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动物,Nekton
1)Nekton[英]['nekt?n][美]['n?k,tɑn]游泳动物
1.The change of community structure of nekton in the waters off southern Shandong Peninsula in spring;山东半岛南部水域春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2.Utilization of tidal creek habitat by the nektons in a newly formed salt marsh at Yangtze River estuary.游泳动物对长江口新生盐沼湿地潮沟生境的利用
3.: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seasonal dynamics of nektons in the tidal creek waters of within mangroves of Yingluo Bay, Guangxi, in 1999.于 1999 年定量研究了广西英罗港红树林潮沟潮水中游泳动物的季节变化。
英文短句/例句

1.A Study on the Seasonal Dynamics of the Nektons in the Tidal Creek Waters of within the Mangrove Area红树林潮沟游泳动物的季节动态研究
2.The biodiversity of the nektons in the tidal creek water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ngrove-fringed waters.红树林潮沟游泳动物生物多样性高于林缘。
3.swimming bell【动】(水母等)泳钟, 游泳体, 伞
4.a track, swimming meet田径、 游泳运动会.
5."Swimming is both as a competitive sport and recreation. The principal swimming strokes are the crawl, backstroke, breaststroke and butterfly. "游泳既是竞赛运动又是娱乐。主要游泳姿式有爬泳、仰泳、蛙泳和蝶泳。
6.The swimmer dived into the swimming pool from the divingboard.游泳运动员从跳板上潜入游泳池。
7.Swimmers rise up as they swim.游泳运动员在游泳时也是会浮起来。
8.A ciliated swimming organ that develops in certain larval stages of most marine gastropod mollusks.游泳盘大多数海洋腹足纲软体动物的某些幼体阶段形成的一种有纤毛的游泳器官
9.a swimming kick used while treading water.在踢水时用的游泳动作。
10.to coordinate one's movements in swimming游泳时使动作协调.
11.The thrusting motion of the legs in swimming.打水游泳时蹬脚的动作
12.Swimming is my favourite sport.游泳是我最喜欢的运动。
13.You have to warm up before you go swimming.在游泳前要做暖身运动
14.Swimming is one of the water sports.游泳是水上运动之一。
15.Is swimming a strenuous exercise?游泳是很费力的运动吗?
16.The motion that I love most is swimming.我最喜爱的运动是游泳。
17.Swimming is the sport of the summer season.游泳是夏季最好的运动。
18.swimming & watersports equipment游泳及水上运动用品
相关短句/例句

necton['nekt?n]游泳动物
1.Fauna composition of necton and fishery resources in waters near Dayushan Island大嵛山附近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和资源现状及其变化分析
3)animal swimming test动物游泳实验
1.Objective To study method of the computer based testing system for animal swimming test with mice by integrating the knowledge of computer science,image processing with tha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结果建立了动物游泳实验计算机检测系统和反映小鼠游泳耐力的新的指标评价体系。
4)surface swimmer表层水游泳动物
5)Necton['nekt?n]游泳生物
1.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tock density of necton in the adjacent waters of Zhanjiang port;湛江港邻近水域游泳生物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的分布
2.Species composition of necton and resources state of Taiwan Strait and its adjacent waters;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游泳生物种类组成和资源现状
3.Necton Resources State of Yuan-dang Lake in Xiamen;厦门筼筜湖游泳生物资源状况
6)biology swimming生物游泳
延伸阅读

游泳动物  在水层中能克服水流阻力自由游动的水生动物生态类群,绝大多数游泳动物是水域生产力中的终级生产品,产量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90%左右,是人类食品中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类群  游泳动物能主动活动,其活动主要靠发达的运动器官。这类器官不仅可克服海流与波浪的阻力,进行持久运动,还可迅速起动,以利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为了适应水中运动,游泳动物往往具备典型的流线体型(如鲐鱼、梭鲻鱼类、海豚等),并且有发达的肌肉系统、神经系统、视觉以及适应不同生境的各种形态结构。游泳动物始终处于水体之中,特别是在大洋水层区没有任何隐蔽体,因此游泳动物多具有发达的伪装隐蔽、接收传递信息和摄取食物的适应性结构。    游泳动物主要由脊椎动物的鱼类、海洋哺乳类、头足类和甲壳类的一些种类,以及爬行类和鸟类的少数种类组成。其中,鱼类中的硬骨头鱼纲、海洋哺乳类、头足纲中的鞘亚纲等大多数种类,都是游泳动物。    根据起源的不同,所有的水生生物可分为原生水生生物和次生水生生物。整个进化过程都在水环境中进行的生物是原生水生生物,其中属于游泳动物的有鱼类、甲壳类等。另一些水生生物的近代祖先在其系统发生过程中,已在陆地上生活了相当长的时期,此后又重新移居于水环境,其中属于游泳动物的有水生哺乳动物。    根据生物的流体动力学特征,还可对游泳动物作进一步区分。例如,底栖类群的活动范围小,一般不善游泳,?诖笱笏阒忻偈车纳锶葱枰咚俪志玫挠斡灸芰ΑK锏退儆斡臼保硭悴宦遥枇Σ桓摺5俣仍龈咴谀骋涣俳缰凳北慊嵩谏碇艹鱿植还嬖虻奈辛?(紊流),阻力骤增。有个流体力学参数叫雷诺数(Re),可用来估测这个临界速度。对于水生动物来讲,雷诺数主要由这样几个因子构成:水的惯性和粘性,动物与水间的相对速度,动物的体形。雷诺数与水粘性成反比,与另外几个因子成正比。游泳快的水生动物都具有流线形轮廓,体表的粘液保证了表面的平滑且粘液溶于水后可减低水的粘性,躯体的和谐动作也有助于减低阻力。据计算,它们的雷诺数都很高,多在105.5~107.5之间;也就是说,游速极高时才会出现明显紊流。Ю.Г.阿列耶夫(1976)据此将游泳动物分为4个亚类群: ①底栖性游泳动物。它们游泳能力低,常栖息于水底。如灰鲸属、儒艮属等。②浮游性游泳动物。游泳能力也不高,雷诺数在5.0×(103~105)之间。 如箭虫、灯笼鱼科等。③真游泳动物。游泳能力强,速度快,可持久运动,雷诺数大于105。如鲭亚目、须鲸科、大王乌贼科等。④陆缘游泳动物。常出现于岸边,可能栖息于浅滩、岩石或流冰上。如企鹅目、鳍脚目、海龟总科等。    分布和洄游  游泳动物分布全球,在海洋中从两极到赤道水域均可见到。只是在一些水化学成分极为特殊的水域(例如含有硫化氢的黑海深层)没有代表。游泳动物也广泛分布于内陆水域,遍布所有纬度区,甚至发现于许多地下水体中,如盲鳉科鱼类就生活于北美的地下水中。只是在某些大型湖泊的超盐凹地、多盐盐水湖和所有临时水体(水坑、水洞等)缺乏游泳动物。海洋游泳动物在分类系统中占门类较多(在具有游泳动物生态类群的各个纲中均有代表),淡水则较少(在箭虫类和头足类中没有代表)。在种的数目上海洋也远多于淡水。其次,海洋游泳动物的个体比淡水者大,生态和形态变异也远较淡水者大。由于水体大小的限制,淡水中浮游性游泳动物的种类较多,而真游泳动物的种类较少。淡水与海洋游泳动物在适盐特性上的极大差异,导致它们之间绝大多数不能互相交换。    游泳动物在纬度上的分布特点,和动物界的总分布特点相同。在低纬度水域种类数目多,但各个种的种群数量相对为少。以鱼类为例,中国南海已知的种类约1000余,而渤海、黄海仅约300种。南海的经济种类产量在万吨以上的很少,而渤海、黄海的小黄鱼、太平洋鲱等高产年份可达10万吨以上。    游泳动物在水体中的分布取决于各个种的生态学特点。海洋中底栖性游泳动物的分布范围是从沿岸到数千米深处。浮游性游泳动物和真游泳动物分布于沿岸带至离岸很远的区域,从水表层到深海,其中鱼类可达最深海区,已有的记录超过1万米。呼吸空气的次生真游泳动物的分布范围,一般限于1000米水层以上。陆缘游泳动物的分布主要局限于100米水层以内,某些广深性分布种,例如韦德尔海豹,可潜至600米深的水层。    游泳动物多数具有洄游习性。有的可长途跋涉往返千百海里,到产卵场生殖,到索饵海域觅食,冬季到深水处或低纬度水域越冬。中国渤海和东海北部的许多种类,如带鱼、小黄鱼、真鲷、对虾等,每年都洄游到黄海南部或东海外海越冬,春季又向北洄游,进行生殖与索饵。在海中生长的中国鲥鱼、鲚鱼(凤尾鱼),松江鲈鱼则是定期溯河生殖的有名鱼类。还有许多种类能够重返"老家"生殖,如鲑属和大麻哈鱼属这类溯河性鱼类,每年定期进入其"出生地"河川支流进行生殖。幼鱼降河入海,索饵育肥,性成熟后又重返"老家"进行生殖,繁衍后代。太平洋北美沿海的一种王鲑,竟可溯河洄游到离岸3000~4000公里的河川上游及湖泊中生殖。这类鱼有非常高强的逆水游泳的本领,甚至可奋力跃过瀑布那样的障碍。鳗鲡则相反,属于降河性鱼,在淡水中生长后再到远离岸边的外海进行生殖。幼鳗入江河洄游的旅程可达4000~5000公里,美洲鳗甚至可到达2200米的高原地带。    生活在大海中的游泳动物,没有任何可供辨认方向的目的物,却常常能定期进行有规律的远程洄游。一般认为这是对外界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有的游泳动物,如鲸类还具备完善的接受与传递信息的器官,有利用回声定位的能力。游泳动物的游泳速度依种类而异,淡水中生活的某些种类,只能在几乎是"静止"的水体中游动。而真海豚却能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持续游泳很长时间,最快时速可接近6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