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治疗应用,ROSA ROXBURGHII/ther use
acanthopanax senticosus/therapeutic use刺五加/治疗应用
3)Acupuncture/Therapeutic Use针刺/治疗应用
4)acupuncture therapy/therapeutic use针刺疗法/治疗应用
5)GUCIJIETONG HEJI / therapeutic application骨刺解痛合剂/治疗应用
6)GUCIBITONG WAN /therapeutic application骨刺痹痛丸/治疗应用
延伸阅读

刺梨【通用名称】刺梨【其他名称】刺梨 (《纲目拾遗》) 【异名】茨梨(《分类草药性》),文先果(《四川中药志》),团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实。 【植物形态】刺梨,又名:送春归(《宦游笔记》),缫丝花。 落叶灌木,高约1米。多分枝,遍体具短刺,刺成对生于叶之基部。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着生于两刺之间;叶柄长1.5~2.5厘米,具条纹;托叶线形,大部连于叶柄上,边缘具长尖齿及缘毛;小叶通常7~11枚,对生,长倒卵形至椭圆形,边缘具细锯齿,先端尖或圆形,基部阔楔形,两面无毛;无柄。花两性,单生于小枝顶端,淡红色有香气;花萼5,基部连合成简状,围包雌蕊,上端膨大而成花盘,表面密被细长刺针;花瓣5,广倒卵形,顶端凹入,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盘外围,有毛,长出于萼筒口;雌蕊多数,着生于萼筒基部,柱头头状。果实偏球形,被有密刺,成熟时为黄色,内含多数骨质瘦果,卵圆形,先端具束毛。花期4~7月。 生长于中山及低山地区的沟旁、路边或灌木林旁。分布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等地。 本植物的根(刺梨根)、叶(刺梨叶)、花(刺梨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宦游笔记》:"味甘而酸涩。" 【功用主治】健胃,消食。治食积饱胀。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健胃,消食积饱胀,并滋补强壮。" ②《四川中药志》:"解暑,消食。" 【用法与用量】内服:生食或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