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利于水流动能及重力势能将池底残饵和排泄物冲刷清扫的多层循环式水产养殖池。
背景技术:
大多数水产养殖池的水是静态的,流动性差,养殖动物的残饵和粪便等污染源会在池底累积,残饵和粪便在微生物作用下会腐烂变质,溶出N、P等物质,引起水体氨氮、COD等有害物质的集聚,还易引起病害肆虐,严重影响水质,因此需要定期整池换水,耗水量、工作量都很大,并且养殖生物需重新适应环境,不利于养殖动物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养殖池需要经常换水,耗水量和工作量大,不利于养殖动物正常生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利于水流动能及重力势能将池底残饵和排泄物冲刷清扫的多层循环式水产养殖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循环式水产养殖池,包括底层养殖池,设于底层养殖池上的若干个由上至下依次交错排列的上层养殖池,设于底层养殖池上的出水阀,设于每个上层养殖池的底板上的过滤网布,设于底层养殖池上的回流管道,与回流管道联通的缓冲池,设于回流管道上的第一抽水泵,设于缓冲池的与回流管道连接处的过滤格栅,设于缓冲池上的控流速抽水泵和与控流速抽水泵连接的排水管;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最高的上层养殖池内。
本实用新型能够利于水流动能及重力势能将池底残饵和排泄物冲刷清扫,并通过过滤网布收集,达到清除池底残饵和排泄物的目的。同时,池水通过上下各层池的流通,配合水泵实现循环流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减少换水频率,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养殖生物生活环境。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整池换水,生活环境稳定;多层池可满足不同水生生物的生活要求,一般高层水池水质更好,适合幼崽或水质要求较高的生物。
作为优选,每个上层养殖池的底板均呈5°-10°倾斜,相邻上层养殖池的底板呈反方向倾斜,每块过滤网布均位于对应的上层养殖池的下底角上。
作为优选,每个上层养殖池的下底角上均设有出水缝,每块过滤网布均包裹对应的出水缝。上一层池中的水可以流入下一层,但上一层的残饵和生物排泄物会被过滤网布挡住而不会流入下一层,实现各层残饵和排泄物的分离与清除。
作为优选,缓冲池上还设有若干条增氧管,增氧泵与各条增氧管连接。池水为流动态,若干条增氧管不断补充缓冲池中的溶解氧,保持水质新鲜,防止水质恶化,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
作为优选,各条增氧管竖向延伸并间隔排列。
作为优选,缓冲池所处的高度高于底层养殖池顶部,低于最上层养殖池底部。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不需要整池换水,降低了耗水量和工作量,水生生物生活环境稳定;多层池可满足不同水生生物的生活要求;池水为流动态,保持了水质新鲜,有效防止水质恶化,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层养殖池1、上层养殖池2、出水阀3、过滤网布4、回流管道5、缓冲池6、第一抽水泵7、过滤格栅8、控流速抽水泵9、排水管10、增氧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多层循环式水产养殖池,包括底层养殖池1,设于底层养殖池上的4个由上至下依次交错排列的上层养殖池2,设于底层养殖池上的出水阀3,设于每个上层养殖池的底板上的过滤网布4,设于底层养殖池上的回流管道5,与回流管道联通的缓冲池6,设于回流管道上的第一抽水泵7,设于缓冲池的与回流管道连接处的过滤格栅8,设于缓冲池上的控流速抽水泵9和与控流速抽水泵连接的排水管10;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最高的上层养殖池内。
每个上层养殖池的底板均呈10°倾斜,相邻上层养殖池的底板呈反方向倾斜,每块过滤网布均位于对应的上层养殖池的下底角上。
每个上层养殖池的下底角上均设有出水缝,每块过滤网布均包裹对应的出水缝。缓冲池上还设有20条增氧管11,增氧泵与各条增氧管连接。各条增氧管竖向延伸并间隔排列。
缓冲池所处的高度高于底层养殖池顶部,低于最上层养殖池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上一层池中的水可以流入下一层,但上一层的残饵和生物排泄物会被过滤网布挡住而不会流入下一层,实现各层残饵和排泄物的分离与清除;每个上层养殖池的底板均呈10°倾斜,有利于残饵排泄物的冲刷,相邻池的底部呈反方向倾斜,使水流呈之字形从上往下流到底层池;
在第一抽水泵的作用下,水从底层池经过回流管道输送至缓冲池,缓冲池中的过滤格栅和增氧管,可以过滤回流过程中的固体杂质并增加回流水的溶解氧含量;再由控流速抽水泵将缓冲池中的水送回最高的上层养殖池,实现整个水体回流;若要完全排出整池水,关闭第一抽水泵打开出水阀即可。
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