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超越资本,culture transcending capital
1)culture transcending capital文化超越资本
1.The current transformation of capital production could not be possible to break through its own limit,but it has created the conditions for humans to hold capital civilization and,at the same time,it has laid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final realization of culture transcending capital in human production.资本生产的当代转型不可能突破资本自身的极限,但却为人对资本文明的占有创造了条件,同时为在人类生产中最终实现文化超越资本奠定了基础。
英文短句/例句

1.On Culture Transcending Capital--Cultural Production,Limit of Capital and the Future of Human Society in the Perspectives of Das Kapital论文化超越资本——《资本论》视角中的文化生产、资本极限和人类社会的未来
2.Beyond Countryside:The Study on the Expans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Culture Farmer's Social Capital超越村落:文化农民社会资本的扩展及其结构研究
3.THE SPIRIT OF TRANSCENDENCE AND RENASCENCE--Probing Into the Culture of Carnival in "FAUST";超越与新生——浅读《浮士德》文本中的狂欢文化
4.Lastly, the analyzing of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is to surpass the textual culture.最后,分析文化误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文本文化的超越和升华。
5.And the transcendence of times and the soul can only be realized in the textual transcendence of literary interpretation.而时代超越和心灵超越只有在文学阐释的文本超越中才能够实现。
6.Approaching Salva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Beyond Poetry Function-A Study on Dover Beach;走向完美:超越诗歌功能的文化建构——文本《多佛海滩》的实验分析
7.Globalization: Transcending the National Country or the National Culture?全球化:超越民族国家,还是超越民族文化?
8.The Yue Culture in the Brand of Shaoxing Yellow Wine;绍兴黄酒品牌对越文化的吸纳与超越
9.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Going Across and Beyond;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
10.Qu Qiu-bai s Foresight Concerning the Writings in the Vernacular the Vulgarization of the Language;瞿秋白白话文“白”化的超越与超前
11.From Control to Transcending: The Research of Sexual Gaze in Visual Medium Tests;从控制到超越:视觉媒介文本中的性别化观看研究
12."Original Lu Xun":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Cultur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itting and Transcending;“原鲁迅”:在传承与超越中的跨文化对话
13.Beyond Wenzhou Culture, Spirit and Mode;温州文化、温州精神与温州模式的超越
14.Zheshang s Venturing Characteristics,Original Culture and Evolutional Paths;浙商创业特点、文化渊源与超越演进
15.Understanding and Transcending Cultural Stereotype Embraced in Inter-language Phenomena;中介语现象中文化定型的认识和超越
16.Poverty and Overstep──Reflections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ivil Law;贫困与超越──对传统民法文化的反思
17.Teachers’ Mosaic Culture:Concept,Cause and T ranscendence;教师马赛克文化:概念、原因及其超越
18.Criticism and Transcendence--On Independent Concionsness of Culture in Qian Zhong-shu s Works;批判与超越——论钱钟书独立的文化意识
相关短句/例句

surpassing capital超越资本
3)surpassing the text超越文本
1.The threefold states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are made up of explaining the text and surpassing the text.解读文本、探究文本、超越文本,构成了阅读过程中循序渐进的三重境界。
2.The Threefold States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are made up of explaining the text, reseaching the text and surpassing the text.解读文本、探究文本、超越文本,构成了阅读英语文本过程中循序渐进的三重境界。
4)text-surmount文本超越
5)labor surpassed capital劳动超越资本
6)hypertextual超文本化
1.A hypertextual integrative teaching model is more demanding and requires that they should be excellent planners,first class managers,good editors,multi-level counselors and qualified assessors,stepping from front stage to back stage.超文本化自主学习模式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他们必须扮演好优秀的组织者、高级编辑、合格的评估员、全方位的顾问等新角色,使教师从教学前台走到教学后台。
延伸阅读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资本通常分为两类,为了全面说明这一主题,就必须谈及这一点。这种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前面两章虽然没有给其取名称,但已常常谈到。现在是给其下精确定义并指出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后果的时候了。 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资本中,都有一部分用过一次以后,就再也不是资本了;再也不能对生产提供服务,至少不能提供同样的服务,也不再能对同一种生产提供服务。例如,由原料构成的那部分资本就是如此。用来做肥皂的牛脂和烧碱,一旦用于制造肥皂,就不再是牛脂和烧碱了,并且不能再用于肥皂制造业了,尽管其变体肥皂可以在其他制造部门作为原料或工具使用。作为工资而支付的那部分资本,或作为劳动者的生活资料而消费掉的那部分资本,也应归入这类资本。棉纺业主付给其工人的那部分资本,一旦付出以后,就不再是他的资本了,其中工人消费掉的那部分资本,就根本不再是资本了,即令工人节省下一些,也只能把节省下的资本看作是新资本,看作是第二次积累行为的结果。以这种方式完成全部生产职能的资本,即作一次使用的资本,称作流动资本。这一名称并非十分恰当,取这一名称是因为这部分资本需要靠出售成品来不断地更新,而更新后便用来购买原料和支付工资。因此它不是靠保持、而是靠转手来执行其职能。 然而,还有很大一部分资本,存在于耐久性或大或小的生产器械之中。这部分资本不是靠转手、而是靠保持来起作用,其效用不会由于一次使用而耗尽。属于这一类的有房屋、机器以及称为器具或工具的全部或大部分物品。其中一些是十分耐久的,它们作为生产器械的功能能持续存在于多次重复的生产操作中。投资于土地的永久性改良的资本,也应归于这一类。此外还有在事业开始时为以后的经营铺平道路所一次花费的资本,例如,开矿、开渠、筑路、筑船坞的开支。还可以举出另一些例子,但这些已足够了。凡以上述耐久形态存在、并在与此相应的时期内产生收益的资本,均称为固定资本。 有些固定资本需要不定期地或定期地更新。所有器械和房屋就是如此。它们每隔一段时间便需要通过维护检修来部分更新,最终会完全用环,再也不能当房屋和器械使用,重新归入原料类。在另一些情况下,除非遭受某种不寻常的事故,否则固定资本不需要完全更新,但也总需要一些支出用于维护,这种支出或者是定期的或者至少是不定期的。船坞或运河,一旦造成后,除非有意识地加以破坏,或除非因地震那样的大灾难使其堵塞,是不需要象机器那样重新制造的。但是需要有定期和经常性的开支来对其进行维修。开矿的费用无需花第二次,但除非有人肯花钱排水,否则矿井很快就会废弃。各类固定资本中最持久的,是用于提高某一自然要素如土地的生产力的资本。给象贝德福平原这样的沼泽地带或洪水泛滥地带排水,填海造田或筑堤防护,都是永久性的改良,但排水沟和堤防需要经常维护检修。挖地下排水沟所进行的土地改良也具有同样永久的性质,这种改良能大大提高粘土的生产能力;施加长效肥,也是对土地的永久性改良,所谓施加长效肥就是加到土壤中去的,不是会进入植物因而会被植物消耗掉的物质,而是这样一些物质,它们仅仅改变土壤与空气和水的关系,如对重质土壤掺砂和石灰,对轻质土壤掺粘土和泥灰。然而,即令是这样的改良,也需要有不定期的开支来维持其发挥充分的效力,尽管开支数额也许很小。 然而,这些改良会名副其实地提高收益,在扣除了进行改良的全部开支以后还会有一个余额。这个余额便是最初投资的收益,这种收益不象机器那样,由于机器的磨损而告终,而会永远存在下去。由此而提高了生产力的土地,在市场上会具有与此成比例的价值,因而通常认为投入土地改良的资本仍存在于增加了的土地价值中。然而,决不应产生误解。此处的资本和其他所有的资本一样,已经消耗掉了,消耗在了土地改良者的生活上和他们使用的工具的磨损上。但它却消耗在了生产上,对人们占有的自然要素土地产生了永久性影响,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我们可以认为,产量的增加是土地和固定于土地的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因为资本实际上已消耗掉,不能再抽走,因而其生产力此后便和土壤的原品质所具有的生产力不可分割地融和在了一起;所以使用土地的报酬此后便不再依赖于支配劳动和资本收益的法则,而是依赖于支配自然要素报酬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