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水植物播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水植物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水环境污染的加剧,水体环境的富营养化,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环境的生态修复。沉水植物人工快速建群作为水体修复的一种手段,在越来越多的环境修复工程得到应用。苦草由于其整株或绝大多数植株都在水体里,因其吸附量高,处理效果好,在水体修复中使用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苦草种子繁殖技术,在大型水体下,由于较大风浪的存在,容易受到风浪的影响,种子经常会被风浪带到岸边浅水滩地方,然后生根发芽,等水位退下去以后,已经发芽或者还未发芽的种子由于缺水而死亡,影响苦草的建群。除此之外,不少鱼类以苦草的种子为食,刚刚播撒至水体的种子很容易被鱼类吃光。中国专利CN105265055中提及的苦草种子繁殖技术中,将苦草种子与粘土混合后制粒,在人工将种球抛洒在水体中,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苦草种植的成活率。但是人工播撒种球在大水面条件下,该技术的使用仍然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沉水植物播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沉水植物播种装置,包括种箱,播种箱与增压装置,其中,所述种箱为漏斗形,在所述种箱底部设置有种子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种箱与所述播种箱连通,所述增压装置与所述播种箱连通,在所述播种箱上设置有播种管。
进一步地,所述种子流量控制装置包括转盘,所述转盘通过电机驱动转动,在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孔道。
进一步地,所述孔道为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孔道为设置在所述转盘侧壁上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种箱上方设置有上盖。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管为多根。
进一步地,所述多根播种管均匀设置在所述播种箱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装置为增压气泵,所述增压气泵通过气体管路与所述播种箱连通。
进一步地,沉水植物播种装置放置在水上交通工具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沉水植物播种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材料易于获得,容易组装便于大量生产,且花费少,将整个装置安装在快艇、小船等水上交通工具上,通过机械播撒种子,极大的减少了人力劳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采用本装置进行机械播撒,播撒均匀;通过调控电机速度,可实现播撒速度的调节,便于调控沉水植物种植密度和后期成活率的统计;通过增压将种球喷射入水,增加种球入水速度,防止种球在水中泡散,减少种球的浪费,实现沉水植物种子的机械化播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沉水植物播种装置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沉水植物播种装置中转盘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种箱,2-转盘,3-种子,4-播种箱,5-气体管路,6-导种管,7-增压气泵,8-播种管,9-轴心,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水植物播种装置,包括种箱1,种箱1为倒锥形结构,或者方形漏斗状,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用于存放种子或种球,在种箱1上方,设置有上盖,防止雨水进行种箱1。
在种箱1下部底面上设置有转盘2,所述转盘2通过电机(图中未示出)控制转动,如图2所示,在转盘2侧壁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凹槽10,转盘绕轴心9转动,轴心9偏心设置,具体的,如图2所示,夹角α为10°,这种偏心设置即方便种子更快的通过口径10,同时还增加转盘的速度和增压气泵压力加快和减少播种的速度。当然,凹槽10也可以设置为通孔,设置在转盘2上,并将转盘2上下空间连通。通过电机控制转盘2转速来控制经凹槽10进入导种管6的种子数量,进而控制播种密度。
在转盘2下方,连接有导种管6,通过设置在转盘2侧壁上的凹槽10将种箱1与导种管6连通,在导种管6的另一端与播种箱4连通,通过导种管6将种箱1内的种子或种球送至播种箱4。
在播种箱4的上方,通过气体管路5与增压气泵7连通,增压气泵7通过气体管路5向播种箱4内施加高压气体,在播种箱4的下方,均匀设置有多个播种管8,播种管8一端与播种箱4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
进一步地,沉水植物播种装置放置在船上或快艇上。
下面介绍应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沉水植物播种装置进行播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沉水植物种子3;
步骤二:将沉水植物种子3放置在种箱1内,盖上上盖;
步骤三:将种箱1内的种子3通过转盘2上的凹槽10以及导种管6运至播种箱4内;
步骤四:通过增压气泵7向播种箱4内输入高压气体,种子3在高压气体作用下经过播种管8高速从播种箱4喷出。
在步骤一中,也可以将种子3与黏土混合制成种球。
在步骤三中,种子经过设置在种箱1下方的转盘2后经导种管6进入播种箱,转盘2通过电机控制转速。
在步骤四中,同时能够向播种箱外喷出多颗种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