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辅助基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062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底辅助基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态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底辅助基体。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污染以及人为活动加剧,自然海域中的动植物数量和种类大幅度减少。近年来,虽然保护意识不断加强,也不断投放鱼类幼苗、种植海底植物,然而由于水体破坏过于严重,海底生态环境难以维持长久。特别是对于鱼卵和鱼类幼苗,海底生态环境还未修复,鱼卵附着场所较少,孵化率难以提高,而鱼类幼苗其生存能力较差,直接投放后没有充足的食物供给和保护,难以达到较高的存活率,因此修复效果一直不如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有助于恢复海洋生态的海底辅助基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底辅助基体,包括支座和箱体,所述的支座包括底架和滑动座,所述底架上设有与滑动座滑动配合的导向面,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若干培养基座,箱体的侧面和顶面分别设有开口,箱体四个侧面在对应的开口处设有透水网,箱体位于支座上方,箱体和支座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箱体其中两个相对侧面分别设有可覆盖开口的转板,所述转板的下端与支座转动连接,箱体底部设有与转板转动连接的推杆。待培育的海洋植物或者活体珊瑚可设置在培养基座上,培养基座可提供一定的养分,有利于海洋植物或者活体珊瑚快速生长,形成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箱体西周设置透水网,防止体型较大的鱼类等进入到箱体内部过度破坏海洋植物,同时也能对鱼卵和幼苗能起到保护作用。箱体和支座之间设置弹簧,使两者之间具有缓冲效果,避免投放时出现损坏。此外,当箱体内的海洋植物生长之后,重量变大,从而压缩弹簧,推杆推动转板向外转动,装置体积和影响区域变大,有助于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支座的底架和滑动座之间可以相对移动,方便调节箱体角度和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在设有转板的侧面分别设有竖直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滑动配合的导块,所述导块与转板顶部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拉板。利用拉板和转板,有助于在海水中形成区域分层,以适应更多动植物附着生存。

作为优选,所述拉板的顶部设有可向箱体内转动的钩体,所述箱体顶部的边缘设有与钩体配合的限位杆。这样通过钩体将拉板与箱体进行固定,便于进行运输。

作为优选,所述支座上设有若干竖直布置的导杆,箱体底部设有与导杆滑动配合的导套,导杆的顶部设有可与导套顶部相抵的凸缘。导杆与导套滑动配合,对箱体与支座之间相对移动进行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设置在导杆上,弹簧的底部与支座上表面接触,弹簧的顶部与导套下端面接触。弹簧设置在导杆上,整体结构较为紧凑,布置起来较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板和拉板上分别设有若干通孔,转板和拉板的同侧边缘之间设有弹性网片。这样转板、拉板和弹性网片之间形成新的幼苗保护区域,从而适应生态系统扩大后数量增加的鱼苗。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动座底部设有向下凸出的弧面,所述的导向面与弧面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座的侧面设有与弧面同心的弧形槽,所述底架上设有与弧形槽滑动配合的凸起。如果投放海域的海底倾斜或者高低不平,则底架一端先接触海底较高处,底架相对滑动座的弧面滑动,从而保证箱体底面保持水平状态,防止箱体出现倾倒。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座的中心设有竖直布置的滑孔,所述滑孔内设有向下贯穿滑动座的定位柱,定位柱与滑孔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这样通过定位柱可与海底接触进行定位,防止滑动座与底架的进一步相对运动,避免箱体出现摇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为海域中的鱼类产卵提供附着区域,为鱼类幼苗提供庇护场所,提高鱼苗的生存率;(2)能进一步提供生存空间,有利于营造完善的生态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转板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转板转动后的俯视图。

图中:箱体1,开口101,限位杆2,钩体3,培养基座4,转板5,拉板6,滑轨7,导块8,推杆9,弹簧10,导杆11,凸缘11a,导套12,支座13,底架13a,定位柱13b,滑动座13c,弧形槽1301,弧面1302,复位弹簧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海底辅助基体,包括支座13和箱体1。箱体1为框型结构,其侧面和顶面均分别设有开口101,箱体1四个侧面在对应的开口101处设有透水网,以便于箱体1内外的水体流通。箱体1的内部设有若干培养基座4,培养基座4平铺在箱体1的底面并且与箱体1进行固定。支座13位于箱体1的下方,包括底架13a和滑动座13c,底架13a上设有与滑动座13c滑动配合的导向面。滑动座13c底部设有向下凸出的弧面1302,导向面与弧面1302滑动配合,滑动座13c的侧面设有与弧面1302同心的弧形槽1301,底架13a上设有与弧形槽1301滑动配合的凸起。滑动座13c的中心设有竖直布置的滑孔,滑孔内设有向下贯穿滑动座13c的定位柱13b,定位柱13b与滑孔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4。

支座13上设有若干竖直布置的导杆11,箱体1底部设有导套12,导套12与导杆11滑动配合,将箱体1的位移限制在竖直的方向。导杆11的顶部设有凸缘11a,当凸缘11a与导套12顶部相抵时,箱体1和支座13之间的间隔距离最大。导杆11上套有弹簧10,弹簧10的底部与支座13上表面接触,弹簧10的顶部与导套12下端面接触,弹簧10事先预压紧,从而使得箱体1和支座13间隔距离最大时也存在弹力。

箱体1其中两个相对侧面分别设有转板5,转板5与箱体1侧面贴合时可完全覆盖住侧面上的开口101。转板5的下端与支座13转动连接,箱体1底部设有与转板5转动连接的推杆9。箱体1在设有转板5的侧面还分别设有竖直的滑轨7,滑轨7上设有滑动配合的导块8,导块8与转板5顶部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拉板6,当转板5向水平方向转动时,带动拉板6也向水平方向转动。拉板6的长度小于转板5的长度,使得转板5、拉板6转动之后,两者之间能够形成空间。转板5和拉板6上分别设有若干通孔,转板5和拉板6的同侧边缘之间设有弹性网片,方便水体进入到转板5、拉板6和弹性网片形成的空间内部。此外,拉板6的顶部设有可向箱体1内转动的钩体3,箱体1顶部的边缘设有与钩体3配合的限位杆2,在生产、运输或收容过程中可以将钩体3与限位杆2进行固定,对转板5进行固定。

一些生存在海底的珊瑚或者海洋植物可以设置在培养基座4上,培养基座4可对珊瑚或海洋植物提供一定养分,装置内通常有多个培养基座4,因此可设置不同种类的珊瑚或海洋植物,以丰富动植物种类。在进行投放时,箱体1可连接绳索,箱体1顶部的四边最好都与绳索进行固定,以保证下降过程较为稳定。装置在下沉海底的过程中,由于弹簧10预压紧力作用,导杆11的凸缘11a与导套12顶部相抵,从而使得转板5能覆盖住侧面的开口101而不会向下转动。如果投放海域的海底倾斜或者高低不平,则底架13a一端先接触海底较高处,由于箱体和滑动座13c整体质量较大,而底架13a质量相对较小,因此箱体和滑动座13c不发生转动,而底架13a相对滑动座13c的弧面1302滑动,使箱体底面保持水平状态。当底架13a两端都与海底接触后,定位柱13b也与海底接触进行定位。投放到海底之后,培养基座4上的珊瑚或海洋植物逐渐生长,使得箱体1的整体重量逐渐增加,箱体1克服弹性力将弹簧10进行压缩。如图2、图3所示,箱体1在靠近支座13的过程中,箱体1底部的推杆9推动转板5向下转动。转板5打开之后,箱体1侧面的开口101也完全展现,大型鱼类可以进入到箱体1内觅食和产卵。同时转板5也带动拉板6转动,转板5和拉板6之间的弹性网片张开形成新的保护空间,可以对孵化的鱼苗进行有效保护,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回收时,拉动绳索将箱体1上提,箱体1沿着导杆11相对支座13移动,此时转板5和拉板6向箱体1侧面转回,以降低回收时的阻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