农业生产对象的多样性和生产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农业科学的范围广泛和门类繁多,其中有侧重基础理论的,也有侧重应用技术的。随着有关学科的相互渗透,新的研究领域层出不穷,学科内容范围还在不断扩大。根据目前状况,除林业科学和水产科学另有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外,农业科学可以大体概括为5个主要门类,每个门类又有若干学科及其所属分支。    农业环境科学 农业环境是农业生物包括农作物、果树、林木、畜禽和鱼类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广义上也包括有机环境,即农业生物以外的其他生物因素,但习惯上常指日照、温度、水、大气、土壤等无机环境条件。农业环境科学就是以农业生物-环境的发生和发展、组成和结构、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等为研究内容。目前比较成熟的分支学科有土壤学、农业气象学等。农业工程学包括农田水利科学等也是农业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但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    作物生产科学 也称农学或农艺学。其研究对象除大田作物外,还包括果树、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作物生产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作物生产科学的这种综合性常常使它同自然科学的其他一些学科难以截然分割。但在实践中也已经发展出一些比较系统的学科。作物育种学和作物栽培学的作用在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能力,甚至改变植株和植物器官的构型,使之适应栽培、包装和贮运等措施的需要。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杂草学和农药科学等的作用则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作物生产中的损失。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学科一方面进一步分化,如植物病理学又细分为植物病原真菌学、植物细菌病学、植物病毒学、植物线虫病学、植物免疫学等;另一方面,它们又趋向于综合,如病虫害防治中综合防治的运用、植物保护措施与育种、耕作栽培措施的结合等。这又导致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等在农业生产中日益受到重视。    畜牧科学和兽医学 畜牧科学是为经济地增产优质家畜、家禽和肉、奶、蛋、皮毛等畜产品服务的科学。其中,家畜育种学的发展以及杂种优势利用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的应用,已经大大加速了良种畜禽繁殖的速度。家畜营养学的进步,日益清楚地揭示了各种家畜在不同情况下的营养需要和各种营养元素在许多饲料中的含量。电子计算技术应用于最佳饲料方案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和畜禽生产的机械化和工厂化,提高了饲养的密度和劳动生产率,缩短了生产周期,并使产品更加规格化。    兽医学是一门独立性较大的学科,不少国家不把它列入农业科学的范围之内。但由于它与畜牧科学关系密切,许多情况下仍将二者相提并论。兽医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改善畜牧业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诊治畜禽疾病,从而减少因病害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提供了可能。在畜牧生产愈益趋向工厂化和集约化的条件下,兽医学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兽医学的下属分支主要包括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寄生虫学、家畜传染病学、兽医内科、兽医外科、兽医产科和兽医药物学等。    农业工程科学 是现代农业生物学和现代工程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综合应用各种工程技术知识,为改善农业生产(包括农产品加工、贮运)的工艺技术和环境条件服务,有时也包括为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服务。早期的农业工程主要只研究解决有关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使用管理和销售服务方面的问题。现在的研究范围已扩及农业建筑和环境控制、水土资源、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等。以农业系统为对象的农业系统工程学应用于农业布局、水域生态系统、农作物群体生理和害虫综合防治等方面,将为农业生产的系统化、定量化和最优化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农业经济科学 农业经济科学以农业中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运动规律为对象,研究农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诸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农业生产力诸要素利用和组合状况,农业内部各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与布局、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等。其中有的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如农业生产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等(见农业经济学)。    发展前景 在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推动下,当前农业科学不论在微观或宏观领域里都在继续向前发展。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由于许多农业生产问题的解决要求多学科、多专业的配合,农业科学在不断细分的基础上走向综合的趋势正在加强,从而催生了不少新的学科和新的专业,如服务于综合治理低产区域的国土区域治理科学;为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而集合遗传育种、植物病理、植物生理等不同学科知识于一体的"遗传评价与利用"专业等。研究手段正进一步快捷化和精密化。同时广泛的科学研究协作和国际合作研究也在进一步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