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9097阅读:1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蔬菜杀虫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主要用于防治农作物的蓟马危害。



背景技术:

随着有机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进而降低农药在农产品的残留以及解决害虫传统农药的抗性问题是当前农药技术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之一。由于农药活性成分自身的物理属性,部分高效、低毒的化合物只能溶解于有机溶剂才能提高其利用率,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和一定的溶解度的限制下,部分活性成分可以制成环境相对友好的微乳剂和可分散油悬浮剂。唑虫酰胺是日本开发的主要用于防治螨虫的药剂,其主要剂型为乳油在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唑虫酰胺的单剂的长期使用存在抗性容易增加,成本较高的问题。

唑虫酰胺:英文名称Tolfenpyrad,是原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吡唑杂环类杀虫杀螨剂,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止昆虫的氧化磷酸化作用,还具有杀卵、抑食、抑制产卵及杀菌作用。

化学名称:4-氯-3-乙基-1-甲基-N-{[4-(4-甲基苯氧基)苯基]-甲基}-1H吡唑-5-羧酰胺

化学分子式:C21H22ClN2O2

相对分子质量:383.9

理化性质:其纯品为类白色固体粉末,密度(25℃):1.18 g/cm,蒸汽压(25℃):<5×10Pa。溶解度(25℃):水0.037 mg/L,正己烷7.41 g/L,甲苯366 g/L,甲醇59.6 g/L。分配系数(正辛醇/水)(25℃):log Pow 5.61。制剂的急性毒性为:大鼠经口LD50 102(雄),83(雌)mg/kg;小鼠经口LD50 104(雄),108(雌)mg/kg。急性经皮毒性相对较低,对大鼠、小鼠LD50均>2000 mg/kg。对兔眼睛和皮肤有中等程度刺激作用。

联苯菊酯

【英文名称】bifenthrin

【其他英文名称】biphenthrin,Talstar,FMC-54800

【化学名称】(1R,S)-顺式(Z)2,2-二甲基-3-(2-氯-3,3,3-三氟-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2- 甲基-3-苯基苄酯

【分子式】C23H22ClF3O2

【理化性状】粘稠液体晶状或蜡状固体,熔点51-66℃,比重1.21(25℃),蒸气压0.024mPa (25℃),溶于二氯甲烷、甲苯、氯仿、丙酮、乙醚、微溶于庚烷和甲醇,几乎不溶于水,在20至25℃时稳定二年。

【毒性】

中毒症状:属神经毒剂,接触部位皮肤感到刺痛,但无红斑,尤其在口、鼻周围。很 少引起全身性中毒。接触量大时也会引起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双手颤 抖, 重者抽搐或惊厥、昏迷、休克。

急救治疗:[1]无特殊解毒剂,可对症治疗。[2]大量吞服时可洗胃。[3]不能催吐。

注意事项:[1]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分解。[2]对蜜蜂、家蚕、天敌、水生生物毒性高,使用时应注意不要污染水源、桑园等,

每日允许摄入量:0.02mg/kg bw

急性经口LD50:54.5mg/kg

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兔)

【作用特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杀虫谱广、作用迅速。在土壤中不移动,对环境较为安全,残效期较长。适用于棉花、果树、蔬菜、茶叶等作物上防治鳞翅目幼虫、粉虱、蚜虫、潜叶蛾、叶蝉、蓟马等害虫、害螨。用于虫、螨并发时,省时省药。

【环境】

水生生物:LC50(16h,mg/L)兰鳃太阳鱼0.00035,虹鳟鱼0.00015

蜜蜂:LD50(经口)0.1μg/蜂

天敌:急性经口LD50(mg/kg)北美鹑1800,野鸭2150,

水土保持:土中半衰期65-125天

啶虫脒:

【英文名称】acetamiprid

【化学名称】E-N'-[(6-氯-3-吡啶基)甲基]-N^(2)-氰基-N'-甲基乙酰胺

【分子式】C10H11ClN4

【理化性状】浅黄色结晶粉,比重1.330,熔点98~101℃,蒸气压<1×10^(-8)mmHg。 (25℃),水中溶解度约4g/L,可溶于大多数极性有机溶剂。丙酮>200,乙醇 >200,二氯甲烷>200,己烷0.00654(均在25℃g/L)。在中性或偏酸性介质中稳 定,常温下稳定。

【毒性】

中毒症状:对人畜低毒。

急救治疗:对症治疗,洗胃,保持安静。

注意事项:对桑蚕有毒,切勿喷洒在桑树上。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如波尔多液、石硫 合剂)。对作物无药害。

每日允许摄入量:0.017mg/kg/day(公司)

急性经口LD50:217mg/kg

急性经皮LD50:>2000mg/kg

【作用特点】该产品有较强的触杀和渗透作用,残效期长,对黄瓜、苹果树、辣椒树的蚜 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由于作用机制独特,能防治对现有药剂有抗性的蚜虫。

【环境】

水生生物:LC50(96h)>100mg/kg(鲤鱼)

蜜蜂:LD501μg

天敌:LD50鹑180mg/kg,蚕:在0.03ppm时对蚕无副作用.蚯蚓LC50(7天)10mg/kg.水土保持:半衰期1.1~2.1天(土),420天(25℃,pH9),21天(河水)

蓟马是一种靠吸取植物汁液为生的昆虫,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有颚亚门(Mandibulata)、昆虫纲(Isecta)、有翅亚纲(Pterygota)、缨翅目(Thysanoptera)。幼虫呈白色、黄色、或橘色,成虫则呈棕色或黑色。进食时会造成叶子与花朵的损伤。体微小,体长0.5-2mm,很少超过7mm;黑色、褐色或黄色;头略呈后口式,口器锉吸式,能挫破植物表皮,吸允汁液;触角6-9节,线状,略呈念珠状,一些节上有感觉器;翅狭长,边缘有长而整齐的缘毛,脉纹最多有两条纵脉;足的末端有泡状的中垫,爪退化;雌性腹部末端圆锥形,腹面有锯齿状产卵器,或呈圆柱形,无产卵器。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春、夏、秋三季主要发生在露地,冬季主要在温室大棚中,危害茄子、黄瓜、芸豆、辣椒、西瓜等作物。发生高峰期在秋季或入冬的11~12月份,3~5月份则是第二个高峰期。雌成虫主要进行孤雌生殖,偶有两性生殖,极难见到雄虫。卵散产于叶肉组织内,每雌产卵22~35粒。雌成虫寿命8~10天。卵期在5~6月份为6~7天。若虫在叶背取食到高龄末期停止取食,落入表土化蛹。

蓟马喜欢温暖、干旱的天气,其适温为23℃~28℃,适宜空气湿度为40%~70%;湿度过大不能存活,当湿度达到100%,温度达31℃时,若虫全部死亡。在雨季,如遇连阴多雨,葱的叶腋间积水,能导致若虫死亡。大雨后或浇水后致使土壤板结,使若虫不能入土化蛹和蛹不能孵化成虫。

若虫和成虫锉吸葡萄幼果、嫩叶、枝蔓和新梢的汁液进行危害。幼果受害初期,果面上形成纵向的黑斑,使整穗果粒呈黑色,后期果面形成纵向木栓化褐色锈斑,严重时会引起裂果,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叶片受害后先出现褪绿黄斑,后变小,发生卷曲,甚至干枯,有时还出现穿孔。

蓟马危害叶片的症状不是很典型,很多菜农容易误诊,蓟马危害幼嫩叶片的症状,大家容易误认为是病害。遭受蓟马危害时,在叶片正面出现黄白色不规则斑点,而且能够导致叶片出现皱缩,叶片背面出现凹陷黄白斑,在这些凹陷黄斑里,有时能见到蓟马幼虫。在防治辣椒蓟马时,菜医网专家提醒大家首先要注意蓟马的生活习性,蓟马一般是昼伏夜出,在光照强烈的中午,经常潜伏在叶底以及花朵内,所以防治蓟马的最好时间应该在早上或者傍晚。

文献《中国蚕业》, 2006, 27:44-45刊登了崔延,倪永飞《桑蓟马的危害分布与防治》,作者论述桑园曾多次遭受桑蓟马的危害与防治技术。

《河北农业大学》,2006刊登马嵩岳《玉米田蓟马的发生和防治的研究》,作者针对如何控制玉米田蓟马的发生和为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上述文献的研究显示,蓟马对大多数的农作物都产生的严重的危害,但传统的防治药剂和防治手段,效果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该组合物对蔬菜抗性跳甲的防治效果明显提高;仅限于按照本领域的一般加工工艺生产乳油、微乳剂和可分散油悬浮剂;利用低毒、环境友好的烷烃氯化石蜡作为增效剂,利用其自身的高沸点、黏性覆盖的跳甲的身体表面,能够堵塞跳甲耐以呼吸的气孔,影响其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唑虫酰胺和联苯肼酯和啶虫脒的组合物提供了降低敏感和抗性跳甲的LC50水平的协同作用,当氯化石蜡与特定杀虫剂组合时观察到类似的意料外的协同增效效应;蓟马在吸食细胞液汁,水分、叶绿体和糖分,破坏了植物的细胞器结构,使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造成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在干旱的条件下尤为严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5~20%的唑虫酰胺;5~20%的联苯菊酯;15~20%的表面活性剂,3~5%的增效剂;0.5~20%的氯化石蜡;余量为辅料。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5~20%的唑虫酰胺;5~20%的啶虫脒;15~20%的表面活性剂,3~5%的增效剂;0.5~20%的氯化石蜡;余量为辅料。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山梨醇酐单油酸酯,磷酸酯三乙醇胺盐,六聚甘油单油酸酯,苄基二甲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特殊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组成。

所述的增效剂为月桂氮酮、噻酮、聚天门冬氨酸,亚油酸,棕榈油,油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组成。

所述的辅料为水、大豆油,油酸甲酯,棕榈油,醋酸仲丁酯,醋酸乙酯,芳烃溶剂油,环己酮,二甲苯,白炭黑,有机膨润土,聚乙二醇(400)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组成。

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乳油、微乳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

所述的氯化石蜡是本组合物的核心组成部分。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生产前将3~5%的增效剂、0.5~20%的氯化石蜡加热至50℃呈流动态后,加入到组分5~20%的唑虫酰胺;5~20%的联苯菊酯;15~20%的表面活性剂及辅料中;按照乳油、微乳剂、悬浮剂行业通用的方法和设备加工生产。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反应容器中将5~20%的唑虫酰胺、5~20%的啶虫脒或联苯菊酯溶解于环己酮、溶剂油或者二甲苯溶剂中; 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经过加热至流动态的0.5~20%的氯化石蜡和15~20%的表面活性剂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水和辅料,搅拌至透明,然后按照微乳剂通用的方法和设备加工生产。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其组合物采用生物生化原理的综合技术途径,用于控制和防治蓟马对农业领域的危害,混剂对对辣椒蓟马的CTC均大于135,属于明显增效;

2)其唑虫酰胺和联苯菊酯或者啶虫脒组合物所选剂型为乳油,微乳剂和可分散油悬浮剂,在水中自动分散,在悬浮液中有效成分微粒粒径为0.1~10微米之间,有利于在标靶作物上黏着,粒径太大,不利于标靶黏着吸附,使得有效成分浪费严重;

3)增效剂月桂月桂氮酮本身一种广泛应用于日化领域的渗透剂,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能,可有效提高活性成份被蓟马身体的吸收量和吸收速度,从而提高的杀虫效率;

4)高沸点的环保烷烃氯化石蜡,能够吸收并延缓药液在作物表面和靶标上的挥发,延长了药剂的作用时间,提高了药效;同时有利于增加了药剂在蓟马身体上的粘结性能,在同等药效的前提下降低了单位面积的用药量。

本发明的杀虫剂组合物,有效降低了单位面积农作物的农药使用成本和使用量,延缓了唑虫酰胺抗性增加的问题,配方筛选和田间药效实验证明,其防效明显高于其它含唑虫酰胺的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5%的啶虫脒,15%的唑虫酰胺,8%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2%的苄基二甲基苯酚聚氧乙烯醚,3%的月桂氮酮, 20%的氯化石蜡,30%的环己酮,芳烃溶剂油补足。

实施例2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5%的唑虫酰胺,10%的联苯菊酯,8%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2%苄基二甲基苯酚聚氧乙烯醚,5%的月桂氮酮,10%的氯化石蜡,30%环己酮,5%油酸甲酯,芳烃溶剂油补足。

实施例3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5%的唑虫酰胺,5%的联苯菊酯,9%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1%的特殊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5%的月桂氮酮,15%的氯化石蜡,30%的环己酮,芳烃溶剂油补足。

实施例4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5%的唑虫酰胺,20%的联苯菊酯,9%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2%的特殊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5%的月桂氮酮,10%的氯化石蜡,30%的环己酮,芳烃溶剂油补足。

实施例5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5%的唑虫酰胺,5%的啶虫脒,8%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2%的苄基二甲基苯酚聚氧乙烯醚,4%的噻酮,0.5%的氯化石蜡,30%的环己酮,2%的聚乙二醇(400),水补足。

实施例6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8%的啶虫脒,15%的唑虫酰胺,10%的山梨醇酐单油酸酯,6%的六聚甘油单油酸酯,2%的月桂氮酮,1%的聚天门冬氨酸,0.5%的氯化石蜡,3%的有机膨润土,1%的白炭黑,20%的大豆油,油酸甲酯补足。

实施例7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5%的唑虫酰胺,10%的联苯菊酯,8%的山梨醇酐单油酸酯,8%的六聚甘油单油酸酯,3%的月桂氮酮,0.5%的氯化石蜡,3%的有机膨润土,1%的白炭黑,20%的大豆油,油酸甲酯补足。

实施例8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5%的唑虫酰胺,10%的联苯菊酯, 8%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2%的苄基二甲基苯酚聚氧乙烯醚,3%的月桂氮酮,0.5%的氯化石蜡,30%的二甲苯,2%的聚乙二醇(400),水补足。

实施例9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5%的唑虫酰胺,10%的联苯菊酯,8%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2%的苄基二甲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的氯化石蜡,30%的环己酮,5%的油酸甲酯,芳烃溶剂油补足。

实施例10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5%的唑虫酰胺,10%的联苯菊酯,8%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2%的苄基二甲基苯酚聚氧乙烯醚,5%的月桂氮酮,30%的环己酮,5%的油酸甲酯,二甲苯补足。

实施例11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5%的唑虫酰胺,5%的啶虫脒,6%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9%的磷酸酯三乙醇胺盐,10%的氯化石蜡,30%的棕榈油,10%的油酸甲酯,芳烃溶剂油补足。

实施例12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20%的唑虫酰胺,5%的啶虫脒, 7%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9%的苄基二甲基苯酚聚氧乙烯醚,4%的月桂氮酮,30%的环己酮,10%的氯化石蜡,二甲苯补足。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反应容器中将唑虫酰胺、啶虫脒或联苯菊酯溶解于环己酮、溶剂油或者二甲苯溶剂中; 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经过加热至流动态的氯化石蜡和表面活性剂,然后按照乳油通用的方法和设备加工生产。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反应容器中将5~20%的唑虫酰胺、5~20%的啶虫脒或联苯菊酯溶解于环己酮、溶剂油或者二甲苯溶剂中; 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经过加热至流动态的0.5~20%的氯化石蜡和15~20%的表面活性剂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水和辅料,搅拌至透明,然后按照微乳剂通用的方法和设备加工生产。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蓟马的杀虫剂组合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水、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经过加热至流动态的氯化石蜡和表面活性剂,启动高剪切分散机,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加入定量其他辅料,然后按照悬浮剂通用的方法和设备加工生产。

药效试验部分:

本发明的实例是采用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一、室内药效试验

1.1供试标靶

将田间扑捉到的辣椒蓟马,连续继代饲养2代,饲养温度为23~30℃,自然光照,选取大小一致的 成虫作为试虫。

1.2培仪器设备

光照培养箱(上海医疗器械厂)、电子天平(上海良平仪器厂),培养皿、烧杯、量筒、毛笔、滤纸、镊子等。

2、实验设计

2.1实验药剂

96%唑虫酰胺原药、95%啶虫脒原药、97%联苯菊酯原药、丙酮、吐温80等。将上述原药按照实例比例制成水悬浮剂,分别为实例1、实例2、实例5、实例7、实例10。

2.2剂量设置

根据预备实验结果,将唑虫酰胺、联苯菊酯和啶虫脒原药用丙酮溶解,用含0.1%吐温80蒸馏水溶液稀释,唑虫酰胺和啶虫脒设置处理浓度6、3、1.5、0.75、0.375、0.1875mg/L,联苯菊酯的处理浓度为64、32、16、8、4、2mg/L,实例1、2、5、7、10直接用水稀释、设置处理浓度为20、10、5、2.5、1.25、0.625mg/L。每个处理浓度设四个重复,每个重复不少于20头蓟马。

3、试验方法

采用FAO推荐的玻片浸渍法。将双面胶带贴于载玻片一端,然后将辣椒田扑捉到的蓟马背部贴于胶面上,每块载玻片至少贴30头以上,将贴有蓟马的载玻片置于内底衬保湿滤纸的培养皿内,2h后用双目扩大镜检,凡蓟马足不动者用针尖剔除,然后用药剂进行处理。

4、培养

将药剂处理好的有蓟马的载玻片放到内底衬垫保湿滤纸的培养皿内,置于26±1℃,光照14h/d,RH为55%~70%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

5、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5.1调查方法

处理后48h镜检记录死活蓟马数。死亡标准:以毛笔尖轻触蓟马足不动弹者为死亡。

5.2死亡率计算

死亡率(%)=死虫数/试虫数×100

矫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对照组死亡率)×100

5.3毒力分析

利用南京农业大学生物活性测定分析软件及Excel,建立各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计算LC50值、LC90和95%置信限。

5.4混配剂共毒系数计算及增效作用评价

采用孙云沛法(1960)评价混配剂增效作用。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混配剂的共毒系数(CTC):

混配剂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ATI)/理论毒力指数(TTI)] ×100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的LC50/供试药剂的LC50)×100

混配理论毒力指数(TTI)=A剂毒力指数×A剂在混配中的含量(%)+B剂毒力指数×B剂在混配中的含量(%)

共毒系数显著大于100时为增效作用,接近或略小于100为相加作用,显著小于100为拮抗作用。

6、试验结果与分析

6.1单剂对辣椒田蓟马的毒力

单剂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唑虫酰胺对辣椒蓟马幼虫的毒力明显高于联苯菊酯的毒力,前者的毒力为后者2.78倍。药后48h,唑虫酰胺对辣椒蓟马的LC50为0.79mg/L,LC90为7.11mg/L,联苯菊酯的LC50为9.13mg/L,LC90为64.45mg/L(见表1)

6.2混剂对辣椒蓟马的毒力

分别测定了5个实例不同配比的唑虫酰胺·联苯菊酯或者唑虫酰胺·啶虫脒乳油混剂对辣椒蓟马的毒力。结果表明,唑虫酰胺与和啶虫脒联苯菊酯的混剂对辣椒蓟马的毒力均高于联苯菊酯、啶虫脒和唑虫酰胺单剂,实验数据见下表(见表2)。

6.3混剂对辣椒蓟马的共毒系数

唑虫酰胺·联苯菊酯各混剂对辣椒蓟马的共毒系数(CTC)计算结果表明,所测定的5个配比混剂对对辣椒蓟马的CTC均大于135(见表3),这说明唑虫酰胺与联苯菊酯混配,对辣椒蓟马均具有增效作用。其中,以混剂3#(唑虫酰胺:联苯菊酯=1:3)的CTC值最大,达192.32,增效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对辣椒蓟马的联合毒力提高了92.32%。

实验测定的5个实例的含唑虫酰胺的混剂对辣椒蓟马的CTC都大于120,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表明该发明的组合乳油、微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以明显提高药效。

二、田间药效试验

2.1实验目的

测试本发明的组合物在辣椒防治蓟马的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为该发明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2.2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辣椒蓟马(Panonychus citri Mcg)

实验作物:辣椒树(品种:南农2号)

2.3环境条件

供试辣椒:面积200平米,行距50×50cm,平均株高20cm,土质为红壤土,PH4.2,有机质含量一般,生物相简单,天地种类和数量少,蓟马发生比较严重,年用药次数5~7次,实验园3月15日施复合肥15kg。

3、实验设计与安排

3.1实验药剂

实例2、 7、10(本发明的组合物)

3.2对照药剂

15%唑虫酰胺SC(日本农药株式会社),10%联苯菊酯乳油(江苏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5%啶虫脒乳油(陕西蒲城美尔果农化有限公司)。

3.3药剂用量和编号

注:实验中的用药量是以有效成分计算。

3.4小区实验

小区实验采取随机排列,每小区供试树2株,四次重复。

3.5施药方法与器械

3.5.1采用喷雾法。将各处理稀释液对供试树均匀叶面、叶背喷雾湿润欲滴。

3.5.2用MATABI超绿16型背负式喷雾器常量喷雾。喷雾器工作压力约3个大气压,喷孔口径1mm,每分钟喷水量500ml/3个大气压,喷雾直径80-100um,喷幅1~1.2m。

3.6施药时间和次数

施药一次。4月15日用药时,蓟马成、若、幼及卵各虫态均有发生,其中以若、幼虫为主,虫卵比为:1: 3.0.

3.7使用容量

每公顷用水量1500升。

4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气象资料

施药当日,晴天,气温31℃,南风1级,日平均气温19.2~26.6℃,相对湿度75~95%。

4.2调查事件和次数

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3d、10d、15d各调查一次。

4.3调查方法

在供试树株上,按东、南、西、北、中五点,每点一稍,每株调查5张叶片,每小区共调查50张叶片,记载活螨数。

4.4药效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1-(CK0XPT1/CK1XPT0)]×100

PT0 药剂处理区药前活虫数

PT1 药剂处理区药后活虫数

CK0X空白对照区区药前活虫数

CK1X空白对照区区药后活虫数

4.5结果与分析

根据田间试验数据观察到的数据说明,本发明的组合的不论是乳油、微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第3、10、15天的防效明显高于15%唑虫酰胺乳油、10%联苯菊酯乳油、5%啶虫脒乳油单剂;同时实例2、7、8、9、10的对比数据说明含增效剂和氯化石蜡的复配组合物防效明显高于不含增效剂和氯化石蜡的样品。

药效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含增效剂和氯化石蜡的本发明的组合物在供试浓度对成、若、幼虫均有良好的防效,其协同增效作用明显,速效性优良,药后第3d防效可达98.8%,对卵的防效亦佳,持效期长,在供试浓度条件下,对田间蓟马有效控制期可达20d以上;对辣椒蓟马,跳甲等鳞翅目害虫同样有防治作用。且对其他常见杀虫剂已经产生抗性的蓟马作用,且不易与常规使用的杀虫剂产生交互抗性,是目前辣椒生产上非常理想的杀虫剂。在同一区域长期连续多次使用单一药剂,同一药剂使用浓度的不断提高,加速了蓟马抗药性的产生,在同种农药作用下,一方面可以诱导蓟马产生变异,出现新的抗药类型;另一方面,因为农药的选择压力,标靶群体内原本存在的抗药性就会逐渐积累,导致抗药种群成为整个群体的优势种群,从而影响杀虫剂的使用效果。上述室内和室外田间药效试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杀虫剂组合物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氯化石蜡、增效剂的协同作用下,药效比相同成分的唑虫酰胺、联苯菊酯单剂防效明显要好,实验证明本发明的配方原理独特,组合合理,同时生产加工工艺简单,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