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竹鼠圈舍。
背景技术:
竹鼠是属竹鼠科、竹鼠属的一种动物,以竹子、芒草、植物茎秆等为食。竹鼠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毛皮绒厚柔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国已被大规模养殖,已成为具有经济效益的养殖产业之一。
目前大多数竹鼠养殖户采用水泥池作为鼠舍,该种鼠舍的粪便清理不方便。粪便的处理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也有养殖户在建水泥池时与地面之间预留一段空间,使水泥池架空于地面上方,水泥池内装有漏粪板使粪便与鼠舍隔离。但是,竹鼠习惯居住于洞穴等地面以下为实实在在土地的地方,而水泥池架空于地面上方这样的鼠舍与地面相隔一段距离,竹鼠在活动时感受不到地面会没有安全感,情绪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出现焦躁不安、暴躁导致打架等情况。
另外,公竹鼠体大肉多,而人工养殖因圈舍不能挖洞,所以睡觉时间居多,活动会很少,对于竹鼠的体质与肉质会受到影响。久居不动的竹鼠肉质肥腻而口感不佳,而且不常运动的竹鼠免疫力会降低,容易生病,对于需要交配的公竹鼠而言,还会影响到下一代的竹鼠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符合公竹鼠生活习性、能够提高公竹鼠体质及肉质的圈舍。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公竹鼠圈舍,包括四面舍墙和底面平台,所述底面平台的下表面为地面,底面平台由实心区和空心区组成,所述实心区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为实体,所述空心区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为空心,空心区设置有漏粪槽,在实心区设置有供竹鼠运动玩耍的攀爬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心区的一个侧面或两个相邻的侧面与舍墙相连,其中有一个侧面与舍墙是相通开口的,漏粪槽位于空心区上表面的中心位置,粪便收集器从空心区的开口侧面放入空心区内并且置于漏粪槽的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攀爬架为一根弯曲的钢线,表面光滑。攀爬架表面光滑,能使公竹鼠更方便攀爬玩耍,防止碰伤。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攀爬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实心区内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攀爬架的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5~20mm。经过试验对攀爬架直径进行了合理的设置,使攀爬架不会因直径太小而出现摇晃变形甚至断裂现象,也不会因为直径太大而使公竹鼠抓不住攀爬架而对攀爬玩耍失去兴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攀爬架的最高点与实心区上表面的距离为30~40cm。成年公鼠的身长为30~40cm,有的达到45cm。把攀爬架的最高点与实心区上表面的距离设置与公竹鼠的身长相近,更有利于公竹鼠的运动,公竹鼠不会因为攀爬架太高而攀爬不便甚至降低攀爬玩耍的乐趣,也不会因为攀爬架太低而降低运动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攀爬架上固定有木块、竹子或甘蔗。竹鼠有磨牙的习惯,在攀爬架上固定木块可以吸引公竹鼠攀爬咬木块进行磨牙,竹子和甘蔗都是竹鼠喜欢吃的,公竹鼠为了吃喜欢的食物会更积极地攀爬。以上方式均可以增加公竹鼠的运动量,增强公竹鼠的体质,提高公竹鼠的肉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公竹鼠圈舍内设置实心区和空心区,在空心区设置有漏粪槽,在漏粪槽下方设置有粪便收集器,公竹鼠的粪便均能排至鼠圈外部,不仅方便清理打扫,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在清理打扫时能减少对竹鼠的惊吓,方便管理。而实心区的设置能解决目前公竹鼠圈舍不接地气问题,按照公竹鼠的生活习性把鼠舍的活动和休息区域实体连至地面,使竹鼠能感受到地面,安抚竹鼠的情绪,为竹鼠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竹鼠的健康成长。
本实用新型在圈舍内设置攀爬架供公竹鼠进行攀爬玩耍,增加公竹鼠的运动量,能有效提高公竹鼠的免疫力,使公竹鼠身体强壮,肉质紧实鲜美,解决肉质肥腻而口感不佳的问题,同时能保证种公鼠的下一代的品质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1-实心区;2-空心区;3-漏粪槽;4-粪便收集器;5-攀爬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公竹鼠圈舍,如图1所示,包括四面舍墙和底面平台,底面平台的下表面为地面,底面平台由实心区1和空心区2组成,所述实心区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为水泥填充的实体,空心区2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为空心,上表面与下表面的距离为20~30cm。空心区2设置有漏粪槽3,漏粪槽3为用隔条进行间隔设置的矩形。漏粪槽3位于空心区2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漏粪槽3与空心区2上表面的大小之比为3:4。空心区2的两个相邻的侧面与舍墙相连,其中有一个侧面与舍墙是相通开口的,竹鼠放养后,将粪便收集器4即塑料盆从空心区2的开口侧面放入空心区2内并且置于漏粪槽3的下方,方便收集和处理竹鼠的粪便。
实心区1设置有供竹鼠运动玩耍的攀爬架5,攀爬架5为一根弯曲的钢线,表面光滑,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20mm。攀爬架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实心区1的内部。攀爬架5的最高点与实心区1上表面的距离为30~40cm。攀爬架5上通过绑绳固定有木块、竹子或甘蔗。
在修建公竹鼠圈舍时,先在地面铺一层水泥,然后建底面平台,在建底面平台时,预留空心区2,其余的实心区1全部用水泥填充,填充时把攀爬架5的两端用水泥凝固固定在实心区1的内部,漏粪槽3用水泥固定于空心区2的上表面。底面平台建好后,建立四面舍墙,即可完成竹鼠圈舍的修建。
本公竹鼠圈舍的实心区1为进食、活动和休息区域,实心区1用水泥填充至地面,为仿竹鼠野外洞穴的设计,符合竹鼠的生活习性,公竹鼠在活动的时候能感受到地面,同时设置的攀爬架5能引导公竹鼠进行攀爬玩耍,公竹鼠就能很快适应鼠圈并且安心生活,利于公竹鼠的生长。