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绿篱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绿篱机,通常由刀头、把手和连接杆构成,而其连接杆的长度一般不可调,进而在对一些较高的树木进行修剪时,需要通过梯子来进行辅助。但这样操作的安全隐患较大,若操作人员在修剪过程中不够小心,容易从梯子上摔落下来,极为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杆件长度可调的使用方便的绿篱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方便的绿篱机,包括刀头、握持柄、切割刀组、用于驱动切割刀组动作的驱动件及用于对驱动件进行供电的蓄电池;所述握持柄包括至少一组伸缩杆件,该伸缩杆件包括内杆、与内杆活动套接的外杆及用于定位内、外杆间相对位置的锁位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外杆的设置,使得杆件的长度可调,在进行一定高度的修剪时,无需设置梯子辅助,在地面即可轻松进行,操作简便,且更为安全;包装或运输时,内外杆可收缩至一起,减少空间占用,同时包装材料也可相对减少,节约包装材料,更为节能环保;设置蓄电池对驱动件进行供电,蓄电效果好,使用时间更为持久;且在户外等无外接电源的地方也可以方便的进行使用,适用范围更广,无需通过排插等进行拉接电源,更为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锁位组件包括套设于外杆上的连接套、止动件及可驱动止动件抵触至内杆上的压接件;止动件抵触至内杆上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即可使得内杆无法移动,保证内、外的的位置被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止动件包括一垫块,所述连接套上设有供垫块穿入的套体开口,所述外杆上设有供垫块穿入的杆体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压接件包括可翻转连接于所述连接套上的把手和设于所述垫块上方的按压部,该按压部设于该把手上;翻转把手即可控制按压部按压至止动件上,实现对内杆的位置的锁定,操作简便。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设置为偏心轮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用于限制内、外杆间周向转动的止转结构,有效防止内、外杆在绿篱机使用过程中发生转动,结构更为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内杆上的凹槽和与该凹槽止转配合的凸部,该凸部固设于所述垫块上;垫块压紧内杆的过程中,凸块即可卡入至凹槽内,同时实现对于内杆位置的锁定和限制内杆转动,一举两得,操作更为简便,减少零部件的使用,更为节约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内、外杆之间磨损的防磨结构;减少内、外杆的更换,延长内、外杆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防磨结构为套设于内杆外的薄形垫片,该薄形垫片上设有限位凸部,所述内杆上设有与该限位凸部相配合的限位槽;内杆相对外杆移动的过程中,磨损均发生在垫片上,进而有效防止内杆磨损;通过限位凸部和限位槽的配合,使得垫片与内杆连接牢固,垫片不易由内杆上掉落。
更进一步的,所述薄形垫片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杆件的长度可调节,进而可控制刀头的高度,对较高的植物进行修剪时无需通过梯子辅助,更为安全;同时杆件收缩和可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更为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使用方便的绿篱机,包括刀头1、握持柄、切割刀组2、驱动件3及电源模块;所述切割刀组2包括上刀片21、下刀片22和偏心轮件,所述驱动件3设置为电机,该电机可驱动所述偏心轮件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上下刀片往复运动,进而对植物进行修剪;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为蓄电池,所述驱动件3通过电线电连于该蓄电池,通过该蓄电池对驱动件3进行供电;进一步的,所述握持柄包括一握持把45和两组伸缩杆件4,该伸缩杆件4设置在所述刀头和握持把45之间;具体的,每组伸缩杆件4均包括内杆41、外杆42以及锁位组件,所述外杆42套设于所述内杆41外,两者之间可进行相互活动;所述锁位组件用于定位内杆41和外杆42间相对位置,进而可控制杆件调整至指定长度,即调节所述刀头1相对握持把的相对高度,方便对较高的植物进行修剪操作;并且通过锁位组件的定位,使得在修剪过程中,内外杆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稳定性更强。
具体的,所述锁位组件包括连接套43、止动件及压接件;所述连接套43活动套设在所述外杆42外,所述止动件设置为一垫块44,所述连接套43上设置有一套体开口91,该套体开口91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垫块相等,进而垫块44可穿入至套体开口91内;所述外杆42上设有一杆体开口92,该杆体开口92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垫块相等,进而垫块44可穿入至杆体开口92内,从而与内杆相接触;具体的,所述垫块44的厚度大于所述连接套43和外杆42的厚度,进而在安装时,垫块44的一部分可置于外杆42的开口槽5内,另一部分可置于连接套43的开口槽内,从而连接套与外杆的位置可通过垫块进行定位,防止连接套43在内杆移动时相对外杆进行移动;优选的,所述垫块44的内表面设置为与内杆41外表面弧度相配合的弧形面,可在定位时更好的贴合在内杆的外表面上,增大接触面积,进而增强定位效果;所述压接件包括把手51和按压部52,所述把手51设置在所述垫块44的上方位置,把手包括连接端511和活动端512,该连接端511通过一销钉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套上,进而使得把手51可相对连接套43进行翻转;所述按压部52设置在把手上,具体对应于垫块上方的位置;优选设置在活动端512上,其可在把手翻转时按压在所述垫块44上,进而使得垫块44的内表面抵触至内杆41的外表面上,从而两者之间产生摩擦力,进而内杆41无法相对外杆进行移动;优选的,所述按压部52设置为偏心轮结构,固设在把手的连接端511上,按压垫块44的效果更好,定位更为牢固;该连接套上设有一阻挡边431,当把手翻转时,可以抵制该阻挡边上,防止把手翻转过头,保证按压部刚好抵触至垫块上。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一防磨结构,该防磨结构设置为由塑料制成的薄形垫片7,该薄形垫片7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设置,可罩设在所述内杆41的外表面上;从而当内杆41置于外杆42内时,薄形垫片7刚好位于两杆体之间,从而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内杆的外表面不会与外杆的内壁相接触,进而内杆相对外杆移动时,内杆不会产生磨损,无需更换,整体外形也更为美观;长期使用后,只需对薄形垫片7进行更换即可,操作简便;优选的,所述薄形垫片7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圆柱形的限位凸部81,所述内杆41上则对称设有两圆形的限位槽82,当薄形垫片与内杆相连时,所述限位凸部81即可卡入至限位槽82内,从而对薄形垫片7的位置进行定位,有效防止薄形垫片7在内杆41相对外杆42伸缩的过程中掉落下来,始终跟随内杆一同动作,减小内外杆之间的磨损。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止转结构,该止转结构包括凹槽61和凸部62,具体的,该凹槽61设置在所述内杆41上,凹槽61的其中一端连通至杆体的端部;优选的,所述凹槽61的横截面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凸部62设置在所述垫块44的内表面上,便于制造;当内杆置于外杆内时,该凸部62可卡入至凹槽61内,与该凹槽止转配合,又由于垫块44与外杆42之间为止转配合,进而即可实现内杆41与外杆42之间的止转配合,有效防止内外杆体在定位后发生周向转动;于其他实施例中,该凸起也可设置在外杆内壁或连接套上,均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调节长度时,向上扳动把手,使得偏心轮按压部随着把手一同翻转,垫块上的作用力消失,此时内杆即可相对外杆进行移动;之后一手握持内杆,一手握持外杆,拉动内杆至合适的位置;之后再向下扳动把手,按压部随着把手一起翻转,重新按压至垫块上,垫块在压力的作用下压紧至内杆的外表面上,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进而内杆被定位在该位置上。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