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
1)Madagascar[英][,m?d?'g?sk?][美][,m?d?'g?sk?]马达加斯加
1.Formation and Occurrence of Pezzottaite from Madagascar;马达加斯加草莓红绿柱石的成因与产状特征
2.Comparis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in China and Madagascar;中国和马达加斯加在环境保护法领域的比较研究(英文)
3.The Tropical Forest Resource of Madagascar Island;马达加斯加的热带森林(英文)
英文短句/例句

1.civet of Madagascar.马达加斯加岛的灵猫。
2.African-Malagasy Union非洲-马达加斯加联盟
3.For example, in Madagascar,譬如,在马达加斯加
4.Erymnochelys madagascariensis [hidden-necked turtle]马达加斯加大头侧颈龟
5.Societe des plantes a parfum de Madagascar, en Mayotte马达加斯加香料植物公司(马约特岛)
6.Union of African and Malagasy States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国家联盟(非马联盟)
7.Inter-African and Malagasy Organization非洲马达加斯加组织(非马组织)
8.Agence pour la securite de la navigation aerienne航空安全局 [非洲和马达加斯加]
9.Afro-Malagasy Industry Property Office非洲-马达加斯加工业产权处
10.a group of 86 islands north of Madagascar.马达加斯加岛北部的个岛屿组成。
11.Textile Industry Federation of Africa and Madagascar非洲和马达加斯加纺织工业联合会
12.Organization of the African and Malagasy Community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共同体组织
13.an inferior lac produced by lac insects in Madagascar.马达加斯加紫胶虫产的一种次等紫胶。
14.Madagascar has a rugged mountain spine.马达加斯加有一起伏不平的中央山脊。
15.Supreme Council of Institutions of Madagascar马达加斯加最高立法委员会
16.shrubby tree of Madagascar occasionally cultivated for its edible apple-shaped fruit.马达加斯加灌木,苹果形果实,可食。
17.the basic unit of money in Madagascar.马达加斯加所使用的基本货币单位。
18.African and Malagasy Coffee Organization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咖啡组织(非马咖啡组织)
相关短句/例句

Madagascar hook马达加斯加钩
3)Madagascar[英][,m?d?'g?sk?][美][,m?d?'g?sk?]马达加斯加岛
4)Malagasy[英][,m?l?'g?si][美][,m?l?'g?s?]马达加斯加人
5)Madagascar alexandrite马达加斯加变石
6)Madagascar amethyst马达加斯加紫晶
延伸阅读

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印度洋西南部岛国。全称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面积58.7万平方千米。人口1280万(1993)。由18个部族组成,马达加斯加人占98%,尚有少数科摩罗人、印度人,华侨和华裔1.1万人左右,法国侨民1.8万人左右。马达加斯加语为国语,通用法语。居民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占70%,信奉传统宗教的占20%,信伊斯兰教的占8%。首都塔那那利佛。马达加斯国旗 国徽首都塔那那利佛鸟瞰地理马达加斯加为世界第四大岛。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海岸线长5000千米。全岛由火山岩构成。中部为海拔800~1500米的中央高原,察拉塔纳纳山北部的主峰马鲁穆库特鲁山海拔2876米,为全国最高点。高原向东西两侧倾斜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境内河流纵横,分别注入印度洋和莫桑比克海峡。东南沿海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季节变化不明显;中部为热带高原气候,温和凉爽;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地图:马达加斯加历史1~10世纪,印度尼西亚人陆续移居该岛,并同当地人结合,形成马尔加什人。14世纪在中部和东南沿海出现了国家组织。16世纪,麦利那人在中部建立伊麦利那王国。1794年发展成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19世纪初统一全岛,建立了马达加斯加王国。19世纪30年代遭法国入侵,1896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60年6月26日宣布独立,成立马达加斯加共和国。1975年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1991年政局剧烈动荡。1992年8月,全国公民投票通过第三共和国新宪法,恢复原国名。1997年2月,迪迪埃·拉齐拉卡当选总统。政治1992年8月经公民投票通过的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由全民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实行两院制。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为国家最高立法机构。政府为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1993年8月组成的政府,总理为F.拉武尼。主要政党有:拉扎拉马派有生力量卡特尔、全国发展与民主联盟、马达加斯加革命先锋党、马达加斯加独立大会党、争取马达加斯加独立全国运动、争取全国统一人民跃进党、争取马达加斯加发展党和马达加斯加复兴独立大会党等。经济服务业是马达加斯加经济的支柱,其次为农业和工业。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6.95万亿马元(按马达加斯加法郎市场价计算)。货币单位:马达加斯加法郎(简称马元),汇率为2735马元兑1美元(1994年6月)。塔那那利佛的亚纳拉凯利市场自然资源丰富。石墨储量占非洲首位,还有云母、铀、铅、宝石、石英、金、银、铜、镍、铝矾土、铬、煤等。河流湍急,水力发电潜力很大。森林面积1470万公顷。粮食作物有大米、木薯、玉米等,大米已接近自给。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丁香、剑麻、甘蔗、花生、棉花等,而其香草(华尼拉)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马达加斯加旅游资源丰富,但服务设施不足,政府正作为重点发展,鼓励外商投资。游客主要来自西欧。主要旅游点为贝岛、圣玛丽岛等。交通不发达。铁路总长883千米,公路总长近50000千米。内河航道3500千米,但仅使用400千米。海港18个,90%的海运集中在东部港口图阿马西那(塔马塔夫)。马达加斯加航空公司有定期航班飞往欧洲、非洲和西南印度洋诸岛国。全国有机场57个,但仅首都伊瓦图机场为大型国际机场。财政连年赤字。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实行贸易进出口自由化政策;鼓励出口多样化,出口额有所增长。主要进口商品为石油、车辆、机械设备、药品、日用品及食品等;主要出口商品为咖啡、丁香、华尼拉(一种香精原料)、鱼类、石墨、铬等。主要贸易对象为法国(占总额30%)、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中东产油国以及东南亚和印度洋诸岛国。自从实行经济自由化以后,外国投资逐年增加。文化教育实行5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73.4%。高等院校有6所,塔那那利佛大学规模最大。报刊有《消息与舆论》、《政府公报》、《新闻》、《马达加斯加午报》、《马达加斯加十字架报》、《马达加斯加晨报》、《论坛报》、《印度洋杂志》。通讯社、电视、电话全为国营。对外关系奉行不结盟政策,注意睦邻关系,主张建立印度洋和平区和印度洋区域合作,推行全方位外交。近几年,因谋求外援,注意改善和发展同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关系。马达加斯加与中国于1972年11月6日建交。1992年两国进出口总额为619万美元。法国为马达加斯加的宗主国,政治、经济有一定的渊源关系,马达加斯加独立后两国关系有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