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吡菌酰胺与几丁聚糖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3321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几丁聚糖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氟吡菌酰胺,英文通用名称Fluopyram,是拜耳公司开发的新型吡啶基乙基苯甲酰胺类杀菌剂,通过阻碍呼吸链中琥珀酸脱氢酶的电子转移而抑制线粒体呼吸。氟吡菌酰胺可用于70种作物上的病害防治,尤其对植物线虫、核盘菌、灰霉病菌、丛梗孢属病菌和白粉病菌所引起的病害防效优异。

几丁聚糖,英文通用名称Chitosan,是几丁质经浓碱水脱去乙酰基后生成的水溶性产物,主要通过改变病原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抑制病原物的生长,并具有提高作物抗病、免疫机能的作用;几丁聚糖具有保健、医用、农用等多种用途可用于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番茄晚疫病、病毒病、柑橘(果实)炭疽病、水稻稻瘟病等作物病害,具有广泛的杀菌谱,并具有提高作物抗病、免疫机能及预防根结线虫危害的作用。

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病、虫、草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是病、虫、草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申请发明人通过对氟吡菌酰胺与几丁聚糖配方筛选的深入研究,发现将氟吡菌酰胺和几丁聚糖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内对线虫、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等的防治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减少用药量,符合“农药零增长”的需求。经过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目前,尚无关于氟吡菌酰胺和几丁聚糖复配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同时防治农作物根结线虫和白粉病等病害的农药组合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氟吡菌酰胺和几丁聚糖,其中,氟吡菌酰胺和几丁聚糖的重量比为1:50-50:1,优选为1:30-30:1。

所述的本发明杀线虫组合物可以配制的农药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微胶囊剂。其中有效成分氟吡菌酰胺与几丁聚糖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占整个制剂质量的1%~80%,其中占3%~60%时,毒性和残留达到较好的平衡,成本也较低。进一步,所述农药组合物还包括其它农用活性成分,例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肥料、安全剂。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的施药方式采用撒施、沟施、穴施、冲施、喷雾等的一种,施用频率和施用量随天气状况和病虫害为害情况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施用适当的剂量达到防治目的。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适用于防治根结线虫、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等兼促进作物生长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对线虫、白粉病等的防治起到了相互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增加了防治效果,有利于节省用药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2)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具有工艺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能够连续生产,适合于工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一、制剂实施例

1、实施例1: 31%氟吡菌酰胺·几丁聚糖悬浮剂(30:1)

氟吡菌酰胺 30%

几丁聚糖 1%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2%

分散剂萘磺酸盐 4%

黄原胶 0.2%

硅酸镁铝 0.5%

乙二醇 3%

消泡剂 0.3%

去离子水 补余

按质量比准去称取上述原药氟吡菌酰胺、分散剂、消泡剂和去离子水,充分混合后经砂磨机砂磨2h后得所需细度的悬浮液;将几丁聚糖溶于部分水中后加入到悬浮液中,再加入黄原胶和硅酸镁铝的水溶液以及乙二醇和剩余的去离子水剪切搅拌10min即得31%氟吡菌酰胺·几丁聚糖悬浮剂。

2、实施例2: 20%氟吡菌酰胺·几丁聚糖水乳剂(3:1)

氟吡菌酰胺 15%

几丁聚糖 5%

DMF 5%

环己酮 10%

二甲苯 5%

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6%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2%

乙二醇 3%

去离子水 补余

按质量比准确称取上述原药氟吡菌酰胺,加入溶剂DMF、环己酮和二甲苯搅拌30min使充分溶解,加入助剂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制成油相,边搅拌边加入去离子水使油相和水相充分乳化,再加入乙二醇剪切10min即得20%氟吡菌酰胺·几丁聚糖水乳剂。

3、实施例3: 12%氟吡菌酰胺·几丁聚糖悬浮剂(1:5)

氟吡菌酰胺 2%

几丁聚糖 10%

分散剂聚羧酸盐 2%

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4%

消泡剂 0.3%

硅酸镁铝 0.3%

乙二醇 3%

去离子水 补余

按质量比准确称取上述原药氟吡菌酰胺、几丁聚糖、分散剂、消泡剂和部分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转入砂磨机中砂磨2小时,得到粒径合格的悬浮液,加入硅酸镁铝和乙二醇和剩余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合30min是悬浮液充分混合后即得合格的12%氟吡菌酰胺·几丁聚糖悬浮剂。

4、实施例4:10%氟吡菌酰胺·几丁聚糖微胶囊悬浮剂(1:1)

氟吡菌酰胺 5%

几丁聚糖 5%

溶剂s-200# 13%

乳化剂EW-36 4%

乙二胺 1.5%

木质素磺酸盐 4%

多异氰酸酯 4%

去离子水 补余

在带保温和搅拌的反应容器中,将活性组分氟吡菌酰胺用溶剂溶解,加入几丁聚糖、乳化剂、木质素磺酸盐、水和囊壁材料多异氰酸酯高速搅拌均匀后(1小时),加入引发剂乙二胺,改为低速搅拌,且逐步升温至65℃,然后65℃保温条件下低速搅拌6个小时,获得含10%氟吡菌酰胺·几丁聚糖微胶囊悬浮剂。其中,上述制备方法中的工艺参数为 :高速搅拌速度控制为1000~1500转/分钟,低速搅拌的速度控制为60~150转/分钟。

5、实施例5:20%氟吡菌酰胺悬浮剂

氟吡菌酰胺 20%

分散剂FD 2%

分散剂500LQ 3%

黄原胶 0.2%

硅酸镁铝 0.8%

白炭黑 1%

乙二醇 3%

去离子水 补余

按质量比称取原药、分散剂、白炭黑和部分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经砂磨机砂磨2小时得粒径合格的悬浮液,加入预先溶解的黄原胶和硅酸镁铝水溶液、乙二醇和剩余的去离子水,继续搅拌30min即得20%氟吡菌酰胺悬浮剂。

6、实施例6:2%几丁聚糖水剂

几丁聚糖 2%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4%

乙酸 10%

去离子水 补余

按质量比称取几丁聚糖,加入去离子水边搅拌边加入乙酸使之溶解,待溶解完全后加入助剂继续搅拌30min即得2%几丁聚糖水剂。

二、生物测定实施例

1、试验名称:氟吡菌酰胺和几丁聚糖混配对黄瓜根结线虫的室内生测试验

试验方法:取产生大量根结的黄瓜根系,自来水轻轻冲洗干净,用解剖针轻轻挑取病根上的乳白色卵囊,放入直径6cm的小培养皿内,加入少量无菌水,在25℃恒温箱中孵化3-4d,收集2龄幼虫,并加入无菌水将其配置成一定浓度(500条/毫升左右)的悬浮液备用。

设置不同浓度梯度处理,以无菌水为空白对照,取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加入配好的不同浓度的药剂150mL, 再加入等体积的线虫悬浮液,25 ℃条件下保湿培养,分别在处理后的不同时间检查南方根结线虫2龄虫的存活数量和死亡数量,线虫呈僵直不动为死虫,线充呈弯曲蠕动状态为活虫。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并参照NY/T1154.1-2006采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若对照死亡率<5%,不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20%之间,进行校正;对照死亡率>20%,试验需重做。以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几率值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采用DP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LC50、95%置信限及混剂共毒系数,比较增效情况。按照NY/T11547.7-2006 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值)≥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值)≤80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值)<120为相加作用。氟吡菌酰胺和几丁聚糖对黄瓜根结线虫的联合作用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氟吡菌酰胺和几丁聚糖在1:30-30:1的范围内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当两者配比为1:30-30:1的范围内,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共毒系数均在200以上,协同增效作用更显著。

2、试验名称:氟吡菌酰胺和几丁聚糖混配对黄瓜白粉病菌的室内生测试验

本试验采用盆栽法。播种感黄瓜白粉病品种,盆栽培养至2片-4片真叶期,编号备用。用加有少量表面活性物质的纯净水,吸取长满白粉病菌黄瓜叶片上的新鲜孢子,制成孢子浓度为1×105个/mL孢子悬浮液备用。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根据药剂活性,设置5-7个系列质量浓度。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叶面至全部润湿,待药液自然风干备用。每处理3盆,4次重复,并设只含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空白对照。药后24h,接种白粉病孢子。在温室中培养7d后,统计每株黄瓜苗叶片上的病斑面积,调查防治效果,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分级标准

0级:无病;

1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3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0%;

5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1%-20%;

7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1%-50%;

9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对级数)/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u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当CTC≤ 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氟吡菌酰胺和几丁聚糖对黄瓜白粉病的联合作用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氟吡菌酰胺和几丁聚糖在1:30-30:1的范围内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

三、田间药效试验

1、为了更好的验证本发明农药组合物的田间实际应用效果,应用本发明实施例1-6的农药组合物进行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田间药效试验,每处理重复三次,每小区一个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于播种前整地施药浅混,随机播种。分别于药后20、40天调查根结线虫数量。采用对角线取样法,每点取样3株,调查病情指数及发病率根结线虫危害的记载标准,根据根结着生的多少将病情分为五级:

0级 无根结;

1级 根结占全根系的1-25%;

2级 根结占全根系的26-50%;

3级 根结占全根系的51-75%

4级 根结占全根系的76-100%

按照式5和式6计算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和几丁聚糖的组合物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和速效性,制剂实施例1-4的农药组合物在有效成分用药量为16克/亩时,防效均高于氟吡菌酰胺单剂和几丁聚糖单剂,说明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能很好的防治农作物线虫、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线虫抗药性的产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综上,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2、验证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实际应用效果,应用本发明实施例1-6的农药组合物进行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每处理重复三次,每小区一个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对白粉病发病严重的黄瓜大棚进行叶面喷雾法处理。分别于药后7、15天调查,统计每株黄瓜苗叶片上的病斑面积,调查防治效果,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分级标准

0级:无病;

1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3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 -10%;

5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1% -20%;

7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1% -50%;

9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和几丁聚糖的组合物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制剂实施例1-4的农药组合物在有效成分用药量为5克/亩时,防效均高于氟吡菌酰胺单剂和几丁聚糖单剂,说明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能很好的防治农作物白粉病、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白粉病抗药性的产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综上,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