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芽苗菜培育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080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芽苗菜培育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芽苗培育筐。



背景技术:

豆芽也称作芽苗菜是一种传统小菜,已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经常食用的蔬菜。豆芽菜是利用植物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发育成幼嫩的芽、苗、茎等作为食用的一种蔬菜,因其富含营养、优质、无污染,被公认为是一种新型的无公害蔬菜。加上豆芽菜无季节限制,特别是北方地区,一到寒冷季节豆芽菜就成了主要的蔬菜,目前豆芽菜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芽苗的培育一般是在芽苗筐中进行,将芽苗筐放进豆芽机内就可以进行机械化生产,在育苗初期,将多个芽苗筐重叠在一起,使豆粒在两个筐底间的空间发芽生长,以使豆苗长的粗壮整齐。目前所用的芽苗筐,在其筐底的结构不合理,在豆苗生长的过程中,漏水不通畅,导致芽苗烂根,不利于芽苗的生长发育;在芽苗长成取出芽苗后,也不利于芽苗筐的彻底清洗,不利于以后芽苗筐的重复使用,且目前的芽苗筐不使用时占用空间大,存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芽苗菜育苗筐,其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芽苗生长筐,使其漏水通畅,且易于存储。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新型的芽苗生长筐,其特征在于:所述芽苗筐包括筐体,筐体上设置有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和菱形加强劲,筐体包括前板、后板、左板和右板,所述左板上设置有左定位槽,右板上设置有右定位槽,左板上还设置有左固定槽,左固定槽和右定位槽相配合,左固定槽内设置有定位块,右板上设置有右固定槽,右固定槽和左定位槽相配合,所述筐体底面设置有多个波浪形底板,相邻的波浪形底板间设置有漏水板,漏水板上设置有漏水孔。

所述左板和右板上设置有手把。

所述筐体底面上设置有纵向加强筋。

所述筐体底面的背面还设置有“X”型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筐体左、右板上的定位槽,在芽苗的培育过程中,可重叠放置多个筐体,且不会发生错位的情况;而且可以实现空箱的插叠堆放,减少空箱时的仓储体积和物流周转的来回费用。

2、筐的底部设置成波浪形,使底部强度更好,不易变形,且筐体上设置多处加强筋,增强了筐体的强度,可推广使用。

3、波浪形设计,使筐体中的水快速流走,减少烂根的发生。

4、加大底部孔洞,使水流更充分均匀,提高芽苗的生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和3所示,芽苗培育筐,包括筐体1,筐体1上设置有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和菱形加强劲,筐体1包括前板2、后板3、左板4和右板5,左板4上设置有左定位槽6,右板5上设置有右定位槽7,左板4上还设置有左固定槽8,左固定槽8和右定位槽7相配合,左固定槽8内设置有定位块9,右板5上设置有右固定槽12,右固定槽12和左定位槽6相配合,筐体1底面设置有多个波浪形底板10,相邻的波浪形底板10间设置有漏水板,漏水板上设置有漏水孔11,左板4和右板5上设置有手把13,筐体1底面上设置有纵向加强筋,筐体1底面的背面还设置有“X”型加强筋。

具体工作过程:

如图1、2和3所示,种子放到筐体1底部,进行喷淋,在筐体1底部培育,多余的水会从筐体1底部的漏水孔11漏出,更有利于豆苗成长,多个生长筐可重叠使用,重叠使用时,上面的生长筐和下面的生长筐左右相反放置,上面生长筐的右定位槽7落到下面生长筐的左固定槽8内,下面生长筐的定位块9插入到上面生长筐的右定位槽7中,上面生长筐的左定位槽6落到下面生长筐的右固定槽12中,采用这种交错放置可把上、下生长筐固定,节省空间,喷淋时,自上而下喷淋,节约成本,可推广使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