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足行走式喷洒农药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2758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足行走式喷洒农药机器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六足行走式喷洒农药机器人。



背景技术: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机械化的程度反映了农业发展的进度。我国东西部农业发展不平衡,在北方地区,许多工作仍然需要人工完成,例如喷洒农药是小麦等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防止轮式或者履带式农业机械对小麦等农作物的碾压破坏,以及在坡地,台阶地等地形无法使用大型农业机械的情况下,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依靠人工喷洒农药,虽然制造业的发展使得一般的农业机器小型化,但是这些机器仍然需要人背在身上才能工作,不仅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对身体不利,例如长期人工喷洒农药会诱发多种疾病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六足行走式喷洒农药机器人,解决了目前人工喷洒农药存在的工作强度大及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六足行走式喷洒农药机器人,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方设有水箱,水箱内部设有水泵,水箱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喷管,各喷管通过管道与水泵连接,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六足行走机构。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喷管为三个,三个喷管两两之间呈120°设置。

其中六足行走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双足行走机构A、双足行走机构B及双足行走机构C,双足行走机构A、双足行走机构B及双足行走机构C呈“一”字形排开设置在支撑板的下方,双足行走机构A通过同步带A与双足行走机构B连接,双足行走机构B通过同步带B连接减速器,减速器通过同步带C连接双足行走机构C。

其中双足行走机构A包括同步带轮a,同步带轮a的中心处套接有转轴a,转轴a的一端通过万向节a连接转轴b的一端,转轴b的另一端穿过转动机构A连接执行机构A,转动机构A安装在支撑座A上;转轴a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b连接转轴c的一端,转轴c的另一端穿过转动机构B连接执行机构B,转动机构B安装在支撑座B上,支撑座B和支撑座A正对设置且均固定在支撑板的底部;

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齿条a,齿条a与齿轮a啮合,齿轮a中心处套接有转轴d,转轴d的一端连接有电机a;齿条a的一端连接连杆a的一端,连杆a的另一端连接摆杆a的一端,摆杆a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机构A上;齿条a的另一端连接连杆b的一端,连杆b的另一端连接摆杆b的一端,摆杆b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机构B上;

其中齿条a的一端与连杆a的连接处、连杆a与摆杆a的连接处、齿条a的另一端与连杆b的连接处、连杆b与摆杆b的连接处均通过转动副连接。

其中支撑座A包括竖直倒放的U形支架a,支架a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肋板a和肋板b,肋板a的下表面设有套筒a,套筒a内部同轴设有轴承a,肋板b的上表面设有套筒b,套筒b内部同轴设有轴承b,肋板a和肋板b均与支架a垂直,转动机构A位于肋板a和肋板b之间;

转动机构A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均未封闭的中空圆柱a,转轴b的另一端从圆柱a的中心处穿过并与执行机构A连接,圆柱a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凸起柱a和凸起柱b,凸起柱a和凸起柱b同轴,凸起柱a套接在轴承a中,凸起柱b套接在轴承b中,圆柱a的侧面设有套筒c,摆杆a的另一端套接在套筒c中,且摆杆a与套筒c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执行机构A包括呈“一”字形设置且依次啮合的齿轮b、齿轮c及齿轮d,齿轮b、齿轮c及齿轮d均设置在齿轮箱A内部,转轴b的另一端套接在齿轮c中心处,齿轮b的中心处设有转轴e,转轴e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c,齿轮d的中心处设有转轴f,转轴f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d,轴承c和轴承d均安装在齿轮箱A上;

执行机构A还包括T形的支腿a,支腿a的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a的一端,曲柄a的另一端与转轴e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腿a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b的一端,曲柄b的另一端与转轴f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撑座B包括竖直倒放的U形支架b,支架b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肋板c和肋板d,肋板c的下表面设有套筒d,套筒d内部同轴设有轴承e,肋板d的上表面设有套筒e,套筒e内部同轴设有轴承f,肋板c和肋板d均与支架b垂直,转动机构B位于肋板c和肋板d之间;

转动机构B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均未封闭的中空圆柱b,转轴c的另一端从圆柱b的中心处穿过并与执行机构B连接,圆柱b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凸起柱c和凸起柱d,凸起柱c和凸起柱d同轴,凸起柱c套接在轴承e中,凸起柱d套接在轴承f中,圆柱b的侧面设有套筒f,摆杆b的另一端套接在套筒f中,且摆杆b与套筒f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执行机构B包括呈“一”字形设置且依次啮合的齿轮e、齿轮f及齿轮g,齿轮e、齿轮f及齿轮g均设置在齿轮箱B内部,转轴c的另一端套接在齿轮f中心处,齿轮e的中心处设有转轴g,转轴g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g,齿轮g的中心处设有转轴h,转轴h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h,轴承g和轴承h均安装在齿轮箱B上;

执行机构B还包括T形的支腿b,支腿b的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c的一端,曲柄c的另一端与转轴g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腿b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d的一端,曲柄d的另一端与转轴h的一端端部固接;

同步带轮a、齿轮a、齿条a及转轴d均设置在轴座A内部,电机a固定在轴座A上,轴座A固定在支撑板底部。

其中双足行走机构B包括转轴I,转轴I上分别套接有同步带轮b和同步带轮c,同步带轮b位于转轴I的中部,同步带轮c靠近转轴I的一端端部设置,转轴I的一端穿过支撑座C上的通孔a连接执行机构C,转轴I的另一端穿过支撑座D上的通孔b连接执行机构D,支撑座C和支撑座D正对设置并固定在支撑板底部。

执行机构C包括呈“一”字形设置且依次啮合的齿轮h、齿轮I及齿轮J,齿轮h、齿轮I及齿轮J均设置在齿轮箱C内部,转轴I的一端套接在齿轮I中心处,齿轮h的中心处设有转轴J,转轴J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I,齿轮J的中心处设有转轴k,转轴k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J,轴承I和轴承J均安装在齿轮箱C上;

执行机构C还包括T形的支腿c,支腿c的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e的一端,曲柄e的另一端与转轴J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腿c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f的一端,曲柄f的另一端与转轴k的一端端部固接;

执行机构D包括呈“一”字形设置且依次啮合的齿轮k、齿轮L及齿轮m,齿轮k、齿轮L及齿轮m均设置在齿轮箱D内部,转轴I的另一端套接在齿轮L中心处,齿轮k的中心处设有转轴L,转轴L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k,齿轮m的中心处设有转轴m,转轴m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L,轴承k和轴承L均安装在齿轮箱D上;

执行机构D还包括T形的支腿d,支腿d的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g的一端,曲柄g的另一端与转轴L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腿d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h的一端,曲柄h的另一端与转轴m的一端端部固接。

其中双足行走机构C包括同步带轮d,同步带轮d的中心处套接有转轴n,转轴n的一端通过万向节c连接转轴o的一端,转轴o的另一端穿过转动机构C连接执行机构E,转动机构C安装在支撑座E上;转轴n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d连接转轴p的一端,转轴p的另一端穿过转动机构D连接执行机构F,转动机构D安装在支撑座F上,支撑座E和支撑座F正对设置且均固定在支撑板的底部;

双足行走机构C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齿条b,齿条b与齿轮n啮合,齿轮n中心处套接有转轴q,转轴q的一端连接有电机b;齿条b的一端连接连杆c的一端,连杆c的另一端连接摆杆c的一端,摆杆c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机构C上;齿条b的另一端连接连杆d的一端,连杆d的另一端连接摆杆d的一端,摆杆d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机构D上;

其中齿条b的一端与连杆c的连接处、连杆c与摆杆c的连接处、齿条b的另一端与连杆d的连接处、连杆d与摆杆d的连接处均通过转动副连接。

其中支撑座E包括竖直倒放的U形支架c,支架c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肋板e和肋板f,肋板e的下表面设有套筒g,套筒g内部同轴设有轴承m,肋板f的上表面设有套筒h,套筒h内部同轴设有轴承n,肋板e和肋板f均与支架c垂直,转动机构C位于肋板e和肋板f之间;

转动机构C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均未封闭的中空圆柱c,转轴o的另一端从圆柱c的中心处穿过并与执行机构E连接,圆柱c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凸起柱e和凸起柱f,凸起柱e和凸起柱f同轴,凸起柱e套接在轴承o中,凸起柱f套接在轴承p中,圆柱c的侧面设有套筒I,摆杆c的另一端套接在套筒I中,且摆杆c与套筒I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执行机构E包括呈“一”字形设置且依次啮合的齿轮o、齿轮p及齿轮q,齿轮o、齿轮p及齿轮q均设置在齿轮箱E内部,转轴o的另一端套接在齿轮p中心处,齿轮o的中心处设有转轴r,转轴r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q,齿轮q的中心处设有转轴s,转轴s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r,轴承r和轴承q均安装在齿轮箱E上;

执行机构E还包括T形的支腿e,支腿e的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I的一端,曲柄I的另一端与转轴r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腿e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J的一端,曲柄J的另一端与转轴s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撑座F包括竖直倒放的U形支架d,支架d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肋板g和肋板h,肋板g的下表面设有套筒J,套筒J内部同轴设有轴承s,肋板h的上表面设有套筒k,套筒k内部同轴设有轴承t,肋板g和肋板h均与支架d垂直,转动机构D位于肋板g和肋板h之间;

转动机构D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均未封闭的中空圆柱d,转轴p的另一端从圆柱d的中心处穿过并与执行机构F连接,圆柱d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凸起柱g和凸起柱h,凸起柱g和凸起柱h同轴,凸起柱g套接在轴承u中,凸起柱h套接在轴承v中,圆柱d的侧面设有套筒L,摆杆d的另一端套接在套筒L中,且摆杆d与套筒L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执行机构F包括呈“一”字形设置且依次啮合的齿轮r、齿轮s及齿轮t,齿轮r、齿轮s及齿轮t均设置在齿轮箱F内部,转轴p的另一端套接在齿轮s中心处,齿轮r的中心处设有转轴t,转轴t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w,齿轮t的中心处设有转轴u,转轴u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x,轴承x和轴承w均安装在齿轮箱F上;

执行机构F还包括T形的支腿f,支腿f的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k的一端,曲柄k的另一端与转轴t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腿f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L的一端,曲柄L的另一端与转轴u的一端端部固接;

同步带轮d、齿轮n、齿条b及转轴q均设置在轴座B内部,电机b固定在轴座B上,轴座B固定在支撑板底部。

其中减速器包括减速箱体,减速箱体上依次设有齿轮u、齿轮v及齿轮w,齿轮u的中心处设有转轴v,转轴v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y支撑,转轴v的一端端部设有同步带轮e;齿轮v的中心处设有转轴w,转轴w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z支撑,转轴w的一端端部连接电机c;齿轮w的中心处设有转轴x,转轴x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II支撑;转轴x的一端还设有同步带轮f;

轴承y、轴承z及轴承II均安装在减速箱体上;

同步带轮b通过同步带A连接同步带轮a;同步带轮c通过同步带B连接同步带轮e,同步带轮f通过同步带C连接同步带轮d。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喷洒农药的机器人,将机器人技术与农业机械相结合,能够克服许多问题,足式机器人能够减少机器与农作物的接触从而减少对农作物的伤害,机器人的承载能力更大,适应性更强,并且无需人工直接参与工作,因此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减少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六足行走式喷洒农药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六足行走式喷洒农药机器人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双足行走机构A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双足行走机构A去除轴座A、齿轮箱A、齿轮箱B后执行机构A侧的轴侧图;

图5是图3中双足行走机构A去除轴座A、齿轮箱A、齿轮箱B后执行机构B侧的轴侧图;

图6是图3中转动机构A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转动机构B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双足行走机构B的主视图;

图9是图8中双足行走机构B去除齿轮箱C、齿轮箱D后执行机构C侧的轴测图;

图10是图8中双足行走机构B去除齿轮箱C、齿轮箱D后执行机构D侧的轴测图;

图11是图1中双足行走机构C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中双足行走机构C去除轴座B、齿轮箱E、齿轮箱F后执行机构E侧的轴测图;

图13是图11中双足行走机构C去除轴座B、齿轮箱E、齿轮箱F后执行机构F侧的轴测图;

图14是图11中转动机构C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1中转动机构D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中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种六足行走式喷洒农药机器人的转向运动机构简图;

图18是本发明一种六足行走式喷洒农药机器人的行走运动机构简图。

图中,1.水箱,2.控制柜,3.喷管,4.支撑板;

5.双足行走机构A,5-1.同步带轮a,5-2.转轴a,5-3.万向节a,5-4.转轴b,5-5.万向节b,5-6.转轴c,5-7.齿条a,5-8.齿轮a,5-9.转轴d,5-10.电机a,5-11.连杆a,5-12.摆杆a,5-13.连杆b,5-14.摆杆b,5-15.支架a,5-16.肋板a,5-17.肋板b,5-18.套筒a,5-19.套筒b,5-20.支架b,5-21.肋板c,5-22.肋板d;

5-23.转动机构A,5-23-1.圆柱a,5-23-2.凸起柱a,5-23-3.凸起柱b,5-23-4.套筒c;

5-24.执行机构A,5-24-1.齿轮b,5-24-2.齿轮c,5-24-3.齿轮d,5-24-4.齿轮箱A,5-24-5.转轴e,5-24-6.转轴f,5-24-7.支腿a,5-24-8.曲柄a,5-24-9.曲柄b;

5-25.套筒d,5-26.套筒e,

5-27.转动机构B,5-27-1.圆柱b,5-27-2.凸起柱c,5-27-3.凸起柱d,5-27-4.套筒f

5-28.执行机构B,5-28-1.齿轮e,5-28-2.齿轮f,5-28-3.齿轮g,5-28-4.齿轮箱B,5-28-5.转轴g,5-28-6.转轴h,5-28-7.支腿b,5-28-8.曲柄c,5-28-9.曲柄d;

5-29.轴座A;

6.双足行走机构B,6-1.转轴I,6-2.同步带轮b,6-3.同步带轮c,6-4.支撑座C,

6-5.执行机构C,6-5-1.齿轮h,6-5-2.齿轮I,6-5-3.齿轮J,6-5-4.转轴J,6-5-5.转轴k,6-5-6.支腿c,6-5-7.曲柄e,6-5-8.曲柄f;

6-6.支撑座D,

6-7.执行机构D,6-7-1.齿轮k,6-7-2.齿轮L,6-7-3.齿轮m,6-7-4.转轴L,6-7-5.转轴m,6-7-6.支腿d,6-7-7.曲柄g,6-7-8.曲柄h;

6-8.通孔a,6-9.通孔b,6-10.同步带轮b,6-11.同步带轮c,6-12.齿轮箱C,6-13.齿轮箱D;

7.双足行走机构C,7-1.同步带轮d,7-2.转轴n,7-3.万向节c,7-4.转轴o,7-5.万向节d,7-6.转轴p,7-7.齿条b,7-8.齿轮n,7-9.转轴q,7-10.电机b,7-11.连杆c,7-12.摆杆c,7-13.连杆d,7-14.摆杆d,7-15.支架c,7-16.肋板e,7-17.肋板f,7-18.套筒g,7-19.套筒h,7-20.支架d,7-21.肋板g,7-22.肋板h;

7-23.转动机构C,7-23-1.圆柱c,7-23-2.凸起柱e,7-23-3.凸起柱f,7-23-4.套筒I;

7-24.执行机构E,7-24-1.齿轮o,7-24-2.齿轮p,7-24-3.齿轮q,7-24-4.齿轮箱E,7-24-5.转轴r,7-24-6.转轴s,7-24-7.支腿e,7-24-8.曲柄I,7-24-9.曲柄J;

7-25.套筒J,7-26.套筒k;

7-27.转动机构D,7-27-1.圆柱d,7-27-2.凸起柱g,7-27-3.凸起柱h,7-27-4.套筒L;

7-28.执行机构F,7-28-1.齿轮r,7-28-2.齿轮s,7-28-3.齿轮t,7-28-4.齿轮箱F,7-28-5.转轴t,7-28-6.转轴u,7-28-7.支腿f,7-28-8.曲柄k,7-28-9.曲柄L;

7-29.轴座B;

8.减速器,8-1.减速箱体,8-2.齿轮u,8-3.齿轮v,8-4.齿轮w,8-5.转轴v,8-6.转轴w,8-7.转轴x,8-8.同步带轮e,8-9.同步带轮f;

9.同步带A,10.同步带B,11.同步带C,12.电机c,13.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六足行走式喷洒农药机器人,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4,支撑板4的上方设有水箱1,水箱1内部设有水泵,水箱1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喷管3,各喷管3通过管道13与水泵连接,支撑板4的下方设有六足行走机构,六足行走机构和水泵均通过控制柜2控制。管道13与各喷管3内部均连通,这样管道13经水泵抽出的农药就会从各个喷管3喷出。

其中喷管3为三个,三个喷管3两两之间呈120°设置,喷管3为折弯形,弯曲角度为120°~150°。

其中六足行走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双足行走机构A5、双足行走机构B6及双足行走机构C7,双足行走机构A5、双足行走机构B6及双足行走机构C7呈“一”字形排开设置在支撑板4的下方,双足行走机构A5通过同步带A9与双足行走机构B6连接,双足行走机构B6通过同步带B10连接减速器8,减速器8通过同步带C11连接双足行走机构C7。

如图3~7所示,双足行走机构A5包括同步带轮a5-1,同步带轮a5-1的中心处套接有转轴a5-2,转轴a5-2的一端通过万向节a5-3连接转轴b5-4的一端,转轴b5-4的另一端穿过转动机构A5-23连接执行机构A5-24,转动机构A5-23安装在支撑座A上;转轴a5-2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b5-5连接转轴c5-6的一端,转轴c5-6的另一端穿过转动机构B5-27连接执行机构B5-28,转动机构B5-27安装在支撑座B上,支撑座B和支撑座A正对设置且均固定在支撑板4的底部;

双足行走机构A5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齿条a5-7,齿条a5-7与齿轮a5-8啮合,齿轮a5-8中心处套接有转轴d5-9,转轴d5-9的一端连接有电机a5-10;齿条a5-7的一端连接连杆a5-11的一端,连杆a5-11的另一端连接摆杆a5-12的一端,摆杆a5-12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机构A5-23上;齿条a5-7的另一端连接连杆b5-13的一端,连杆b5-13的另一端连接摆杆b5-14的一端,摆杆b5-14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机构B5-27上;

齿条a5-7的一端与连杆a5-11的连接处、连杆a5-11与摆杆a5-12的连接处、齿条a5-7的另一端与连杆b5-13的连接处、连杆b5-13与摆杆b5-14的连接处均通过转动副连接。

支撑座A包括竖直倒放的U形支架a5-15,支架a5-15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肋板a5-16和肋板b5-17,肋板a5-16的下表面设有套筒a5-18,套筒a5-18内部同轴设有轴承a,肋板b5-17的上表面设有套筒b5-19,套筒b5-19内部同轴设有轴承b,肋板a5-16和肋板b5-17均与支架a5-15垂直,转动机构A5-23位于肋板a5-16和肋板b5-17之间;

转动机构A5-23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均未封闭的中空圆柱a5-23-1,转轴b5-4的另一端从圆柱a5-23-1的中心处穿过并与执行机构A5-24连接,圆柱a5-23-1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凸起柱a5-23-2和凸起柱b5-23-3,凸起柱a5-23-2和凸起柱b5-23-3同轴,凸起柱a5-23-2套接在轴承a中,凸起柱b5-23-3套接在轴承b中,圆柱a5-23-1的侧面设有套筒c5-23-4,摆杆a5-12的另一端套接在套筒c5-23-4中,且摆杆a5-12与套筒c5-23-4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即摆杆a5-12的另一端紧固在套筒c5-23-4中);

执行机构A5-24包括呈“一”字形设置且依次啮合的齿轮b5-24-1、齿轮c5-24-2及齿轮d5-24-3,齿轮b5-24-1、齿轮c5-24-2及齿轮d5-24-3均设置在齿轮箱A5-24-4内部,转轴b5-4的另一端套接在齿轮c5-24-2中心处,齿轮b5-24-1的中心处设有转轴e5-24-5,转轴e5-24-5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c,齿轮d5-24-3的中心处设有转轴f5-24-6,转轴f5-24-6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d,轴承c和轴承d均安装在齿轮箱A5-24-4上;

执行机构A5-24还包括T形的支腿a5-24-7,支腿a5-24-7的(水平杆)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a5-24-8的一端,曲柄a5-24-8的另一端与转轴e5-24-5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腿a5-24-7(水平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b5-24-9的一端,曲柄b5-24-9的另一端与转轴f5-24-6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撑座B包括竖直倒放的U形支架b5-20,支架b5-2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肋板c5-21和肋板d5-22,肋板c5-21的下表面设有套筒d5-25,套筒d5-25内部同轴设有轴承e,肋板d5-22的上表面设有套筒e5-26,套筒e5-26内部同轴设有轴承f,肋板c5-21和肋板d5-22均与支架b5-20垂直,转动机构B5-27位于肋板c5-21和肋板d5-22之间;

转动机构B5-27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均未封闭的中空圆柱b5-27-1,转轴c5-6的另一端从圆柱b5-27-1的中心处穿过并与执行机构B5-28连接,圆柱b5-27-1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凸起柱c5-27-2和凸起柱d5-27-3,凸起柱c5-27-2和凸起柱d5-27-3同轴,凸起柱c5-27-2套接在轴承e中,凸起柱d5-27-3套接在轴承f中,圆柱b5-27-1的侧面设有套筒f5-27-4,摆杆b5-14的另一端套接在套筒f5-27-4中,且摆杆b5-14与套筒f5-27-4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执行机构B包括呈“一”字形设置且依次啮合的齿轮e5-28-1、齿轮f5-28-2及齿轮g5-28-3,齿轮e5-28-1、齿轮f5-28-2及齿轮g5-28-3均设置在齿轮箱B5-28-4内部,转轴c5-6的另一端套接在齿轮f5-28-2中心处,齿轮e5-28-1的中心处设有转轴g5-28-5,转轴g5-28-5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g,齿轮g5-28-3的中心处设有转轴h5-28-6,转轴h5-28-6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h,轴承g和轴承h均安装在齿轮箱B5-28-4上;

执行机构B还包括T形的支腿b5-28-7,支腿b5-28-7的(水平杆)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c5-28-8的一端,曲柄c5-28-8的另一端与转轴g5-28-5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腿b5-28-7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d5-28-9的一端,曲柄d5-28-9的另一端与转轴h5-28-6的一端端部固接;

同步带轮a5-1、齿轮a5-8、齿条a5-7及转轴d5-9均设置在轴座A5-29内部,电机a5-10固定在轴座A5-29上,轴座A5-29固定在支撑板4底部。

如图8~10所示,双足行走机构B6包括转轴I6-1,转轴I6-1上分别套接有同步带轮b6-2和同步带轮c6-3,同步带轮b6-2位于转轴I6-1的中部,同步带轮c6-3靠近转轴I6-1的一端端部设置,转轴I6-1的一端穿过支撑座C6-4上的通孔a6-8连接执行机构C6-5,转轴I6-1的另一端穿过支撑座D6-6上的通孔b6-9连接执行机构D6-7,支撑座C6-4和支撑座D6-6正对设置并固定在支撑板4底部;

执行机构C6-5包括呈“一”字形设置且依次啮合的齿轮h6-5-1、齿轮I6-5-2及齿轮J6-5-3,齿轮h6-5-1、齿轮I6-5-2及齿轮J6-5-3均设置在齿轮箱C6-12内部,转轴I6-1的一端套接在齿轮I6-5-2中心处,齿轮h6-5-1的中心处设有转轴J6-5-4,转轴J6-5-4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I,齿轮J6-5-3的中心处设有转轴k6-5-5,转轴k6-5-5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J,轴承I和轴承J均安装在齿轮箱C6-12上;

执行机构C6-5还包括T形的支腿c6-5-6,支腿c6-5-6(水平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e6-5-7的一端,曲柄e6-5-7的另一端与转轴J6-5-4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腿c6-5-6(水平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f6-5-8的一端,曲柄f6-5-8的另一端与转轴k6-5-5的一端端部固接;

执行机构D6-7包括呈“一”字形设置且依次啮合的齿轮k6-7-1、齿轮L6-7-2及齿轮m6-7-3,齿轮k6-7-1、齿轮L6-7-2及齿轮m6-7-3均设置在齿轮箱D6-13内部,转轴I6-1的另一端套接在齿轮L6-7-2中心处,齿轮k6-7-1的中心处设有转轴L6-7-4,转轴L6-7-4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k,齿轮m6-7-3的中心处设有转轴m6-7-5,转轴m6-7-5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L,轴承k和轴承L均安装在齿轮箱D6-13上;

执行机构D6-7还包括T形的支腿d6-7-6,支腿d6-7-6(水平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g6-7-7的一端,曲柄g6-7-7的另一端与转轴L6-7-4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腿d6-7-6(水平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h6-7-8的一端,曲柄h6-7-8的另一端与转轴m6-7-5的一端端部固接。

如图11~15所示,双足行走机构C7包括同步带轮d7-1,同步带轮d7-1的中心处套接有转轴n7-2,转轴n7-2的一端通过万向节c7-3连接转轴o7-4的一端,转轴o7-4的另一端穿过转动机构C7-23连接执行机构E7-24,转动机构C7-23安装在支撑座E上;转轴n7-2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d7-5连接转轴p7-6的一端,转轴p7-6的另一端穿过转动机构D7-27连接执行机构F7-28,转动机构D7-27安装在支撑座F上,支撑座E和支撑座F正对设置且均固定在支撑板4的底部;

双足行走机构C7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齿条b7-7,齿条b7-7与齿轮n7-8啮合,齿轮n7-8中心处套接有转轴q7-9,转轴q7-9的一端连接有电机b7-10;齿条b7-7的一端连接连杆c7-11的一端,连杆c7-11的另一端连接摆杆c7-12的一端,摆杆c7-12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机构C7-23上;齿条b7-7的另一端连接连杆d7-13的一端,连杆d7-13的另一端连接摆杆d7-14的一端,摆杆d7-14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机构D7-27上;

其中齿条b7-7的一端与连杆c7-11的连接处、连杆c7-11与摆杆c7-12的连接处、齿条b7-7的另一端与连杆d7-13的连接处、连杆d7-13与摆杆d7-14的连接处均通过转动副连接。

支撑座E包括竖直倒放的U形支架c7-15,支架c7-15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肋板e7-16和肋板f7-17,肋板e7-16的下表面设有套筒g7-18,套筒g7-18内部同轴设有轴承m,肋板f7-17的上表面设有套筒h7-19,套筒h7-19内部同轴设有轴承n,肋板e7-16和肋板f7-17均与支架c7-15垂直,转动机构C7-23位于肋板e7-16和肋板f7-17之间;

转动机构C7-23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均未封闭的中空圆柱c7-23-1,转轴o7-4的另一端从圆柱c7-23-1的中心处穿过并与执行机构E7-24连接,圆柱c7-23-1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凸起柱e7-23-2和凸起柱f7-23-3,凸起柱e7-23-2和凸起柱f7-23-3同轴,凸起柱e7-23-2套接在轴承o中,凸起柱f7-23-3套接在轴承p中,圆柱c7-23-1的侧面设有套筒I7-23-4,摆杆c7-12的另一端套接在套筒I7-23-4中,且摆杆c7-12与套筒I7-23-4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执行机构E7-24包括呈“一”字形设置且依次啮合的齿轮o7-24-1、齿轮p7-24-2及齿轮q7-24-3,齿轮o7-24-1、齿轮p7-24-2及齿轮q7-24-3均设置在齿轮箱E7-24-4内部,转轴o7-4的另一端套接在齿轮p7-24-2中心处,齿轮o7-24-1的中心处设有转轴r7-24-5,转轴r7-24-5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q,齿轮q7-24-3的中心处设有转轴s7-24-6,转轴s7-24-6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r,轴承r和轴承q均安装在齿轮箱E7-24-4上;

执行机构E7-24还包括T形的支腿e7-24-7,支腿e7-24-7(水平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I7-24-8的一端,曲柄I7-24-8的另一端与转轴r7-24-5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腿e7-24-7(水平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J7-24-9的一端,曲柄J7-24-9的另一端与转轴s7-24-6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撑座F包括竖直倒放的U形支架d7-20,支架d7-2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肋板g7-21和肋板h7-22,肋板g7-21的下表面设有套筒J7-25,套筒J7-25内部同轴设有轴承s,肋板h7-22的上表面设有套筒k7-26,套筒k7-26内部同轴设有轴承t,肋板g7-21和肋板h7-22均与支架d7-20垂直,转动机构D7-27位于肋板g7-21和肋板h7-22之间;

转动机构D7-27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均未封闭的中空圆柱d7-27-1,转轴p7-6的另一端从圆柱d7-27-1的中心处穿过并与执行机构F7-28连接,圆柱d7-27-1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凸起柱g7-27-2和凸起柱h7-27-3,凸起柱g7-27-2和凸起柱h7-27-3同轴,凸起柱g7-27-2套接在轴承u中,凸起柱h7-27-3套接在轴承v中,圆柱d7-27-1的侧面设有套筒L7-27-4,摆杆d7-14的另一端套接在套筒L7-27-4中,且摆杆d7-14与套筒L7-27-4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执行机构F7-28包括呈“一”字形设置且依次啮合的齿轮r7-28-1、齿轮s7-28-2及齿轮t7-28-3,齿轮r7-28-1、齿轮s7-28-2及齿轮t7-28-3均设置在齿轮箱F7-28-4内部,转轴p7-6的另一端套接在齿轮s7-28-2中心处,齿轮r7-28-1的中心处设有转轴t7-28-5,转轴t7-28-5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w,齿轮t7-28-3的中心处设有转轴u7-28-6,转轴u7-28-6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承x,轴承x和轴承w均安装在齿轮箱F7-28-4上;

执行机构F7-28还包括T形的支腿f7-28-7,支腿f7-28-7(水平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k7-28-8的一端,曲柄k7-28-8的另一端与转轴t7-28-5的一端端部固接;

支腿f7-28-7(水平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曲柄L7-28-9的一端,曲柄L7-28-9的另一端与转轴u7-28-6的一端端部固接;

同步带轮d7-1、齿轮n7-8、齿条b7-7及转轴q7-9均设置在轴座B7-29内部,电机b7-10固定在轴座B7-29上,轴座B7-29固定在支撑板4底部。

如图16所示,减速器8包括减速箱体8-1,减速箱体8-1上依次设有齿轮u8-2、齿轮v8-3及齿轮w8-4,齿轮u8-2的中心处设有转轴v8-5,转轴v8-5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y支撑,转轴v8-5的一端端部设有同步带轮e8-8;齿轮v8-3的中心处设有转轴w8-6,转轴w8-6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z支撑,转轴w8-6的一端端部连接电机c12;齿轮w8-4的中心处设有转轴x8-7,转轴x8-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II支撑;转轴x8-7的一端还设有同步带轮f8-9;

轴承y、轴承z及轴承II均安装在减速箱体8-1上;

同步带轮b6-2通过同步带A9连接同步带轮a5-1;同步带轮c6-3通过同步带B10连接同步带轮e8-8,同步带轮f8-9通过同步带C11连接同步带轮d7-1。

电机a5-10与电机b7-10均为步进电机。

本发明一种六足行走式喷洒农药机器人的工作过程为:开启电机c12,转轴w8-6转动,齿轮v8-3随着转轴w8-6转动,齿轮v8-3同时与齿轮u8-2、齿轮w8-4啮合,齿轮u8-2通过同步带B10带动双足行走机构B6运转,双足行走机构B6通过同步带A9带动双足行走机构A5运转;齿轮w8-4通过同步带C11带动双足行走机构C7运转;开启水泵,水泵从水箱1中进行抽水,水箱1中事先已混入农药,水泵开启后,将农药从水箱1中抽出并从喷管3中喷出,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通过六足行走机构的运转,使得农药在田间能够均匀的喷洒而不破坏农作物。

本发明一种六足行走式喷洒农药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为,本发明中的机器人运动主要为行走与转向,其转向原理采用三轴转向,机器人转向时,如图17所示,执行机构A5-24、执行机构B5-25、执行机构C6-5、执行机构D6-7、执行机构E7-24及执行机构F7-28的中垂线同时经过一点O,即此时执行机构A5-24(支腿a5-24-7)、执行机构B5-25(支腿b5-28-7)、执行机构C6-5(支腿c6-5-6)、执行机构D6-7(支腿d6-7-6)、执行机构E7-24(支腿e7-24-7)及执行机构F7-28(支腿f7-28-7)的运动轨迹,都在以这个点O为圆心的圆弧上;在机器人行走过程中,支腿a5-24-7、支腿d6-7-6及支腿e7-24-7同步运动,支腿b5-28-7、支腿c6-5-6及支腿f7-28-7同步运动,支腿a5-24-7与支腿c6-5-6运动过程相差半个周期,即支腿a5-24-7蹬腿着地的过程中,支腿c6-5-6正好在抬腿,这种运动方式保证了在运动过程中至少同时有三条支腿着地,并且这三条腿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支撑区域,参见图18,在设计时,如果使机器人的重心始终落在这两个三角形的交叉范围内(图18种阴影区域),则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平衡性就有了保证;在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电机a5-10与电机b7-10的转向相反;

本发明的控制过程较为简单,电机a5-10、电机b7-10、电机c12及水泵之间的控制是相互独立的,电机c12是直流电机,控制电机c12的正反转与输出转速就可以实现本发明中机器人的启停与加减速,控制电机a5-10和电机b7-10输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转角,就可以实现本发明中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水泵的开关就可以控制喷管3是否出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