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Weimar
1)Weimar[英]['vaimɑ:][美]['wa?,mɑr, 'va?-]魏玛
1.Evolving from the Storm and Stress to Classicism:Reflections on Goethe's First Ten-Year Life in Weimar从狂飙突进到古典的嬗变——歌德魏玛最初十年再认识
2.The Weimar Republic Democracy, with its autocracy unrooted, was not really a democracy but an autocracy under its cover.“魏玛共和民主” ,其实是一种并没有根除专制的民主 ,是一种以“共和民主”掩饰着的专制。
3.This is the counter-thinking on Weimar dilemma and the inheritance of Germany national view tradition,and the theoretical reflection to the turning period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这些既是对魏玛困境的应对性思考,又是对德国国家理论研究传统的继承,同时更是对西方文明发展转折时期的理论反思。
英文短句/例句

1.Studying the Abuse of the Weimar Republic System from the Weimar Constitution;从魏玛宪法看魏玛共和的体制性弊端
2.The Bauhaus and its sites in Weimar and Dessau魏玛和德绍德鲍豪斯建筑
3.National Mentality and the Nazi s Rising in the Weimar Republic;魏玛共和国的国民心态与纳粹的崛起
4.The early practices of welfare state in Weimar Republic, 1918-1920;试论魏玛“福利国家”的早期实践(1918-1920)
5.The Weimar Republic Democratic Politic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lative Stability;相对稳定时期的魏玛共和国民主政治
6.German poet and novelist and dramatist who lived in Weimar.(1749_1832)生活在魏玛的德国诗人、篇小说家和剧作家。
7.The Weimar Republic had existed fewer than fourteen years before the Nazi takeover.魏玛共和国在被纳粹接管前存在了不足14年。
8.(1749-1832) German poet and novelist and dramatist who lived in Weimar.(1749_1832)生活在魏玛的德国诗人、长篇小说家和剧作家。
9.The fad of America mass culture deepened the chaoses of weimar society.美国大众文化的风行加深了魏玛文化的混乱。
10.Embrace and Resistance;拥抱与抗拒——美国大众文化在魏玛共和国
11.Gustav Stresemann’s Diplomacy and Restoration of Weimar Republic as a Power;斯特莱斯曼外交与魏玛共和国大国地位的恢复
12.The Disappearance of Weimar Republic and The End of German Early Democrocy;魏玛共和国的灭亡和德国早期民主制的终结
13.Die Kleinstadt Weimar:Wiege der Konstruktion des deutschen Nationalbewusstseins durch die Literatur小城魏玛:文学建构德意志民族精神的摇篮
14.“Americanism”and German Cultural Criticism in WEIMAR Time“美国主义”与文化批评——魏玛德国文化批评运动浅析
15.The earliest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on the world was 1619 the school law that duchy of Ma of German the Kingdom of Wei announces.世界上最早的义务教育法令是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的学校法令。
16.The Research on Capitalist German Trade with China from the Regime of Weimar to Kohl资本主义德国从魏玛政权到科尔政府的对华贸易研究
17.Body and Soul of the Constitution--Comparison of Weimar Constitution and Constitution of 1954;宪法的躯壳与灵魂——魏玛宪法和五四宪法的文本比较
18.The Position of Constitution Conform to Freedom--from Weimar Constitution of 1919 to German Fundamental Law of 1949;宪法地位和自由成正比——从1919年魏玛宪法到1949年德国基本法
相关短句/例句

Weimar Germany魏玛德国
3)Weimar Constitution魏玛宪法
1.Body and Soul of the Constitution——Comparison of Weimar Constitution and Constitution of 1954;宪法的躯壳与灵魂——魏玛宪法和五四宪法的文本比较
2.Studying the Abuse of the Weimar Republic System from the Weimar Constitution;从魏玛宪法看魏玛共和的体制性弊端
3.The Impact of American Constitutionalism on Weimar Constitution美国宪政对魏玛宪法的影响
4)Classical Weimar魏玛古城
5)Weimar Republic魏玛共和国
1.The Compensatng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arly Weimar Republic;美国与魏玛共和国初期的赔偿危机
2.National Mentality and the Nazi s Rising in the Weimar Republic;魏玛共和国的国民心态与纳粹的崛起
3.American Factors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Weimar Republic;美国因素与魏玛共和国的兴衰
6)Mary Wigman玛丽·魏格曼
延伸阅读

魏玛
魏玛
就像雅典曾是欧洲文化的心脏一样,魏玛也有过作为德国文化中心的辉煌时代。两位文坛巨擘歌德和席勒曾在这里创作出不朽的文学作品,李斯特等世界闻名的艺术家也曾在这里生活。魏玛代表着古典文化的传统,被人们赞誉为德国的雅典。魏玛位于图林根州府以东20公里,人口6万,是座风景优美、古色古香的城市。它依偎在埃特斯山的怀抱中,清澈的伊尔姆河水从身边静静的流过,掩映在树木花丛中的中世纪建筑物,以及富有田园诗风味的公园,还有矗立在公园和街头的雕像,都给魏玛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曾说过,魏玛不是一座有公园的城市,而一座有城市的公园。当然,魏玛的魅力更在于它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公元975年,皇帝奥托二世在这里大会诸侯,使这座千年古城首次载入史册。从1547年起,魏玛成为萨克森-魏玛公国(后为大公国)的京城。城里的故宫和郊区的贝尔维德雷宫及梯夫特宫就是当年留下的宫邸。这个诸侯国小国寡民,无力争雄,于是历代邦君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化艺术方面。公爵卡尔·奥古斯特(1758-1828)特意邀请在文坛初露才华的歌德来担任大臣。1775年年仅26岁的歌德来到魏玛,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32年逝世。他的非凡才华,为魏玛开创了第一个文化上的黄金时代。歌德不少千古传世的作品都是在这里创作的,他的巨著《浮士德》也完成于魏玛。诗人和剧作家席勒也两度在魏玛生活,并在这里写了剧本《威廉·退尔》。此剧歌颂了瑞士传奇式的自由英雄,鼓舞了人民反抗专制的斗争意志。然而受到奥古斯特公爵资助的不仅有歌德和席勒。小说家兼莎士比亚蓍作翻译家维兰德(1733-1813)从1772年起到去世一直生活在魏玛。从1776年起德国启蒙运动最有名的理论家赫尔德(1744-1803)也住在这里。他的思想强列地影响了德国的狂飙突进文学运动。那时的魏玛群星灿烂,堪称德国的精神首都。1708年到1717年,音乐家巴赫在这里创作了他的一些著名作品。马丁·路德的朋友和肖像画家克拉纳赫(1472-1553)在魏玛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时光。他的旧居至今仍在。市教堂内的祭坛画就是他的作品。这些也都是魏玛文化史上的大事。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是魏玛的第二个文化黄金时代。1848年,有“音乐之王”称誉的钢琴大师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人)来到魏玛担任宫廷乐长,在这里创作了《但丁交响曲》和《浮士德交响曲》等杰出的音乐作品。同时,李斯特还指挥了同时代作曲家瓦格纳、舒曼、柏辽兹和他自己作品的演出,使魏玛无可争议地成为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李斯特创办的魏玛音乐学院至今享有盛名。他的故居在伊尔姆河公园旁边,是一座花园别墅。客厅与琴室合为一体,摆着他当年用过的钢琴。1860年魏玛创办了一所美术学院,德国最重要的印象派画家利贝曼(1863-1935)曾就学于此。1919年,建筑艺术家格罗皮乌斯把这所学院和实用美术学校合并为公立包豪斯学校。这是一所融艺术、手艺和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学校,开创了现代建筑主义学派。1925年,包豪斯学校迁往德绍。1933年以后,许多曾任教的艺术家流亡国外,将他们的思想传播到海外,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战后,魏玛又重建了建筑学院。魏玛不仅曾是德国文化艺术的心脏,而且还曾在政治史上留下烙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皇冠落地,王侯们也纷纷退位。1919年德国国民议会在魏玛制订了第一部共和宪法,民族剧院就是通过该宪法的会场。人们把这个宪法称为魏玛宪法,依宪成立的共和国为魏玛共和国。14年后,希特勒上台,扼杀了魏玛共和国。希特勒时期是魏玛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在这个文化古城西北8公里的布痕瓦尔德设立了臭名昭著的集中营,五六万人在那里丧生。这个集中营遗址已辟为控诉法西斯罪行的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