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Eliot
1)Eliot艾略特
1.On T.S.Eliot s “Impersonal Theory”;论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诗歌理论
2.On the Function of Criticism——Clarification of Eliot s "Objective Correlative";思考批评的功能——从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说起
3.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Immortal Traditions ——on Eliot s 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重解不朽的“传统”——论T.S.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
英文短句/例句

1.slipshod talk (George Eliot).随便的谈话(乔治 艾略特
2.What specifically did Elliott discover?(问)艾略特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3.Consciousness of Myth in T.S.Eliot s Major Poetry;特·斯·艾略特主要诗作中的神话意识
4.Rex applied for the post of Eliot' secretary.瑞克斯申请艾略特的秘书职位。
5.TALER: Hey, Elliott, where's your goblin?泰勒:嘿,艾略特,你的小妖怪在哪呀?
6.George Eliot was the pseudonym of Mary Ann Evans.乔治.艾略特是玛丽.安.埃文斯的笔名.
7.GEORGE ELIOT, Mature 19th-Century English Novelist乔治-艾略特,19世纪英国成熟的小说家
8.this pink - faced rotund specimen of prosperity (George Eliot).这位粉脸圆胖的成功人士(乔治 艾略特)。
9.George Eliot and Flaubert; Pioneers of the Modern Novel艾略特和福楼拜:现代小说的先驱者
10.Its substance is similar to that of Waste Land of Eliot.其与艾略特的《荒原》有内质上的相通。
11.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works of George Eliot?乔治·艾略特的作品你知道多少?
12.expressing emotion in the form of art (T.S. Eliot).以艺术的形式表达情感艾略特)。
13.The Image Systems in The Waste Lang by Eliot and the Puzzle of Comprehension艾略特《荒原》的意象系统和解读困惑
14.From Blake to Eliot谈布莱克和艾略特意象运用的相似性
15.How did he label the “degrees” of trend?(问)艾略特是如何标示波浪级别的?
16.Elliot: How long is your promotion going to run, Douglas?艾略特:道格拉斯,你这波促销会办多久?
17.A Probe into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Eliots?s Poetry Reflections on Eliot?s Poetry and Poetics艾略特诗歌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源探究
18.ELLIOTT: ...and, um, close your eyes.艾略特:……还有,嗯,闭上你的眼睛。
相关短句/例句

T.S.Eliot艾略特
1.The Anti-Feminist Tendency of T.S.Eliot;T.S.艾略特的反女权主义倾向
2.The Contrast Between Jung and T.S.Eliot Non-personalized Theory;荣格和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之比较
3.An echoing heart of a poet ——The study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an Zhilin and T.S.Eliot;一个心音的回响——谈卞之琳对艾略特的接受和作品创生
3)T.S. Eliot艾略特
1.T.S. Eliot s View of Traditional Order and Christian Salvation;艾略特的传统秩序与基督教拯救观
2.This thesis is intended to give a contrastive study oftwo milestone representatives in respective poetic transitional periods respectively in China and the West: Wang Guowei andT.王国维和艾略特分别是中西诗学转型期的代表性人物。
4)T.S.EliotT.S.艾略特
1.The Poetical Theory of Jiuye School and T.S.Eliot: From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to Practical Criticism;“九叶”诗论与T.S.艾略特:从理论建构到批评实践
2.Polyphonics in Murder in the Cathedral by T.S.Eliot论T.S.艾略特《大教堂里的谋杀案》的复调对话
5)George Eliot (1819~1880)艾略特,G.
6)Thomas Stearns Eliot (1888~1965)艾略特,T.S.
延伸阅读

艾略特艾略特(1819~1880)Eliot,George英国作家。原名玛丽·安·埃文斯。1819年11月22日生于英国沃里克郡,1880年12月22日卒于伦敦。她从小熟悉英国农村的风土人情。少女时代就读于女子住宿学校,母亲去世后帮助父亲料理家务,居家自学,有语言天才,掌握德文、法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和希腊文。20岁随父亲迁居考文垂,在那里结识了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青年查尔斯·勃雷、查尔斯·韩奈尔等,读了后者所著《关于基督教起源的考察》等怀疑主义论著,毅然抛弃了宗教信仰,热烈关注社会改革的各种新潮流。这是她一生的转折点,1846年她翻译出版了德国思想家大卫·斯特劳斯的无神论著作《耶稣传》,几年后又翻译了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这两部书的出版对英国19世纪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有相当影响。1851年她担任《威斯敏斯特评论》的助理编辑,接近更多的自由派知识分子,思想进一步成熟。这个时期她与评论家、有妇之夫乔治·亨利·路易斯由于思想投合而共同生活。在后者的鼓励下开始从事创作,以乔治·艾略特为笔名发表作品。最初以《牧师生活场景》为题发表3部中篇小说,引起评论界注意。接着出版的《亚当·比德》,是一部真实地反映18世纪末英国农村风貌,表现同名主人公深刻道德力量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房》,是一部描写19世纪初英国农村生活的小说,通过一对兄妹的故事和命运反映作者的道德思考。《织工马南》,是一部有较高艺术成就的心理小说。由于与有妇之夫同居,她被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体面”社会所放逐,后来两人经常在欧洲大陆旅行。两次意大利之行使她创作了长篇小说《罗慕拉》,反映意大利宗教改革家的生活。她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费利克斯·霍尔特》、《米德尔马契》、《丹尼尔·德龙达》等。《米德尔马契》被认为是她最重要的小说,通过众多人物复杂交织的命运深刻地思考了人的自由意志与自由选择、个人行为对自己及对他人所造成的后果等,把作者的“人必须为自己的道德选择付出代价”的思想发挥到极致。这是一部描写人生幻灭的小说,包含大量的心理分析。艾略特具有深刻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有声有色的女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