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研究,politics philosophy research
1)politics philosophy research政治哲学研究
英文短句/例句

1.Nature, Human and Politics: An Enquiry Concerning Spinoza s Political Philosophy;自然、人与政治:斯宾诺莎政治哲学研究
2.Investigations on the Precondition of Studies on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China s Academic Community;中国学术界政治哲学研究的前提检讨
3.On Approachs of Stud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al Philosophy;从方法视角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
4.The Reconstruction of Rational Life--The Study of Habermas' Political Phlilosophy;理性生活方式的重建——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究
5.Construction Research Paradigms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for Chinese Problems;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政治哲学研究范式
6.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Stud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Macintyre;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麦金太尔政治哲学研究
7.Study on Communitarianism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Contemporary West;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社群主义研究
8.Folk Research of Civil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Philosophy;市民社会民间性研究的政治哲学视角
9.From Rousseau to Marx: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从卢梭到马克思:政治哲学比较研究
10.A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Between Aristotles and Moze;亚里士多德与墨子政治哲学比较研究
11.On the Research Object of Deng Xiaoping s Political Philosophy Ideology;试论“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的研究对象
12.Preoccupied with the war, I never learned much about his personal political philosophy.由于战争的繁忙,我很少研究他个人的政治哲学。
13.A Study of Locke s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Liberalism and Its Influence;洛克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思想及其影响研究
14.The Study on the Theory of Civil Society in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the Modern British;近代英国政治哲学中的公民社会理论研究
15.A SUMMARY OF RESEARCHES INTO CITIZENSHIP THEORY IN THE FIELD OF POLITICAL PHILOSOPHY;政治哲学论域中的公民资格理论研究综述
16.My Study on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Thought of Deng Xiaoping;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研究的视角及其基本问题
17.A Study of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Bureaucracy in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and Political Systems Analysis;哲学与政治系统分析视野中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18.A research for Laozi s political conflict thought;《老子》政治冲突思想研究——对政治冲突的一种哲学思考
相关短句/例句

Research on Tawney s Political Philosophy托尼政治哲学研究
3)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政治学研究
1.Most 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ers in China work in universities and focus on political theories and the normalized research.目前,政治学研究的主体队伍在高等院校,研究的领域以政治理论为主,多侧重于规范性研究。
2.Although achieving fruitful results,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 faces confusion on how to break bottleneck to make further development.我国政治学研究在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突破继续发展瓶颈的困惑。
4)philosophy of politics政治哲学
1.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Deng Xiaoping s Views of Philosophy of Politics;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初探
2.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Deng Xiaop ing s Views of Philosophy of Politics;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探析
3.In fact, at that time Marx doesn t carry on philosophical research of pure world outlook, and the theme of his early years philosophy is philosophy of politics.事实上,马克思早年没有进行过纯粹世界观性质的哲学研究,他早年持有的哲学的主题是政治哲学。
5)politics philosophy政治哲学
1.Discriminating from the macroscopic analysis stratification plane, the mod- ern politics philosophy has mainly two methods: the systematic analytic method and t.从宏观分析层面区分,现代政治哲学主要有系统分析法和矛盾分析法,分别运用这两种方法分析研究社会的理论可以称为社会系统理论与社会冲突理论。
6)political philosophy政治哲学
1.Critical study on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utilitarianism in Chinese modern times;中国近代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理论辩证
2.What is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现代西方政治哲学是什么?
3.Transcend the Logic of Should Be: The Historical Methodology of Marxism Political Philosophy;超越应当的逻辑——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历史主义方法
延伸阅读

政治学研究方法  在研究政治现象的过程中采用的原则、程序和技术手段。社会政治现象错综复杂,不同的研究者因受不同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的指导,在研究活动中所遵循的原则、程序和使用的技术手段互不相同,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政治学理论和观念。政治学研究方法不仅对政治学研究是重要的,对认识和判断不同政治思想体系和政治学理论也是重要的。    发展简况  政治学研究方法从古至今不断发展、演化,基本存在两种取向:一种是思辨的方法,从对基本价值的思辨性分析中演绎出政治学说,并以此解释政治现象;另一种是经验的方法,从大量实际材料的经验分析中归纳出政治学说,并以此解释政治现象。中国古代的政治研究也兼有这两种方法。如论证"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对政治的作用具有思辨的特性,而对具体的仁、礼、法、道、势、义与利、君与臣、君与民等领域的研究,对世事、布政、伦理、纲常的研究却更多带有经验的特性。总体上说,中国古代的政治研究更注重实用理性。中国古代的政治研究没有发展成独立的学科,传统的方法两千年来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西方的政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演变中变化颇多,思辨和经验两种取向贯穿着整个发展过程。 在古希腊、 柏拉图的《理想国》从"善"的理念演绎出理想的城邦制度,体现着思辨的方法;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则是在对 100多个城邦政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理想的城邦制度,体现了经验的方法。随着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这两种取向各自萌生了众多不同层次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进入现代后,社会各种矛盾和社会条件的变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为丰富政治学研究手段创造了条件。20世纪,政治学研究方法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变革。第一次变革发生在20、30年代。当时的政治学者深感政治学研究未能、也无力解释日新月异的实际政治,于是对传统的历史研究法提出批评。他们认为历史研究法虽然是反思辨的,但它过于注重分析原始的历史文献,注重法律文件和正式的政治体制的比较,因而有明显的局限性,难以解释复杂、生动的政治现象。在这一时期,现实主义的方法得到提倡,它主张走出图书馆和档案室,到实际政治生活中去。同时,科学主义思潮也开始兴盛,它采用更严格的方法和手段来促进政治学研究。当时政治学者的这些主张,促进了学科之间的渗透和新的研究方法的产生。第二次变革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代,行为主义政治学产生,并迅速成为政治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潮。它强调纯科学、规则性、验证、技术、数量确定、价值中立、系统化和一体化,试图使政治学成为一门不仅能解释而且能预测政治现象的学科。这些主张导致当代政治学日益突出研究方法的地位,使当代政治学研究方法推陈出新,种类繁多,不断寻求新的理论模式和方法。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变化反映了当代政治学发展的状况,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当代政治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不同层次的研究方法  政治学研究方法有性质和层次上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方法论、学科性方法、分析性方法、工具性方法几个层次。各层次的研究方法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方法论是高层次的方法,具有指导性。只有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其他各类方法才能得到正确运用和发挥最大的效用。学科性方法和分析性方法是程序性的方法,为政治?а芯刻峁┦实钡慕嵌取9ぞ咝苑椒ɑ旧鲜羌际醴椒ǎ怯靡曰袢 ⒎治龊痛碜柿系姆椒ā?    方法论  指导人们进行政治研究的总体性原则和观念,或称世界观,是最高层次的方法。在方法论上,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差别与对立。不同的阶级立场和意识形态,影响人们对方法论的选择。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它要求辩证地客观地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其基本点是: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任何政治问题都必须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进行考察。②从具体到一般。研究政治现象必须从具体问题入手,从中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而不能用主观预定的模式去规定具体现象。③理论联系实际。政治学研究要紧密联系实际情况,用政治理论指导政治实践,同时使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④阶级分析。从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复杂的政治现象,以揭示政治现象的本质。⑤经济分析。政治归根结柢是经济的反映,是为经济服务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政治生活,这是分析和理解政治现象的基本观点。    除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外,历史上曾出现过4种主要的方法论:①伦理学世界观。它从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来研究和解释政治现象。这种方法论在西方和东方古代时期起基本主导作用。古代的政治学者相信道德目的是"公民营"共同生活的根本欲望,国家的建立是为了实现正义,伦理的目标和原则渗透政治,各种体制、组织设置和权力的行使均以实现某种道德价值为目的。人们的道德观念制约着社会生活。②神学世界观。它相信上帝创世、上帝安排俗间秩序、人法上帝,一切人间的政治现象均应从与上帝的关系中得到解释,人间的一切政治生活都是神的意志决定的。这一方法论基本贯穿于中世纪。中世纪的各派政治思想家,虽在观念上有分歧,但在方法论上是基本一致的,都从神学角度论证自己的政治理论。③法学世界观。它认为一切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都是以权利为根据由国家创造的。这一方法论盛行于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是资产阶级的经典世界观。法学世界观突出国家和权力的作用,从敬神轻人转为尊人重世,注重人的权利、自由、欢乐和幸福。它注重从人的权利出发来论证政治制度,从政治制度来论证政治生活,把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看成是决定性的。这一概念框架,后来虽有很大变化,但其基本精神迄今仍是西方政治研究的主导方面。④社会学世界观。它认为政治生活的发展与全社会的各种运动和诸多关系相关,因此不能仅从政治制度出发来解释政治现象。社会学世界观提倡实证性和批判性的观念,主张从社会改造出发设计理想的政治。这一方法论于19世纪上半期开始盛行。以上 4种世界观都在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但在同一个时期除了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方法论外,同时还存在着其他占次要地位的世界观。19世纪末以后,又有新的方法论陆续产生,如心理学方法论、系统方法论等,但均未获得前几种方法论那样压倒性的地位。    学科性方法  采用其他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学科性方法在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日益交汇的趋势下发展较快,出现了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政治地理学、生物政治学、生态政治学、政治伦理学等。它们分别借用一定学科的方法和研究成果,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如生物政治学注意研究生物因素对政治行为的影响,从人类生命科学的角度解释政治结果和政治过程,注重应用生理学、心理生理学和心理药理学等原理。生态政治学则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生态环境对政治系统会产生生态学意义上的影响等。    分析性方法  根据一定的原则和结构分析政治现象,设计一定的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把研究对象的各项变量纳入一定的理论框架之中。分析性的方法种类繁多,如行为研究法、政治系统分析、学习理论、社会化理论、精英理论、认识差异理论、个性理论、心理研究法、团体理论、体制理论、组织理论、政策分析、契约理论、理性理论、博弈论、角色理论、结构功能理论、政治沟通理论、交换理论等。这些方法均有自己特定的应用规则和程序,并有自己特定的概念框架。它们注重从自己确定的原则出发分析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并把政治现象纳入自己的分析模式中加以考察。这些方法并不是关于某个特定对象的理论,而是从各自的角度来透视和解释政治现象。    工具性方法  用严格的规则实施搜集、处理和分析有关政治现象的数据和资料的技术和手段。这些方法的目的是使政治学研究建立在定量分析、精确计算的基础上。工具性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行为主义政治学占主导地位后迅速发展起来,适应当代政治学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转变。工具性方法主要来自统计学、数学、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工具性的方法包括定量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验研究法、模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形式理论、预测分析、内容分析、因素分析、目的-手段分析等。这一类方法的发展,丰富了政治学研究搜集和分析材料的手段。当代政治学的发展与工具性方法的发展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