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会主义,ecological socialism
1)ecological socialism生态社会主义
1.Ecological Socialism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Our Countr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utlook;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2.Ecological Civilization——A New Annotation of Ecological Socialism——Commentary on Research of Transition of Chinese Cities Rich in Resourses from Dr. Zhao Tianshi;生态文明——生态社会主义的新诠释——兼评赵天石博士的《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3.Both ecological socialism and eco-feminism are important trends in the western environmental movement.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都是在西方社会环境运动大背景下形成的重要思潮和派别。
英文短句/例句

1.Revelation of Ecological Socialism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生态社会主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2.Criticizing Capitalism: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socialism;资本主义批判:生态社会主义的新视野
3.Ecological socialism’s criticism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生态社会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4.The New Discuss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logical Socialism and the Harmonious Socialism;生态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主义关系新探
5.A New West Socialism Ideological Trend--Eco-socialism’s Prospect;一种西方社会主义新思潮——生态社会主义的前景
6.Pepper's Ec-socialism Thought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7.Influence of Marxism and the Soviet Socialism on Eco-socialism;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影响
8.Ecological Socialism and It s Enlightenment on Building Society of Harmonious Socialism;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9.Comment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from an Eco-socialism Perspective;评生态社会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
10.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Socialism and Marxism;生态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探析
11.O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socialism;生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理念探析
12.On New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Socialism Since 1990s;九十年代以来生态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3.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Socialism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our Country;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14.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thics in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伦理建设
15.Ecological Civilization:Foundation of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16.The Ecological View in Marxism and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17.Marx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8.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Cornerstone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
相关短句/例句

eco-socialism生态社会主义
1.Return to Anthropocentrism and Construction of Eco-socialism;重返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佩珀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
2.Comment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from an Eco-socialism Perspective;评生态社会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
3)ecosocialism生态社会主义
1.After the ecological Marxism and ecosocialism, the Western Marxism at last has acknowledged the essen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rx and ecology, which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al resolution to the modern capitalist environmental disaster.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经历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流变之后,最终提出了马克思的生态学理论, 为现代资本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4)Ecological socialism生态学社会主义
5)Ecological socialist society \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6)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The emergence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ts construction symbolizes the sublimation of human concept of ecology and civilization.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提出,是生态观、文明观的升华。
延伸阅读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soeialist transforma-tion of agrieulture)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把小农经济逐步改变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关系变革。是社会主义国家巩固工农联盟、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农民个体经济,是劳动者的私有制经济。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无产阶级所领导的国家政权,对大量存在的小农经济不能像对待大土地占有者那样,对他们采取剥夺的方式,只能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但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农业合作化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农民阶级的二重性,指出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对农民不能剥夺,必须通过合作社,引导他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列宁在《论粮食税》和《论合作制》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合作化的原则和政策,包括:①组织合作社必须遵循自愿原则,采取说服教育和典型示范的方法,反对任何强迫命令;②首先在农产品销售方面,组织供销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组织;③国家给予合作社以财政援助,普及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④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和排挤富农,为完全战胜富农创造条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列宁合作社计划”。苏联共产党遵循列宁的合作化原则和政策,领导苏联农民在20世纪30年代实现了农业集体化(见苏联农业集体化)。第一次用实践证明: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合作化道路是引导小农经济走向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中国共产党按照马克思主义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在领导农民完成土地改革之后,于1952年底开展了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实行依靠贫农、下中农,巩固地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运用典型示范和说服教育农民的办法,采取三个互相衔接的步骤,由点到面、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三个步骤是:首先组织和发展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再组织和发展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组织和发展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完全社会主义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见中国农业生产互助合作)。(俞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